广西柳州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端发展
05-27
【行业】德国汽车制造业三驾马车BBA(奔驰、宝马、奥迪)自20世纪90年代起陆续进入中国,并参与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他也是中国汽车消费的教育者。
虽然它们本身是豪华品牌,但它们拥有丰富的产品线、高度多元化的车型配置、丰富的产品价位,让普罗大众有选择。
它们堪称“亲民奢侈品牌”。
因此,BBA已经成为中国市场最大的消费者。
最大的豪华汽车品牌。
三大品牌中,从合资时间来看,奥迪进入中国时间为1999年,宝马进入中国时间为2016年,奔驰进入中国时间为2016年。
粗略地说,三大“神仙”已在中国“战区”角逐近20年。
年。
他们的产品迭代、同类车型的PK,甚至营销策略一直是行业关注的焦点,追随者众多。
今年第三季度已经过去了。
我们来看看他们最新的竞争格局。
60秒搞定核心要点: 1、奥迪率先进入中国。
它受到了万千人的喜爱,并因为没有对手而统治了国内豪华品牌汽车市场长达20多年。
但年初增长动力减弱,地位逐渐发生变化; 2、奔驰最晚上榜,连续10年排名第三。
3、今年前三季度,交强险销量三企业依次为奔驰、宝马、奥迪。
奔驰逆袭,但三大公司分别主导不同的细分市场。
他们正面较量。
还有差异化竞争; 4、BBA和BBA之间的关系与其说是竞争,不如说是共生。
俗话说“遇敌难胜,遇良才不骄”。
从中受益的是消费者。
■奔驰超越宝马、奥迪,夺得第一。
截至9月,交强险销售数据显示,奔驰以BBA领跑,年内累计销量近55万辆;宝马排名第二,销量超过50万辆。
;奥迪排名第三,销量不足50万辆。
曾经的豪华品牌市场霸主奥迪的地位再次受到动摇。
奥迪进入中国市场30年,称霸中国市场近30年。
2018年之前,奥迪一直稳居榜首。
不过,它在2009年和2016年被奔驰超越,排名第二。
今年前三季度,他再次被宝马超越,排名第三。
奔驰今年能否继续稳坐第一,要到第四季度才能知道,所以悬念应该不大。
具体车型方面,奔驰C级(参数|询价)前三季度销量12.4万辆,微幅超越国民豪华轿车奥迪A4L。
去年,奥迪A4L以12万辆的销量位列BBA阵营第一。
而且,在2008年至2009年的10年间,奥迪旗下的中大型轿车奥迪A6L已经连续9年成为销量最高的豪华品牌车型。
如今,奥迪产品几十年来稳居豪华品牌汽车销量第一的“惯例”已经被打破,被奔驰打破了。
经过十几年的鏖战,BBA新的比赛格局已经形成。
《奔驰C级:BBA产品阵营销量最高的车型》 ■争夺中型车、中大型车市场。
从其车型级别的销售规模来看,奔驰主要以中型轿车、中大型轿车和中型SUV为主,而宝马则以中大型轿车、中型轿车和紧凑型SUV为主。
最高的。
奥迪和奔驰的产品线格局类似。
其三大配套产品体系为中型轿车、中型轿车、中型SUV。
唯一的区别是奔驰和宝马都有MPV,而奥迪没有。
奔驰今年MPV销量已突破4万辆。
就此而言,奔驰已经碾压奥迪和宝马——宝马前三季度的MPV销量只是多辆。
“奔驰V级,销量最高的豪华品牌MPV”显然,BBA最大的竞争领域是在中型轿车、中大型轿车和中型SUV市场。
这三个板块的规模均为30万辆。
而且,在这三大细分市场,无论是SUV还是轿车,BBA和主流德日合资品牌在紧凑型轿车领域长期压制着中国品牌。
在《下沉!豪华品牌消费逆市增长的逻辑解读》文章中,我们分析了奢侈品牌在中国市场的降维策略。
事实上,BBA也在积极布局紧凑型SUV和紧凑型轿车市场,尽管目前其保有量不足20万辆。
规模虽大,但野心是有的。
言归正传,从下图今年前三季度的表现来看,除了中型SUV细分市场,奔驰并不是最大的赢家。
