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保险解读:什么是车辆乘员责任保险?
05-18
【行业】2018年,随着宏观经济运行稳步复苏,全国各省市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消费特征指标高收入省市高于其他省市。
在政策和市场驱动下,新能源乘用车、商用车渗透率和私人购买热情逐步提升。
民用汽车保有量较低的地区未来将有更大的市场容量可挖掘。
为积极响应国家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各省市通过出台激励政策、产业配套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和市场发展。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产业配套指标相对优越。
大的。
随着经销商营销网络和售后网点不断扩大,大部分省份的售后指标都有所改善,其中长三角、广东、山东、河南等地区的售后体系相对更加完善。
在消费特征、市场容量、产业配套、售后服务等综合影响下,全国大部分省市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有所增强。
广东优势明显,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指数位居全国第一。
珠三角、长三角、中部地区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指数优势明显,东北、西部地区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指数普遍较低。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明年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指数的详细解读。
本期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指数统计周期为1月1日—12月31日。
【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指数(RPI)】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发展潜力是指市场在新能源汽车现有发展基础上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潜在能力。
中国汽车消费市场区域差异明显。
通过评估区域市场的发展潜力,可以发现区域之间的差距、补短板,为企业投资布局和市场进入提供必要的参考。
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指数设置消费特征、市场容量、产业配套、销量4个一级指标进行分析,并细分14个二级指标,分析31个省市的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市场全国各地。
进行分析和评估。
数据说明:本文分析涉及的数据是通过采集统计局公布的各省市人口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得出消费特征指标,整理汽车保有量数据和汽车保险数据各省市数据获取市场容量指标,并根据各省市官方网站公开信息、marklines网站产业布局信息、中国充电联盟基础设施信息,获取产业支撑指标。
结合经销商和售后服务网点提供的业务和售后指标,我们选择熵权法来获得各项指标。
根据指标权重,最终计算出全国31个省市的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指数。
由于年份部分数据缺失,我们对缺失值进行如下处理: 人口密度:仍采用第七次人口普查的年度人口数据进行人口密度计算; 15-64岁人口数:仍沿用第七次人口普查的15年-64岁人口;千人汽车保有量:根据国家统计局近五年公布的各省私家车保有量,选取趋势函数计算年度绝对值指标。
30秒看懂全文核心点: 1、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等西北地区地广人稀,挖掘汽车消费市场空间大; 2、宁夏、青海、西藏等西北地区劳动力人口基数较小。
消费市场空间相对狭窄; 3、新疆、青海、云南、西藏、贵州、甘肃等西北、西南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低,需要继续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居民收入,拉动经济增长新能源汽车消费; 4、广东、浙江、上海、北京、江苏、山东,消费特征指标明显高于其他省市,位居全国前六位,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巨大; 5、天津、广东、江苏、海南、上海、浙江、北京市场容量指标较低,发展潜力较小。
建议进一步提高民间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热情。
■ 市场消费特征指标分析 区域新能源汽车消费特征主要包括区域常住人口密度、15-64岁人口数量、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指标。
由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进步与各省市的经济变化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因此通过充分了解区域宏观经济、人口变化等消费特征指标,可以获取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潜力领域。
。
1、人口密度 人口密度是影响汽车消费的因素之一。
人口密度过大会带来道路交通压力大、停车难、充电设施不足等问题。
与汽车消费需求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
数据显示,上海人口密度远超其他省市,位居第一。
上海、北京、天津、江苏、广东、山东、浙江、河南、安徽等9个省市的人口密度超过每平方公里人口。
城市化程度高、公共交通网络发达、道路交通拥堵、基础设施紧张等多重因素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汽车消费潜力。
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等西北地区地广人稀,汽车消费市场挖掘空间很大。
2、15-64岁人口 15-64岁人口属于国际劳动年龄范围,也是新能源汽车消费的主力军。
15-64岁人口越多,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潜力就越大。
在31个省市中,广东15-64岁人口总数继续位居全国第一,优势明显。
广东、山东、河南、江苏、四川、河北6个省市15-64岁人口超过1万人。
人们认为,潜在的新能源汽车消费者比例比较大。
宁夏、青海、西藏等西北地区劳动力人口基数较小,消费市场空间相对狭窄。
3、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可以自由使用的收入。
它代表了居民的购买力,被认为是消费支出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
