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航可能达到600km,上汽大通MAXUS EUNIQ 6参数曝光
05-27
【行业】为了有效应对传统汽车行业造成的燃料供需矛盾和环境污染问题,发展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全球行业公认的方向,也是中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
路。
当前,我国新能源市场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销量持续上升,渗透率也不断提升。
包括中国品牌、海外主流品牌、海外豪华品牌在内的不同类型车企都在积极布局并采取不同的策略来实现自身的战略转型,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变化,在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
新模式。
作为(第七届)中德汽车大会重要分论坛之一,“汽车企业转型与产业发展分论坛”于10月18日下午在长春举行。
CTO项碧波发布了《中国新能源汽车消费洞察》现场报告。
(微信搜索“研究所”公众号,回复“中德会议”即可获取完整报告)。
【CTO项碧波】 1、市场现状观察 ■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年内将达到50%,智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增长。
据终端销售数据统计,近年来,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快速增长,截至今年上半年,年销量已达1万辆,市场渗透率超过30%。
未来预计年销量将达到1万辆,与燃油车并驾齐驱,渗透率将达到50%。
届时,市场格局将被彻底颠覆。
同时,随着车型的多样化和消费者喜好的变化,L2及以上智能汽车的渗透率不断提高,尤其是在新能源市场,渗透率接近50%。
目前,智能汽车在整体市场的渗透率已达31.4%,预计今年将突破40%。
■纯电动市场基本独立,插电式混合动力仍在转换汽油市场份额,增程式和纯电动汽车之间的斗争越来越明显。
新能源汽车产品的不断升级,搅动了细分市场原有的竞争格局。
大数据显示,从能源类型来看,纯电动细分市场已基本形成独立市场,竞争更多来自于同品类产品。
插电式混合动力细分市场是汽油市场的主力军,比去年更加激烈,占比接近40%。
由于增程产品数量较少,目前尚无明确的竞争方向。
但随着增程式产品不断提升纯电动续航里程,与纯电动产品的竞争关系也加剧。
■传统能源奢侈品牌销售份额不断上升。
在新能源市场,中国品牌独树一帜,但份额有所下降。
从品牌阵营来看,传统能源和新能源市场有着完全不同的格局和发展趋势。
在传统能源市场,只有豪华品牌的市场份额持续提升,上半年达到20%以上。
海外主流品牌市场份额持续下滑,今年上半年已跌破50%。
中国品牌在价格上一直被海外主流品牌压榨。
加之主要小微市场需求萎缩,市场份额呈现波动下滑趋势。
在新能源市场,中国品牌占据主导地位。
尽管近年来其份额有所下降,但仍保持着80%以上的市场份额。
但随着特斯拉降价起航,以及海外品牌积极转型新能源、加速智能产品推广,未来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传统能源格局日趋分化,前三强市场份额超过80%。
纵观各国,传统品牌格局在两个层面上日益分化。
截至上半年,德国、中国、日本三大市场合计市场份额已达86.7%。
其中,中国品牌震荡前行,较历史峰值小幅下滑,而日系品牌在2016年见顶后迅速下滑。
德系品牌在大众和一线豪华BBA的支持下,市场份额不断攀升。
到今年上半年,它已经超越中国品牌,取得第一的位置。
新能源市场却是另一番景象。
虽然特斯拉的入局对中国品牌造成沉重打击,年初以来市场份额迅速下滑,但年初以来出现转机,慢慢恢复。
美国品牌看似位居第二,但实际上90%的销量贡献来自于特斯拉单一品牌。
