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马自达“店庆月,买车赢笔记本电脑”
05-18
【行业】摩卡DHT-PHEV(参数|询价)推出后引起了不少争议。
主要原因当然是价格——起售价比2.0T燃油版高出10万多。
摩卡也有话要说:“我是市面上唯一一款纯电动续航里程超过1公里、支持快充的PHEV SUV。
”然而,也正是因为这种特殊的组合,引发了更深层次的争议:市场真的需要这种带快充的长续航纯电动PHEV(以下简称长续航PHEV)吗?无独有偶,堪称PHEV界教父的比亚迪也推出了类似产品——全新汉DM-i旗舰车型同样支持快充,NEDC纯电动续航里程可达公里。
不只是汉,续航超过1公里的唐DMi已经出现在工信部的应用信息中。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比亚迪还会推出更多类似组合的DM-i产品。
显然,长续航PHEV的推出不会是某款车、某品牌的举动,而将成为行业技术布局的新趋势。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组合)的价值是什么?要知道,至少目前来看,它的价格并不低——更不用说摩卡DHT-PHEV了,汉DM-I KM旗舰车型的价格也比KM专属车型高出5.4万元(配置稍有提升) )。
长续航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目标群体可能完全不同吗? PHEV在国内市场的历史可以大致追溯到2008年的比亚迪F3DM,经过十几年的发展,PHEV的目标群体也发生了数次变化。
早期市场无非就是两类:一类是纯粹为了绿卡,不需要太多解释。
另一类是性能派,主要受到此前比亚迪“新”战略的影响。
“比亚迪F3新能源DM双模电动车”随着比亚迪DM-i(以及其他类似技术,如长城柠檬DHT、奇瑞鲲鹏e+、吉利雷神混合动力)的诞生,PHEV车型的目标群体发生了变化。
质的变化——与普通燃油车的目标群体有更多的重叠。
其核心原因之一是以DM-i为代表的新一代PHEV从根本上改变了早期PHEV的技术逻辑。
也就是说,当采用电池供电时,它们的整体性能更接近本田i-MMD等混合动力技术。
注意,这个综合性能不仅仅指油耗,还包括行驶特性和NVH特性(优于纯燃油车,接近纯电动车)。
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品牌在驱动技术上无形中实现了对国外(燃油车)品牌的“弯道超车”——油耗更低(同级车)、性能更好、动力输出更线性。
更平稳、振动和噪音更小……因此,在大多数新一代PHEV车主眼中,纯电动续航里程更像是一份“礼物”——如果可以的话,就充电吧,如果不行的话,就当个充电吧燃气车,根本不违规。
这固然是好事,但也让相当一部分车主“浪费”了PHEV的“传统精髓”——日常用电和长途用油。
“玛奇朵DHT-PHEV”的原因也很容易理解——纯电动续航时间短、充电频率高、且不支持快充,因此车主在“插电”环节的体验是不错。
于是实际情况就变成了:刚开始的时候,画面新鲜,我尽力去充电(充电)然后冲。
后来发现“只要加油就好”(也舒服,油耗低)……不过,这并不代表以前的组合方式。
可以满足所有人(PHEV目标群体)的需求。
长续航PHEV更像是80%纯电动和%燃油的组合。
即使没有牌照限制,很多人仍然会花很多钱购买纯电动车型,而不是选择同价位的燃油车或PHEV车型。
为什么?这很简单。
随着纯电动技术的发展,现在的纯电动车型确实在很多方面都有着独特的魅力(比如加速、品质等等,我就不细说了)。
这是一个市场现象。
不管你多么排斥纯电,指责它不好、不好,这个事实都必须承认。
然而,纯电目前有一个不可避免的先天弱点:能量补充。
无论电池寿命有多长,长途驾驶时都会遇到充电问题。
即使有各种“超级充电”,也不如“加油”方便快捷。
也许你会想到蔚来的“换电补能”。
这确实是一个解决方案,但肯定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否则要么蔚来全球唯一,要么所有厂商都提供电池更换和能量补充不是吗?我们不会对此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总之,纯电能补充问题和远距离响应的不确定性是不可避免的。
这就造成了纯电动应用的特殊性:主要用于城市地区。
其实这也很好的解释了我们一直在讨论的一个问题:为什么纯电动车型的销量总是“两头热中间冷”(高端产品售价30万+,低端产品售价30万+) 3万左右容易买,而15几万的产品很难卖)?真实的情况是,高端用户往往会选择纯电动车型,而不是作为家庭唯一的汽车。
家里的纯电动车型仅限于城市通勤或短途郊游(长途仍使用燃油车)。
而对于低端纯电动用户来说,他们购车的目标是“解决城市出行”,并不“期望”用来长途使用。
“Mocha DHT-PHEV”仅适用于中级用户。
他们想同时拥有两辆车,但很难同时拥有两辆车。
所以他们自然会拒绝纯电力而更喜欢燃油或PHEV。
这个群体的基数其实非常大,从这个价位段燃油车的销量以及很多DM-i车型的销量就可以看出。
其中,难免会有一些追求纯电动体验的群体。
假设某车主的汽车使用环境是80%在市区,20%是长途郊游。
同时,他也追求纯电动汽车的体验。
这个时候,如果有一款产品能够让他轻松实现“市区纯电动长途加油”,那么它的吸引力就显而易见了。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问:这不就是增程式电动车(以下简称增程式电动车)的逻辑吗?是的,这也是增程式车型在中国拥有超预期市场的部分原因。