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将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的增长。
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元,同比名义增长9.1%。
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重缩小。
与2018年疫情对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大影响相比,2018年各省市经济平稳复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
2019年,上海、北京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0元,位居前两位,浙江、江苏、天津、广东、福建紧随其后,人均可支配收入在0元以上,消费能力较强居民的潜力。
东部沿海和中部省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普遍高于西部省市。
新疆、青海、云南、西藏、贵州、甘肃等西北、西南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低。
要继续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居民收入,刺激新能源汽车消费。
4、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
与2018年疫情影响下全国各省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相比,2019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2018年,各省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较2016年显着提高,其中西藏、湖北、云南、贵州等地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超过10%。
只有吉林、青海、辽宁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略低。
在8点%。
得益于重大区域战略和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其他地区。
西部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9.4%。
西部地区与其他地区相对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将有利于消费需求的持续释放,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扩大。
5、消费特征指标分析。
采用熵权法获得消费特征指标的4个二级指标权重,计算出31个省市的消费特征指标。
2017年,受各省份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增长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回归常年水平的影响,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较高的6个省份的消费特征:湖北、西藏、云南、贵州、黑龙江、新疆指标有所改善。
其他省市消费特征指标略有下降,基本恢复至常年水平。
广东消费特征指标排名逐年前进,年年位居第一。
广东、浙江、上海、北京、江苏、山东的消费特征指标明显高于其他省市,位居全国前六位。
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巨大。
宁夏、甘肃、青海等西北省份的消费特征指标处于全国垫底,未来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市场容量指标分析 区域新能源汽车市场容量主要包括区域每千人民用汽车保有量、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私人购买量等指标热情。
通过对标来量化不同区域的容量。
发展水平,分析不同地区的市场容量水平。
1、千人汽车拥有量:我国目前千人汽车拥有量仍处于较低水平。
全国汽车保有量不到1000辆。
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中国汽车市场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从区域来看,东部地区每千人次民用汽车保有量较高,市场也相对成熟。
中西部地区每千人民用汽车保有量较低但增长较快,市场潜力较大。
2017年,浙江、北京、内蒙古、山东、江苏、宁夏、河北等7个省市每千人拥有汽车超过1辆。
四川、贵州、广西、海南、江西、甘肃、湖南等省份每千人保有量较低,汽车消费市场有待进一步开发。
2、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 虽然商用车保有量占汽车总数的比例不高,但商用车在道路交通碳排放中所占比例较高。
商用车向新能源转型对于减少汽车污染物排放,从而改善空气质量,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加速汽车产业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年)》指出,要加大对新能源汽车在公共服务领域使用的政策支持。
2019年起,在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和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新增或更新公交车、租赁、物流配送等公共部门用车。
新能源汽车占比不低于80%。
同时,根据《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为推动公共交通等领域车辆电动化,城市公交、道路客运、出租车(含网约车)、环卫、城市物流配送、邮政快递、民航机场和党政机关公务领域对符合要求的车辆,补贴标准比其他新能源汽车按年降低10%。
为加快公共交通行业转型升级,地方政府可继续对新能源公交车给予购置补贴。
此外,据《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介绍,逐步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打造完整的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还需要四年左右的时间。
继京津冀、上海、广东获批为第一批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后,河南、河北获批为第二批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
国家“3”示范格局将加速燃料电池汽车发展。
这些政策有利于新能源商用车消费市场,有利于打开新能源商用车市场空间。
