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科技支撑新能源汽车发展研讨会召开
05-27
【报道】12月27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委员会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媒体沟通会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委员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张永伟发表了重要观点和看法。
深入探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趋势。
他强调了新能源汽车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崛起及其对中国国家发展的关键作用,同时也对行业未来的挑战和机遇提出了独特的见解。
张永伟的讲话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启发。
汽车行业最了解汽车的人应该就是常年关注和跟踪行业发展的众多媒体老师了。
一年四季做好一件事并不容易。
我们这次的会议应该叫媒体专家研讨会。
此外,汽车行业也可以盘点这个机会。
年底年初这个行业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明年或未来两三年预计会有哪些新功能?我觉得这是行业应该做的一件重要的事情,也可以算是一个盘点。
对于明年汽车行业的发展变化,百人委研究团队在过去两周做了一些梳理。
这只是一个整理。
我们感觉很多方面都没有把握,所以今天就抛出来供大家讨论。
今年开发了大约十个新功能。
首先,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国家发展和全球地位将进一步提升。
明年或许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一步提升全球地位、进一步巩固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的关键一年。
从这两方面我们今年或许能够得出一些重要的结论。
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新能源汽车变道最早。
这意味着我们已经领先了几年,而其他人可能落后我们几年。
但我们是新能源汽车强国吗?我们是否把先行优势转化为行业发展优势,不能盲目下定论,所以明年可能是关键的一年。
我们要不断扩大规模,不断提高竞争力,让先行者成为对我们有优势的领导者。
因此,今年是“十四五”末期的几年,应该是巩固提升的关键时期。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全球地位将会发生变化,这意味着汽车行业的很多新技术可能会首先应用在我们的市场上。
新技术在中国汽车行业率先应用已经成为趋势。
这也是新车型在中国首发的全球趋势风向标。
过去的情况并非如此。
过去,别人的汽车在中国卖几年,别人的技术只有在西方国家得到验证后才能引入中国。
所以,这两位领袖就是风向标,是一个有代表性的标志。
中国市场可能会决定下一代汽车是什么。
也就是说,汽车定义的起源更多地在中国,而且这个比例会越来越大。
2020年和2020年,中国不仅会保持数量上的领先,这意味着你的份额将继续占全球的50%以上。
此外,我们将确保我们在技术和规则定义方面的领先地位。
这是从先行先试到产业优势巩固的关键一步。
从国内来看,大家都非常关注中国经济。
汽车产业是中国光明经济理论的重要支撑。
今年汽车产销量预计将突破万辆,新能源汽车将达到数万辆,拉动国民经济投资和消费,促进国际合作。
在进出口发展中,汽车产业发挥了出口、投资、消费三驾马车的巨大作用。
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如此大的体量能够保持持续增长并创造破万的历史新高,因此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因此,汽车产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空前提升。
经济强国必须有配套产业作为支柱,新能源汽车当之无愧。
我认为明年经济将会发展。
还是得好好看看车。
二是产业竞争格局进入深刻重塑期。
从竞争的角度来说,我们都是关心大局的。
它远未最终确定,但确实正在进入深度重塑。
也就是说,到定型的时候还没有定论,所以明年应该是竞争更加激烈、竞争格局更加差异化和重塑的一年。
明年,包括后年,我觉得这两年太关键了。
很多公司可能在这两年。
如果你退出,就会成功。
如果你这样做了,你可能会很快崛起。
因此,以2019年为例,从全球角度来看,在情报方面,中国和美国将成为两个主角。
智能汽车是中美两国之间的关键纽带。
PK时间到了。
国内地区方面,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有些地方可能搬不出去。
一些地方借力新能源汽车发展之机,迅速崛起为新的产业集群。
从很多比例来看,有些地方汽车产量较大。
但新能源的比重很低,这意味着它的转型压力更大,因为我们新能源石油和电力的渗透率,正在加速调整。
在你所在的地区,石油和电力的比例也必须加快,至少要跟上。