德国品牌跑得快,在20万-30万元主流价格区间凭借品牌优势实现了市场格局的突破。
然而,这只是一个开口。
想要实现更高的目标,就需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并密切关注用户需求。
■预算在20万-30万、非一线城市的年轻用户更青睐新能源。
从用户来看,新能源意向用户与传统能源用户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更加年轻,购车预算也更高。
从预算区间来看,与传统能源相比,预算区间在20万-30万的新能源意向用户比例明显更高,接近40%。
从城市层面来看,新一二线城市用户是新能源汽车消费的主力军。
从世代来看,70后及以上用户更偏好传统能源,而年轻一代则更偏好新能源。
尤其是80后,思想开放、有一定经济能力的人占据了50%以上的市场份额。
2、用户消费偏好 ■ 新能源MPV市场快速崛起,关注比例今年将超过15%。
了解并以用户的真实需求为出发点,创新开发新产品、新服务自然会获得市场的青睐。
从车型层面看,MPV的市场关注度正在快速上升。
2020年开始势头强劲,关注人数占比超过10%。
今年1-8月快速增长至16.3%。
汽车和SUV仍然是大多数新能源目标用户关注的重点领域。
从细分市场来看,无论是轿车还是SUV,紧凑型到中大型车都是一线热门市场。
但到了2020年,紧凑型市场发展趋于稳定,而中型和中大型型则有较强的上升动力。
得益于一批高品质小型车的出现,加上触达年轻用户的营销和覆盖全国的渠道网络,在传统能源市场中颓势的小型车市场在新能源中重获新生。
领域,关注度不断上升。
■中国品牌知名度快速增长,份额已超过80%。
领先品牌贡献较大。
从品牌阵营来看,中国品牌新能源市场发展较早,品牌较多、车型较多。
市场关注度明显高于其他阵营,并且一路攀升。
截至今年1-8月,这一比例已超过80%。
从具体品牌来看,中国品牌阵营头部集中度较高。
2004年至2017年快速增长期间,人气增长主要来自前10名品牌,其粉丝总数占中国品牌细分市场的50%以上。
其中,新势力品牌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虽然车型不多,但占据三四名的位置。
他们值得关注和研究。
由于特斯拉这匹黑马,海外豪华品牌前期关注度快速提升,足以影响细分市场的涨跌。
但后期随着中国品牌的成长而趋于平稳。
与2018年的高关注度相比,海外奢侈品牌细分市场的关注人数同比增长27.7%。
从单一品牌业绩来看,特斯拉增长25.6%,宝马品牌增长58.3%,奔驰品牌增长55.7%。
海外主流品牌同比份额较高,关注人数增长23.0%。
其中,大众单一品牌增幅高达51%,明显高于细分市场。
■ 中国新势力品牌在中高端市场与海外奢侈品竞争。
中国传统品牌已经开始向前迈进。
无论是独特的品牌定位,还是经受考验的产品实力,中国新势力品牌从一开始到现在都备受争议。
重新站稳脚跟后,开始在中高端新能源市场与海外豪华品牌展开竞争。
调查数据显示,在预算25万-35万元和35万-50万元的中高端市场,偏好中国新势力品牌的用户比例分别达到30.5%和32.4%。
与此同时,中国传统品牌也开始了上升之旅,赢得了24.7%预算在25万-35万的意向用户的关注。
■疫情过后,高线城市新能源市场关注度快速回升。
从城市层面来看,疫情过后,高线城市新能源市场关注度份额快速回升。
一线、新一线、二线城市合计占比从2017年的55.3%上升到2018年的61.3%,提升了6个百分点。
高线城市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较高,这与道路交通和基础设施的覆盖程度密切相关。
此外,高线城市多重上牌、出行、限购政策,进一步提升了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关注度。
■热衷追逐新势力品牌的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回归平静,二线市场用户热情高涨。
市场潜力与整体新能源市场不同。
曾经热衷追逐新势力品牌的一线及新一线城市用户也逐渐回归平静,并继续在市场关注度跌至2018年最低后,虽有小幅反弹,但相对更加理性、稳定。