与2018年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缓慢增长相比,2018年大部分省市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较前两年有所提升。
2019年,上海、海南、福建等地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增长非常强劲,渗透率增幅均超过5%。
北京新能源商用车高渗透率增速放缓。
上海、海南、广东、福建、重庆、北京、四川等地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明显高于其他省份。
甘肃、内蒙古、宁夏、西藏、青海等西北地区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仍处于较低水平,未来新能源商用车消费潜力可进一步挖掘。
现阶段,各省市商用车新能源转化程度相对慢于乘用车。
除已达到规模化应用的客车外,卡车领域的渗透率仍不足。
未来,在政策体系、成本竞争力、技术水平、基础设施、商业模式等方面加大创新转型力度,充分挖掘新能源商用车市场潜力。
3、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乘用车市场规模较大,也是汽车向新能源转型的主阵地。
近年来,在政策和产品双重推动下,新能源汽车乘用车市场销量蓬勃增长,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逐步提升。
继《三部门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之后,《四部门关于开展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指出,山西、吉林、河南、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山东、江苏、海南、四川、青岛将组织新一轮新能源汽车下乡。
活动。
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在全国范围内更大规模开展,进一步提升了活动影响力,促进了新能源汽车消费。
2017年,由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跨界科技公司组成的供给侧持续推出大量优质车型。
新推出的车型在续航里程、百公里功耗等技术方面不断提升,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用车需求。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全年乘用车市场继续保持1万辆以上的规模,乘用车产销量分别为8000辆和2000辆。
其中,新能源乘用车产销分别为9000辆和4000辆。
新能源乘用车产销量同比增长约1.6倍。
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提升至15.5%,比上年提高9个百分点。
。
保险数据显示,全国各省市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大幅提升。
在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车牌路权优惠、公交车辆电动化、基础设施完善等多重因素影响下,上海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高达35%,超越海南位居第一在国内。
海南、北京、天津、广西、浙江、广东、河南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紧随其后,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占比均超过15%。
得益于良好的政策激励、配套设施、商业模式等,长三角、珠三角、海南等地区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增速十分突出。
受气候条件、产业配套、基础设施等不利影响,宁夏、辽宁、甘肃、吉林、内蒙古、青海、新疆、黑龙江、西藏等东北、西北地区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普遍较低。
借鉴乘用车新能源水平较高地区的推广政策和产业配套设施,结合地区经济和产业特点,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推广。
4、民间采购热情。
新能源乘用车个人保有量比例可以有效反映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市场化程度。
私人购买热情越高,区域新能源汽车市场潜力就越大。
2017年,多项利好政策的实施、双积分制度的出台以及补贴的退坡,给了车企更多的压力和动力,促使其多元化产品布局,推出更多细分、高品质、高性价比的车型,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消费者。
新能源汽车的需求。
同时,充换电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车辆性能的不断提升,逐步缓解了消费者对车辆用电的担忧,推动私人新能源乘用车占比不断提升,从而进入快速高质量发展汽车制造企业。
形成消费者主动购买的良性循环。
2017年,除北京、上海、吉林外,其他省市私人购买新能源乘用车的热情有所增加。
各省市民间购房热情差距持续缩小,民间购房热情较去年明显上升。
广西私人购买新能源乘用车热情升至首位,河北、河南、宁夏、安徽私人购买热情紧随其后。
此外,江西、湖北、山西、西藏、湖南、重庆、福建、贵州等地私人对新能源乘用车的热情提升超过15%,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可度正在强劲增长。
贵州、青海、吉林私人购买热情较低,可以进一步引导和提升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积极性。
5、市场容量指标分析:利用熵权法获得市场容量指标的4个二级指标权重,计算出31个省市的市场容量指标。
2019年,江西、黑龙江、西藏、甘肃、安徽、广西市场容量指标较高,发展潜力较大。
可以进一步加大新能源商用车、乘用车推广力度,提高民间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积极性。
由于民用汽车保有量较大,且新能源汽车市场相对饱和,天津、广东、江苏、海南、上海、浙江、北京等地市场容量指标较低,发展潜力较小。
建议进一步提高民间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积极性。
。
■市场产业配套指标分析 区域产业配套特征主要包括区域内产业政策类型、典型政策数量、产业集聚程度、充电基础设施等。
通过对不同地区政府产业激励政策、新能源汽车工厂集中度、公共充电桩数量等进行对标量化,分析不同地区的产业配套水平。
一、产业政策类型 今年1月,10部门联合发布《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年)》,多措并举促进汽车消费,更好满足居民出行需求。
为促进区域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全国各省市出台了大量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的政策,有效促进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和市场的发展。
