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风向 > 内容

许多挑战!汽车“缺芯”还没有真正过去

发布于:2024-05-18 编辑:匿名 来源:网络

[行业] 近两年的“缺芯”很多人还记忆犹新。

马斯克曾形象地说“抢薯条就像抢厕纸”。

如今,相关声音似乎越来越少,市场充斥着更多来自“价格战”的压力。

然而,芯片短缺危机真的过去了吗? 12月5-6日,在全球汽车芯片创新大会暨第二届中国汽车芯片高峰论坛上,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专家李伟表示:“芯片荒还没有完全过去,联合应对机制尚未建立。

”以长安汽车为例,1-9月缺芯约60万芯,每个月基本都有几款车型缺货。

随着新能源渗透率快速上升,车企之间在智能化方面的竞争也开始了。

中国市场智能汽车销量增长0.9%。

预计我国智能电动汽车年销量将突破1万辆,占新能源汽车市场的80%。

中国汽车芯片市场规模也将达到1亿美元,复合增长率超过20%。

在此背景下,芯片在汽车行业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与此同时,挑战也接踵而至,芯片成为全球车企竞争的焦点之一。

汽车芯片的用量有多少?目前,汽车级芯片已成为全球半导体市场三大应用行业之一,需求将达到行业增速的两倍以上。

从自行车的角度来看,传统汽车的芯片用量约为1芯片,电动汽车的芯片用量约为1芯片,智能电动汽车的芯片用量可以达到1芯片甚至更多。

据统计,去年我国汽车芯片应用总量达到73.9亿颗,预计今年应用总量将达到2亿颗。

单车半导体的价值也从平均每辆车 1.4 美元增长。

“年后传统燃油车将出现负增长,新能源汽车将增长更快。

传统燃油车MCU占比将下降,每年下降10%以上,而新能源汽车MCU将增长每年以超过20%的速度增长,从2017年的5.19亿台,预计2018年将接近15亿台。

”合肥捷发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路在他的报告中提到。

演讲。

巨大的使用需求,构建了万亿级的产业链。

据曼赫(上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管理咨询业务负责人黄奎介绍,汽车芯片将有20年的黄金发展周期。

李伟还表示,除了使用量增加外,自行车芯片型号数量通过技术统一减少,汽车芯片也朝着标准化、系列化方向发展,单产品芯片数量有望翻倍。

与此同时,汽车芯片也正在向多功能集成化方向发展。

例如,通用MCU一方面向多核、高算力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向高集成、高性能、高可靠性方向发展,为汽车实际场景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可能。

此外,电源芯片正在向更高电压方向发展。

该系统已从 12 伏增至 48 伏。

相同功率下所需电流更小。

能耗预计降低50%,续航里程预计增加10%以上。

随着平台从伏升到伏升,车辆重量预计将减轻20%,系统尺寸将缩小30%。

汽车智能化的快速发展也对计算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整车电子电气架构从分散的多控制器、树型结构升级为软硬件、标准化、集中式的中央架构,并逐步演进为高算力的超级中央处理器模式,相应的芯片也已具备也从多芯片物理融合最终发展成为单芯片融合SOC的形式。

据IHS Markit预测,座舱NPU算力需求预计将是2018年的10倍,CPU算力需求将是2018年的3.5倍。

然而,面对汽车芯片广阔的市场空间,中国仍面临诸多“卡壳”环节,其背后的供给格局并未发生根本改变。

有很多挑战。

诚然,作为半导体产业的一个分支,汽车芯片产业也呈现出高度的分工和高度的集中度。

分工非常明确。

美国主要在上游,包括汽车芯片的设计和制造。

日本和欧洲是关键设备和一些关键半导体材料。

中国主要生产小芯片。

由于结构固化,汽车芯片的行业壁垒非常高,新厂商进入也困难。

国内芯片产业在软件和工具链、制造设备、制造工艺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卡壳”。

这种先天劣势导致我国目前汽车级芯片国产化率不足10%,关键芯片仍掌握在国外手中。

欧美、日本企业的市场份额分别占35.9%、24%和21%。

以MCU为例,传统前五名NXP、英飞凌、瑞萨、ST占据了80%以上的市场份额。

功能安全达到D级的基本上仍被国外垄断。

此外,中国汽车芯片产业还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是来自外界的持续压力。

今年以来,美国陆续推出《美国芯片法案》、《促进美国制造半导体法案》、《芯片和科学法案》等一系列法案,向台积电施压,要求其在美国建厂,以提高整个美国的安全。

芯片产业链。

今年年初,欧洲引进了《芯片法案》。

年中,日本、荷兰相继发布芯片禁令。

其次,汽车芯片的技术壁垒较高。

在工作环境、交货良率、使用寿命方面比工业和消费产品更严格。

国内大部分厂商在生产技术、良率、认证标准等方面仍处于追赶阶段。

此外,由于车规级芯片要求较高,车规级认证难度大、时间长、标准严、准入门槛极高。

需要满足AEC-Q、9、2等一些标准,整体认证难度大,周期长。

一款产品从研发到量产出货通常需要3到5年的时间。

“芯片行业是否存在弯道超车这种事情,我们认为还是有难度的,因为芯片行业的投入非常高,需要很长的研发周期,目前还没有人做到。

”提到芯片行业有弯道超车的概念。

许多挑战!汽车“缺芯”还没有真正过去

”曼浩(上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管理咨询业务负责人黄奎表示,一系列挑战给车企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这也促使他们不断调整策略,重构供应体系。