那么新的问题又来了:既然有了增程器,为什么还需要长续航PHEV呢?与增程车型相比,长续航 PHEV 具有两大优势。
如果区分模糊的话,长续航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增程车型实际上可以归为一大类。
在城市(中低速)驾驶环境中,它们各方面的特点都非常接近,甚至工作原理也很相似——即使在给电池供电的情况下,发动机也只发电,车辆由电机驱动。
有什么不同?最大的技术区别是:是否有发动机直接驱动——前者有,后者没有。
这种差异在高速巡航时会非常明显。
《理想ONE》前面提到了电驱动与燃油驱动的“反向特性”,即电驱动在高速工况下往往效率相对较低。
这时候增程器还得靠这种低效率的方式来完成车辆行驶。
不仅如此,当电池供电时,电机的所有电能都来自发动机,这会造成另一次能量损失。
当巡航速度不高时(如km/h或以下),这个问题并不明显,但一旦巡航速度较高(如km/h,即在大多数高速公路限速的%以内) ,其低效率问题将开始凸显。
如果走到极致,继续全速巡航(当然这是违法的),不仅会出现效率问题,还会出现性能问题(此时电池电量会完全耗尽,还会出现急加速时动力储备不足)。
长续航PHEV则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因为转速达到一定值后,会直接由发动机驱动,避开电机的低效区域,利用发动机的高效率区域。
同时,电池可以始终保持充满电,并且可以在快速加速时“配合”。
实际体验是,连续高速行驶后,不会出现动力衰减的问题。
以上是经验层面的优势,基本上都是“众所周知”的。
另一个优势体现在车型匹配水平上。
大家对Ideal ONE这样的程序扩展器的认可度还是不错的。
但你有没有发现,现在的增程式车型基本都处于“高端”?那么再回想一下,增程鼻祖沃兰达(VOLT)为何如此“惨”? “Volt”这就涉及到增程车型的适应性问题。
增程公式的逻辑是发动机会尽量在高效率区运行(否则能耗会更差)。
这对车辆NVH工程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高端机型因为成本允许,可以通过各种方式避免这个问题,但中低端机型就比较麻烦了。
这也意味着增程型的定位和下沉更加困难,降低了技术的适应性。
相反,长续航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相对可以更好地避免这个问题。
例如,在中速巡航阶段,可以直接驱动发动机,而在高速范围内发动机转速不需要恒定。
常规高速巡航时,它不必像增程版那样“沙哑”。
这些都使其能够更好地解决“定位下沉”的问题。
两个层次的理解。
首先,长续航插电式混合动力是一个新生事物,一开始“贵一点”也很正常。
一旦数量增加,成本就变得可控。
其次,即使长续航PHEV本身的成本仍然高于增程式车型,但这并不意味着整辆车的成本应该更高——车辆的成本不仅仅由动力总成决定。
例如:采用长续航PHEV技术,可以降低整车的研发成本,降低NVH工程投资成本。
“长安UNI-K新能源”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增程呢?这是否意味着长续航PHEV将彻底终结增程?第一个问题很容易理解:增程器的诞生比长续航PHEV要早得多。
至于第二个问题,你可以这样想:都说小排量涡轮增压是趋势,但是不是还有自然吸气车型在卖吗?同理,长续航PHEV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增程式车型的终结,但从趋势来看,长续航PHEV确实比增程式车型更有前景。
总结:分析到这里,本文的主要目的已经逐渐清晰起来。
长续航PHEV并不是普通PHEV的简单升级。
它更像是另一个类别,在目标群体方面与普通PHEV没有太多重叠。
与长续航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真正相交的是续航里程的扩展。
仅从技术角度来看,长续航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肯定比增程式车型更好。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长续航PHEV将结束增程方式——毕竟它们代表着不同的厂商,对应的车型和市场认知也不同。
然而,长续航PHEV有足够的存在理由和市场前景。
可以肯定的是,拥有此类技术的厂商可以利用它来形成新的市场突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相关文章
05-18
05-18
05-27
05-16
05-27
05-27
05-27
05-27
05-17
最新文章
马斯克:特斯拉或将重新接受比特币支付
售价34800元起,力帆320-620雪地版车展上市
Orange Kit AMG CLA 45 S Edition 1 官照
视觉变化是全新国产马自达3 Star试驾重点
四款国四新品发布,福田奥铃勒芒赛事启动
魅力后轮驱动改装斯巴鲁BRZ-丰田86-FR-S
预售人民币18万元起,领克07 EM-P将于5月17日上市
奔驰CLS概念车官方形象亮相北京车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