从支持政策类型看,2016年大部分省市出台了新能源汽车推广、运营及补贴、基础设施建设及补贴、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汽车产业投资、电池回收及电池行业法规等方面的支持政策。
其中,海南推出的激励政策种类最多。
江苏、广西、北京、山东、四川、天津、浙江等地也积极出台激励政策,促进当地汽车产业和汽车消费市场的发展。
虽然甘肃、黑龙江、辽宁、宁夏等省份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扶持政策较少,但青海、云南、山西、西藏等省份需要结合区域特点加快新能源汽车政策的出台和推广。
2019年4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后,各省市相继推出促进汽车消费的优惠政策,持续推进运营和补贴、基础设施建设等。
新能源汽车建设和补贴。
在产业发展规划、电池回收利用、电池行业法规等方面出台了激励政策。
广东出台的激励政策种类最多。
山东、广西、上海、天津、重庆等地也积极出台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激励政策,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甘肃、贵州、黑龙江、辽宁、新疆、青海、西藏等省份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支持政策较少。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年)的通知》的指导下,各省市不断出台新能源汽车推广运营及补贴、基础设施建设及补贴、产业发展规划等激励政策,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根据2017年2月国务院印发的《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和2017年10月国务院印发的《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为推动绿色发展,实现“双碳”目标,各省市也启动了对电力市场、电价、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监管。
政策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奠定坚实基础。
吉林省出台的激励政策种类最多,重庆、海南、上海、广东、湖南、四川、浙江等地也积极出台激励政策。
黑龙江、辽宁、山东、山西、西藏、云南出台的政策种类相对较少,还有很大的进一步探索空间。
与前两年相比,甘肃、贵州、青海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在产业规划建设、电力市场、电价等方面推出了相关扶持政策。
2、典型政策数量 各省市出台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和市场激励政策中,新能源汽车推广运营及补贴、基础设施建设及补贴、产业发展规划、汽车消费、停车交通等典型政策可以提高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意愿,完善新能源汽车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刺激新能源汽车消费。
2017年,海南、广西、重庆、江苏等地率先出台产业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及补贴、汽车消费、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
2017年,广西、海南、上海、广东、四川、天津、重庆、山东等省份积极推出产业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及补贴、汽车消费、新能源汽车推广等相关政策。
2019年,海南、重庆继续发力,出台多项典型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
与前两年相比,2016年福建出台了多项新能源汽车推广运营、补贴和基础设施建设政策。
但西北、东北、西南地区典型政策相对较少。
未来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和市场发展。
3、产业集聚程度 近三年,传统整车企业和新造车势力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
得益于传统汽车集群产业配套齐全、供应链完整、人才聚集等优势,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与传统汽车集群相似,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中部地区。
江浙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一直优势明显、增长动力强劲。
2017年,江苏、湖北、广东、山东、四川、江西、辽宁、吉林等地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加强。
按照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的指导意见,中部地区和成渝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建设快速发展。
但西北地区主要受地理位置、市场空间、产业配套等因素限制。
新能源产业布局较少。
青海、西藏尚无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
4、充电基础设施:完善的充电基础设施可以有效促进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增长和行业的快速发展。
在政府政策支持和企业积极投入下,全国各省市充换电基础设施正在有序快速建设。
截至年底,全国公共充电基础设施数量达到1万台,同比增长43%。
2017年,广东公共充电桩数量大幅增长,位居全国第一,优势明显,数量同比增长65%。
广东、上海、江苏、北京、浙江、山东、湖北、安徽、河南、福建等前10位地区建设的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占全国总量的71.7%。
从区域来看,广东、上海、江苏、北京、浙江五个地区公共充电设施数量优势明显,这五个地区也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中心区域。
但西北、东北地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落后。
未来,需要政府、企业、客户共同努力,支持充电桩等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进一步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
5、工业支撑指标分析采用熵权法,得到工业支撑指标4个二级指标的权重,计算出31个省市的工业支撑指标。