三四五线城市普及份额持续下滑,与新造车品牌优质续航和充电体验及售后服务的优势难以下沉有直接关系。
二线城市则呈现出不同的乐观趋势。
关注份额持续上升,用户热情较高。
是未来新势力品牌的潜在市场。
3、用户对新技术、新服务的需求 ■ 新能源用户更加大胆,想要尝试自动驾驶。
如何满足用户需求?堆叠更多智能配置?或者提供更多新兴服务?我们不能盲目猜测,我们需要更多地倾听用户的声音。
从产品角度看用户需求偏好,调查数据显示,无论是传统能源还是新能源的目标用户,对安全的需求最为迫切。
其中,用户最关心的前三项配置分别是主动制动、ACC自适应巡航和行人碰撞预警。
谈到自动驾驶领域,新能源意向用户更加大胆、前卫。
关注高速公路路段自动驾驶、全工况自动驾驶、封闭园区自动驾驶的人群比例明显高于传统能源目标用户。
■新能源用户期待网络连接带来更多新鲜感和科技感。
在网络配置方面,新能源意向用户更期待网络连接带来的新鲜感和科技感。
他们还对OTA在线升级、远程控制、语音控制能力比传统能源用户更关心。
传统意向用户更关注提高传统功能的及时性和便捷性,体现在对实时交通导航服务和道路救援救助的关注比例较高。
■新兴业务热度下降,新能源用户更加务实。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崛起,不仅开辟了新的“战场”,也为培育新兴创新服务开辟了土壤。
除了产品可靠性和智能化优势外,品牌将提供什么样的新兴服务也是用户购车时的重要考虑因素。
调查数据显示,与去年相比,虽然新能源用户最喜欢的前三名仍然是终身免费保养服务、性价比更高的售后服务套餐以及终身免费车联网流量套餐,但用户的期望值却高于去年。
曾经。
更重要的是,选择的比例分别增加了8.7%、9.4%和8.9%。
充电桩搜查、车辆违章查询、社交功能等需求预期大幅下降。
新业务的运营模式尚不成熟和完善。
如果品牌不能持续提升用户体验,让用户真正享受到便利和实惠,那就是徒劳。
四、总结与建议 ■ 市场面:把握市场脉搏,洞察新蓝海机会。
市场方面,未来有三大突破。
第一,更换用户市场。
大数据显示,2018年燃油车车主更换新能源的比例高达22.2%,相比2018年增长近一倍。
二是20万-50万细分市场。
与去年相比,年度预算在20万-30万、30万-50万之间的潜在用户比例分别增长7.2%和2.0%。
三是MPV新蓝海市场不断壮大。
该细分市场关注新能源的人群比例从2017年的6.1%上升至2018年的16.3%。
新能源MPV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产品数量较少,竞争相对宽松。
■需求侧:提高产品智能化水平,迎合新能源用户的消费偏好。
需求侧,车企应积极创新售后服务模式,同时不断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平,满足新能源用户的消费偏好。
调查数据显示,今年超过80%的意向用户考虑过购买智能汽车。
顺应大势、人心所向,智能化水平成为新能源汽车竞争的赢家。
除了产品硬实力,品牌还需要为用户提供更多、更长远的实惠和创新惊喜作为加分点。
例如,终身免费维护服务和车联网流量服务,以及高性价比的售后服务套餐。
专属管家服务、滑板车/司机增值服务、汽车/App预约加电等也是目前消费者关注的新兴服务类型。
谁能做得更好,就会吸引更多潜在消费者的关注和喜爱。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相关文章
05-17
05-17
05-17
05-18
05-27
05-18
05-18
05-27
最新文章
马斯克:特斯拉或将重新接受比特币支付
售价34800元起,力帆320-620雪地版车展上市
Orange Kit AMG CLA 45 S Edition 1 官照
视觉变化是全新国产马自达3 Star试驾重点
四款国四新品发布,福田奥铃勒芒赛事启动
魅力后轮驱动改装斯巴鲁BRZ-丰田86-FR-S
预售人民币18万元起,领克07 EM-P将于5月17日上市
奔驰CLS概念车官方形象亮相北京车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