那么,奔驰到底比宝马、奥迪强在哪里呢? 《奔驰E级:前9个月累计销量最高的中大型轿车》 ■中型轿车市场:奥迪胜出中型轿车市场。
从前三季度累计销量来看,奥迪销量14.2万辆,奔驰销量13.2万辆,宝马销量1.01万辆。
奥迪获胜。
从连续的市场表现来看,奔驰最为稳定。
除2月份春节外,月销量基本维持在0辆左右。
6月份,奥迪实施降价促销策略,清理库存,以应对国六排放标准。
车型最高优惠达到7万元。
此次促销活动助推了奥迪6月份出色的市场表现,确保了累计销量的优势。
。
宝马今年在中型轿车市场一直处于下滑状态,尤其是第三季度,月销量不足0辆。
宝马在该细分市场的布局车型为宝马3系和宝马3系GT,三季度共销售9.4万辆。
虽然目前奥迪在总销量上胜出,但就车型而言,奔驰C级略胜一筹。
奥迪A4L的销量只比它少了千辆左右,宝马3系则远远落后,月销量不断下滑。
可以预见,今年最后一个季度,奔驰和奥迪将在中型轿车市场展开争夺。
对比BBA的三款入门级豪华中型轿车,奥迪A4L的价格相对最低。
如果消费者愿意选择较低的配置,在终端20万以上就可以买到,因此成为了三者中唯一的一款。
二线城市销量高于一线城市的车型。
奔驰C级和宝马3系的价格较高,终端优惠没有奥迪那么强,最低配置基本都在30万元以上。
因此,目前这两款车的主流消费地区依然是一线城市。
『奥迪A4L』 ■中大型轿车市场:宝马胜出。
中大型轿车市场中,宝马前三季度累计销售13.2万辆,奔驰累计销售13万辆,奥迪累计销售8.2万辆。
从总销量来看,宝马暂时领先,但与奔驰的差距并不大。
最后一个季度的竞争应该会很激烈。
另外,从年内的走势来看,奥迪下半年销量大幅增长,其中顶配车型奥迪A6L占据销量第一。
至于奔驰,看似不温不火,但从单一车型销量来看,它依然夺得了冠军——奔驰E级以领先优势在BBA中大型轿车战场上拔得头筹。
宝马5系。
有趣的是,这三款PK车型中,奥迪A6L在二线城市的销量也最多,而另外两款则主要在一线城市区域市场。
不过,奥迪A6L虽然下半年迎头赶上,但与去年相比,情况却并不乐观——累计销量同比下降21%。
其中,主要二级城市市场累计销量同比下降23.46%。
一线城市下降27%,三线城市下降15.5%,四线城市下降17.3%……回顾我们在展会上提到的奥迪A6L的十年辉煌历程开始,一代王者真的会沦为青铜吗?另一款中大型轿车奥迪A7累计销量同比下降60%,进口奥迪A6也大幅下降64%。
相比之下,奔驰E级累计同比增长13.7%,宝马5系累计同比增长0.75%,宝马6系GT累计同比增长0.75%。
同比增长83%。
随着起起落落,奥迪显得有点“南方”。
“宝马5系”无需回避奥迪A6L首先由官方采购市场驱动的事实。
官方采购不仅为奥迪贡献了可观的销量,也为其树立了沉稳、威严的官车形象。
但硬币有两个方面。
我们都知道世界正在迅速变化。
一方面,官方采购已经无法为奥迪A6L带来充沛的市场空间。
另一方面,官车认知也对奥迪A6L的品牌力产生了不利影响。
即将到来... ■中型SUV市场:奔驰赢得了中型SUV市场。
奔驰年内累计销量终于卷土重来,达到11.6万辆,击败奥迪的9.8万辆和宝马的9.6万辆。
领先优势不小。
从月度销量曲线来看,上半年奥迪有些喘不过气来。
不过,借助6月份迎接国六清仓的库存促销浪潮,奥迪在接下来的第三季度势头明显,9月份保销量也超越了奔驰和宝马。
从销量曲线来看,奥迪就像一个充满活力、冲劲十足的小男孩。
我们预计第四季度会有良好表现。
主力车型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奔驰GLC,累计销量突破10万辆,遥遥领先。
接替奥迪Q5于去年6月上市的奥迪Q5L,下半年在成都、深圳、杭州等城市势头尤为强劲。