2017年,各省市通过出台激励政策、产业配套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和市场发展。
2017年,湖北、海南、四川、福建、湖南、吉林、贵州工业配套指标明显提升,广东、上海、广西优势下降。
但从工业配套指标来看,广东仍位居全国第一。
总体来看,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支撑产业指标优势较大。
西北地区各省份工业配套薄弱。
各地要结合区域特点,加大对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产业配套和基础设施的投入。
■ 售后指标分析 完善的汽车经销商营销网络和售后网点,将提升消费者的购车和用车体验,加快汽车产品的推广,提高服务质量。
通过比较各省市经销商及售后服务网点数量,可以有效反映各地区的销售及售后水平。
1、经销商数量 2018年,全国大部分省市经销商数量均有所增长。
广东是全国汽车经销商数量最多、增幅最大的省份。
江苏、浙江、山东、河南、四川经销商数量紧张。
随后,明显高于其他省市。
上海、重庆、海南经销商数量大幅增长,增速超过20%。
仅北京、云南、东北地区经销商数量略有减少。
从区域来看,东中部地区营销网络较为完善。
由于市场需求较小,西北地区各省经销商数量普遍处于较低水平,营销网络有较大增长空间。
2、售后服务网点数量。
我国售后服务网点以4S店为主,售后服务网点数量逐年大幅增加。
除上海、北京、重庆、天津、新疆四个直辖市的售后服务网点数量略有增加外,其他省市的售后服务网点数量同比均大幅增加——今年,得益于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和售后服务的巨大潜力。
2017年,山东省售后服务网点数量保持最多,广东省售后服务网点数量增幅最大。
广东超越江苏排名第二,与山东的差距不断缩小。
从整体区域来看,山东、广东、江苏、河南、浙江、河北、四川的售后服务网点数量处于较高水平。
西北地区仍处于较低水平,但云南、山西、福建、宁夏、海南、青海、西藏售后服务网点数量同比增长80%以上。
未来售后服务网点建设的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
3、运营后及销售指标分析。
利用熵权法获得运后和销售指标两个二级指标的权重,计算出31个省市的运后和售后指标。
2017年,大部分省份的经营及售后指标均有所改善,其中广东省增速最为明显。
与其他省份售后售后体系的蓬勃发展相比,上海、北京、重庆、天津四个直辖市以及山东、四川的售后、售后体系处于起步阶段。
处于稳定发展状态,其售后及售后指标略有下降。
从整体区域分布来看,长三角、广东、山东、河南地区的售后网络相对较为完善。
海南、宁夏、青海的售后网络与其他省市差距较大。
西藏运营的售后网络尚未形成,需要加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培育。
■ 总结2018年,在国内宏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持续复苏的背景下,汽车行业保持平稳发展。
面对芯片短缺、原材料价格持续高位等不利因素,汽车行业迎难而上,积极行动。
全年汽车产销量呈现平稳增长的发展态势,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和发展动力。
新能源汽车成为最大亮点,年销量突破万辆,市场份额上升至13.4%,进一步表明新能源汽车市场已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
通过对31个省市的消费特征、市场容量、产业配套和售后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得出31个省市的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指数。
2017年,随着宏观经济运行稳步复苏、政府大量激励政策出台、汽车产业快速布局、基础设施全面推进、销售及售后体系逐步完善,全国大部分省市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增强。
受限于民用汽车保有量大、新能源汽车市场相对饱和对市场容量指标的负面影响,上海、北京、天津等地全年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明显下降,新能源汽车广东、山东、浙江、广西等地消费潜力明显下降。
能源汽车消费潜力与去年基本持平。
由于消费特征指数、产业配套指数、销售及售后指数三项指标位居全国第一,广东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指数位居全国第一,优势明显。
江苏、山东、浙江紧随其后,继续保持消费潜力指数前四位。
新疆、西藏、宁夏、青海消费潜力指数始终处于底部,新能源汽车市场有待加强。
从地区看,珠三角、长三角、中部地区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指数优势明显,东北、西部地区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指数普遍较低。
对于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较大的地区,建议继续保持新能源汽车政策、产业、消费优势,加大民间购买新能源乘用车的热情,加大新能源商用车推广力度。
车辆,并确保充电基础设施。
覆盖范围,完善新能源汽车商业模式,进一步提高新能源汽车渗透率。
对于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较低的地区,政府可从落实财政补贴政策、建立服务支撑体系、创新推广应用模式、营造良好推广环境四个方面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
结合当地资源、消费水平、交通环境等特点,因地制宜、因地制宜地制定发展路径,与行业各环节企业良性联动。
加强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选择公共交通、物流等示范区和示范区,以点带面推动复制推广。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动力机制保障,提高新能源汽车能源补充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建立完善的新能源汽车服务体系,引导企业发展多元化新能源汽车销售模式,提高销售服务质量。
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多元化媒体方式引导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相关文章
05-18
05-27
05-18
05-27
05-27
05-27
05-27
05-16
05-16
05-18
05-27
05-17
最新文章
马斯克:特斯拉或将重新接受比特币支付
售价34800元起,力帆320-620雪地版车展上市
Orange Kit AMG CLA 45 S Edition 1 官照
视觉变化是全新国产马自达3 Star试驾重点
四款国四新品发布,福田奥铃勒芒赛事启动
魅力后轮驱动改装斯巴鲁BRZ-丰田86-FR-S
预售人民币18万元起,领克07 EM-P将于5月17日上市
奔驰CLS概念车官方形象亮相北京车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