“传统燃油车企业,比如宝马、奔驰、大众,包括上汽、丰田,目前都在采取投资入股、参与的芯片策略。

黄奎表示:“要么入股,要么直接与二线芯片供应商合作。

” 更极端的是造车新势力,包括特斯拉、国内威小力等,自研程度更高。

当然,比亚迪也在做自己的研究。

比如长城的副芯片是和别人合作的,但域控制器也是自研的。

这些方法可以大大降低车企在芯片供应链上的风险。

对此,黄奎呼吁:“芯片企业可以尽早参与整车厂车型的研发和规划,可以和车企共同定义芯片,而不仅仅是定点分销和采购。

那么可能是价格比较。

”SiC的成本还没有达到OEM的预期。

作为价值份额最大的汽车半导体,功率半导体也正在向高电压、低损耗方向发展。

V平台已成为行业共识。

小鹏、极氪、广汽亿安、长安、长城、理想等多家车企相继发布V平台架构或计划,满足当前客户对高续航里程、快充的共同需求。

既然是V高压,自然对电子控制有更高的要求。

SiC(碳化硅)在中高端场景,尤其是需要高电压、高能量密度的应用场景,如充电桩、车载充电器、电驱动系统等,优势更加明显。

自然,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将碳化硅作为新材料应用到电驱动系统中。

碳化硅作为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具有许多优越的物理性能,如高禁带宽度(对应高击穿电场和高功率密度)、高导电率、高导热率等。

特别是在V,其能耗优势、开关效率、体积和重量等参数均优于目前的IGBT。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增长,对碳化硅的需求不断增加。

“目前行业已经开始转向SiC芯片,这也带动了SiC器件应用于充电桩领域的市场。

去年市场规模达到4700万颗,今年预计将达到4700万颗。

”接近1.8亿、3.68亿、7.6亿;目前主流充电桩企业均已转用SiC充电模块,市场规模比预期发展快一年。

”深圳盛虹电气高级产品经理肖红晓表示有限公司。

上汽英飞凌汽车功率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陶庆也表示:“预计使用碳化硅的纯电动汽车数量将超过使用IGBT的纯电动汽车数量。

预计2018年40%的纯电动汽车将采用V高压平台,其中80%的V高压平台将与V的碳化硅器件一起使用。

我们预测,碳化硅器件在纯电动汽车中的渗透率将达到60%以上。

”但与锂电、MCU的逻辑一样,碳化硅也有上游产能集中,且以海外厂商为主。

目前全球碳化硅产业格局以美国、欧洲、日本为主。

其中,美国占全球碳化硅产量的70%-80%,碳化硅晶圆市场龙头企业CREE的市场份额高达60%;欧洲拥有完整的碳化硅衬底、外延、器件及应用产业链;日本在设备和模块开发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另外,与硅相比,碳化硅器件生产难度更大,生产效率较低,生产成本较高。

以晶锭为例,硅一般可以在72小时内拉伸出2米长的晶柱,而碳化硅则需要数小时才能完成40毫米左右晶柱的生长。

而且,碳化硅晶柱的生长需要大量的电力和成本。

高的。

“汽车厂商对SiC的认识基本没有疑问,唯一的障碍是碳化硅器件的价格仍然是硅的4-5倍,这可能是汽车厂商应用推广的一大障碍但通过一些技术进步,随着电动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大规模应用的实施,碳化硅的成本将会迅速下降。

”肖红晓说。

某种程度上,汽车芯片近两年的极度困境只是“缺芯”的开始。

现在只是“松一口气”而已。

汽车芯片供应仍面临诸多挑战。

如何把握黄奎提到的20年黄金发展周期,将是所有车企、芯片企业必须攻克的课题。

许多挑战!汽车“缺芯”还没有真正过去

站长声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相关文章

  • 车辆保险解读:什么是车辆乘员责任保险?

    车辆保险解读:什么是车辆乘员责任保险?