9月份,奥迪Q5L取得了16,600辆的高销量——同期,奔驰GLC销量为12,000辆,宝马X3销量为12,000辆。
11000辆——奥迪Q5L的表现还是非常可观的。
从月度趋势来看,与奥迪Q5L的持续上涨不同,奔驰GLC和宝马X3今年的销量表现得像冷静的中年人。
“奔驰GLC,中型SUV之王,今年会被奥迪Q5L超越吗?” ■紧凑型SUV:宝马获胜。
从车型级消费动态来看,豪华品牌出现下滑趋势。
今年以来,该豪华品牌在紧凑型SUV领域的年均增长率最高。
在国内紧凑型SUV市场,目前的竞争主要是德日韩主流合资品牌与中国品牌之间。
然而,这是一块大蛋糕,也是竞争最激烈的领域。
奢侈品牌“伸手试水”是不可避免的。
今年前三季度,宝马在紧凑型SUV市场上销售了9.2万辆紧凑型SUV,而奥迪和奔驰的总销量只有其一半左右。
宝马X1是豪华品牌首款进军紧凑型SUV市场的车型。
已经上市近6年了。
迄今为止,它是豪华品牌中销量最高的紧凑型SUV车型,其次是奥迪Q3和奔驰GLA。
宝马X1是豪华品牌阵营中唯一一款能够保持月销量1万辆左右的紧凑型SUV车型。
今年一二三线城市的销售结构基本是3:3:2。
『宝马市场也是奥迪最大程度进军紧凑型轿车市场的地方。
今年前三季度,奥迪销售紧凑型轿车6.8万辆,其中以奥迪A3为主。
奔驰暂时不愿意竞争。
虽然也卖出了5.2万台,但月销量走势却呈现下滑趋势。
奥迪A3、奔驰A级、宝马1系是BBA在紧凑型轿车市场的主力车型。
三款竞品车型均以二线城市为主,二线城市销量最高。
从两者对比来看,宝马1系销量走势良好,后市或将对奔驰A级形成较大竞争压力。
《奥迪A3》 ■编者按:20年厮杀,谁胜谁负?虽然相比奔驰、宝马固有的豪华气场,奥迪显得有些暗淡。
但在中国市场,奥迪在本土化方面最早进入市场,比宝马、奔驰早了近10年。
一进入就通过合资、公务用车官方合作占领了中国消费者的心智,从而创造了奥迪在中国市场近30年的辉煌。
然而,事情正在发生变化,特别是2000年以后,奥迪在世界上的地位发生了变化,受到了动摇。
其实从2000年就已经有了端倪。
2016年,最后进入中国市场的奔驰一飞冲天,从2008年开始陆续超越奥迪和后来居上的宝马,成为新的阵营领头羊。
那么,在这场持续了十几年的恶战中,我们能简单地说谁胜谁负吗?BBA的竞争实际上是一场市场的恶战。
这种自然的潮起潮落反映了这三者作为老牌汽车制造商的能力,既能够引领行业,又能够适应消费者趋势。
与其说BBA与BBA之间是竞争关系,不如说是共生关系。
俗话说“棋逢对手难胜,遇良才不敢骄”。
竞争这些年,他们推出了好产品,消费者也从中受益。
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速了国内汽车行业的技术升级和产品升级。
我们看BBA的竞争,更多的是看他的技术进步、适应能力甚至引导市场的产品和营销策略,所谓神仙打架,名次自然就高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相关文章
05-27
05-18
05-16
05-18
05-16
05-17
05-27
05-17
最新文章
马斯克:特斯拉或将重新接受比特币支付
售价34800元起,力帆320-620雪地版车展上市
Orange Kit AMG CLA 45 S Edition 1 官照
视觉变化是全新国产马自达3 Star试驾重点
四款国四新品发布,福田奥铃勒芒赛事启动
魅力后轮驱动改装斯巴鲁BRZ-丰田86-FR-S
预售人民币18万元起,领克07 EM-P将于5月17日上市
奔驰CLS概念车官方形象亮相北京车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