    【用车养车】每年的小长假,都是自驾游的高峰期。 今年节日期间,多条高速公路对客车免费通行。 自驾游肯定会成为很多人的首选。 人多了,车多了,事故也就多了。 许多人可能不熟悉某些类型的汽车保险。 那么这些天我们陆续介绍了一些保险种类的解读。 今天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

    05-18

  • 东风PSA联合投资2亿欧元打造模块化平台

    东风PSA联合投资2亿欧元打造模块化平台

    东风集团与PSA集团正式宣布共同开发“全球模块化平台(CMP)”并建立“联合研发中心(DPCT)”项目。 根据协议,东风与PSA将共同投资2亿欧元建立CMP平台,覆盖B级和C级乘用车。 预计2019年双方将基于该平台向全球市场推出十余款车型,初步规模预计将达到千万辆级别。 业务范围

    05-27

  • 暂定8月,奥迪A4L 1.8TSI车型上市推迟了

    暂定8月,奥迪A4L 1.8TSI车型上市推迟了

    作为一个对奥迪一直没有太大感觉的人,这款新A4L是我最喜欢的奥迪,但仅限于开门外观的审美疲劳可不是说说而已。 当我走过它时,我没有兴趣再看它。 只有那流动的尾部LED转向灯让我赞不绝口。 内饰不同。 豪华程度不亚于C级。 木纹装饰、触感金属按键等细节让我一点也不觉得无

    05-18

  • 特斯拉Model S在新加坡因“污染”被罚款

    特斯拉Model S在新加坡因“污染”被罚款

    【3月9日报道】在美国,购买特斯拉Model S的车主能够从联邦政府获得最高1美元的税收优惠。 但在新加坡,显然车主将被罚款 0 美元。 乔伊阮在香港花费40万港元购买了Model S,然后将车开到了新加坡。 据外媒3月9日报道,该车辆经过几个月的使用后抵达新加坡,并通过了一系列测

    05-27

  • 领克01 PHEV补贴后19.98万元起上市

    领克01 PHEV补贴后19.98万元起上市

    【报道】今日(2020年7月27日),领克首款基于CMA架构的新能源车型——领克01 PHEV正式上市。 该车型指导价区间为23.28万元-26.28万元,补贴后售价为19.98万元-22.98万元。 新车搭载由1.5T直列三缸发动机和电动机组成的驱动系统。 据领克官方消息,车主首次购买领克01 PHEV将

    05-27

  • 微电动汽车将进入2.0时代,售后服务将更加重要

    微电动汽车将进入2.0时代,售后服务将更加重要

    无论是从行业趋势还是市场表现来看,这一年基本可以称为“中国汽车寒冬的开始”行业。 ”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微型电动汽车却逆势而上。 仅雷丁一家就在2016年实现了连续三个月销量过万的销售奇迹。 然而,行业还处于导入阶段,供应商的制约对产品影响很大——即使有好的设

    05-27

  • 北京汽车引领新能源,倡导绿色制造

    北京汽车引领新能源,倡导绿色制造

    近日,北京汽车公布前三季度销量。 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0.62%。 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先品牌,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突破万辆,创下行业纪录。 作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领头羊”,北京汽车新能源销量始终领先于其他纯电动汽车企业,牢牢占据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把交椅。 未

    05-27

  • 苹果获得两项新车专利,全面升级驾驶体验

    苹果获得两项新车专利,全面升级驾驶体验

    据外媒报道,今年最后几天,美国专利商标局(U.S.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又授予苹果两项专利泰坦计划分别。 涉及车辆气候控制系统(climate control)和增强型车辆态势感知警报系统(enhancedvehicle Situational Awareness System)。 气候控制系统 2020年8月,媒体

    05-16

  • 受动物骨骼启发开发钠阴极,提高电池稳定性

    受动物骨骼启发开发钠阴极,提高电池稳定性

    钠离子电池有望取代锂离子电池用于大规模储能设施。 与锂离子电池相比,它具有比能量高、安全性能好等优点,特别是钠储量丰富。 然而,钠正极的开发难度更大,因为电子通过正极材料进入电池,而且许多候选材料不稳定或无法承受高电压。 (图片来源:AIP)据外媒报道,为了找到

    05-16

  • 2023广州车展:北京现代全新一代索纳塔

    2023广州车展:北京现代全新一代索纳塔

    【新车首发】11月17日,广州车展正式拉开帷幕。 北京现代正式为消费者带来了全新一代索纳塔(参数|询价)和索纳塔N Line车型。 新车整体与海外版基本一致,仅在细节上略有调整,整体辨识度更高。 据了解,目前在国内销售的索纳塔为第十代车型,于2020年7月上市,随着国产索纳

    05-18

  • 雷丁南京展将发布首款电动SUV新车

    雷丁南京展将发布首款电动SUV新车

    undefined行车制动系统方面,雷丁V60采用了前盘式制动器和自动调节鼓式制动器两种类型。 每百公里用电量为10kwh。 配置方面:雷丁V60中控位置的大尺寸多媒体液晶显示系统非常醒目,下方还有空调控制系统。 此外,雷丁V60的多媒体娱乐系统除了常用的蓝牙电话和音乐播放功能外,

    05-27

  • 特斯拉扩大产能背后:电池供应或已突破瓶颈

    特斯拉扩大产能背后:电池供应或已突破瓶颈

    北京时间6月18日,据外媒报道,特斯拉似乎正在为其近几周密集扩大产品供应做准备。 从美国到中国,该公司似乎有意为其电动汽车和能源业务寻求越来越多的销售渠道,这表明一件事:特斯拉正在推动一项重大扩张计划,并且具有挑战性的电池供应问题已经得到解决。 特斯拉首席执行

    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