只有不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才能称为汽车大省、汽车大市。
新能源在当地汽车产业的比重是当地汽车产业转型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如果这个比例很高,转型就会加速或者走上成功之路。
确实,我们看到很多地方都面临着压力。
因此,区域产业布局必然是分化的。
过去的领导者可能不再继续领先,新的力量正在涌现。
你看,有些城市很快就进入了百万级阶段。
这个级别非常关键。
一个地方新能源产量超过百万,产能达几百万。
这是其崛起的基本支撑。
对于企业竞争,我想大家都很清楚。
明年肯定是一个动荡的关键时期。
行业洗牌应加速。
对于很多企业来说,这将是一个成长的机会。
对于很多企业来说,明年的日子会更加艰难。
这就是市场。
因此,新能源汽车行业是制造业中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
没有机会主义的余地。
过去我们是靠机会主义、靠聪明才取得发展的。
未来,如果没有真正的努力,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很难生存,所以全面提高竞争力才是企业的发展之道。
您可能还会密切关注合资企业。
明年将是一个分水岭。
如果有的企业在中国市场能够赶上中国的电动化、智能化,就可以继续以合资的模式在中国发展,或者说我们所说的可持续发展,有的企业却跟不上电气化的“两个现代化”和智能在中国市场,很多企业将难以生存。
因此,我认为未来两年对于合资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这将是一个分水岭。
能否在中国发展壮大,还是挣扎求存,确实值得我们仔细观察。
这就是行业内竞争格局的变化。
三是企业发展环境将呈现更加内卷化特征。
从竞争环境来看,2018年汽车行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环境更加复杂,更加困难。
我觉得我现在从事的行业还有喘息的机会,累了就喘口气。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你只能跑得越来越快。
它不给你停下来、放慢速度、喘口气的机会。
这是我们的行业。
在竞争环境下,竞争就是看谁跑得更快,谁能顶住压力,所以并不容易。
确实令人敬佩这个行业有一些公司。
这就是中国市场的特点。
我们称之为内滚动2.0,并不是说它不再滚动了,而是它进入了一种新的滚动模式。
新车型密集发布,证明市场足够大,竞争也足够激烈。
新车型的生命周期正在加速缩短。
以前一辆车卖10年,现在卖2年也算很不错了。
自行车销售规模不再是公司的重要目标。
公司的目标是看看你推出新产品的速度有多快。
每四年可生产一辆新车。
这是燃油车时代。
现在汽车已进入。
半导体行业被称为摩尔定律,这意味着需要18个月。
更新一次。
这是芯片行业的基本规则。
每年半必须有新的东西出现。
车已经快到了。
我们也进入了“摩尔时代”。
新车产品必须在12至18个月内推出。
,我们追求的是创新的速度。
因此,产品迭代的速度会加快,企业创新的频率也必须跟上。
这种内卷化不仅限于商业层面的内卷化。
商业层面的卷入,就是看谁能卖车,能降价。
这是商业运营层面的。
这种内卷化是在竞争力层面,看谁能创新得更好。
、高频创新,这是汽车“摩尔时代”非常重要的特征。
此外,市场也在发生变化。
中国市场更加多元化、个性化。
这种多样化和个性化是一把双刃剑。
消费者喜新厌旧。
如果您推出新产品,他们可能会忘记旧产品。
这是许多公司面临的问题。
有人说,汽车产品的生命周期要缩短,要满足新的需求。
这是一把双刃剑。
另一方面,谁能有这么快的节奏,用快打快,谁就是领先的企业。
因此,由于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特征,汽车行业已从过去的耐用消费品属性转变为快速消费品属性。
就像家电、手机一样,它是一种瞬息万变的快消品。
这些特征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越强化。
因此,我们称之为开发环境内卷化的新特征,它不允许我们放慢脚步或停下来。
四是产业发展主要立足于调整优化现有结构。
从产业结构来看,一个产业必须具有结构特征。
过去,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结构特点是注重增量。
新能源汽车、电池增量支撑规模化发展。
我们感觉明年、后年可能会进入存量的结构调整阶段。
既然有了一定的涨幅,那么股票该怎么办呢?库存问题日益突出。
第一个很出色。
当更多产能电气化后,过去传统燃料油的产能该怎么办?燃料油已经形成如此大的生产能力。
燃料油的产能不能扔掉。
它的背后是就业和投资,所以我们一定要利用好它。
传统燃料产能是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就是振兴传统燃料产能。
工业发展不能只毁掉它,而必须利用好存量。
现在这个矛盾更加突出。
第二个亮点是过去的电力产能也到了需要调整的时候。
过去,当电量增加时,电力产能很大,但规模经济不够。
单个实体的产能规模经济不够,可能需要调整或更换。
重组、分散的产能必须向集中化方向发展,以实现规模经济。
因此,小型电力企业将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对象。
如果规模小、分散,就很难发展。
因此,我们与其消灭它们,不如继续利用好它们。
那就是依靠存量调整或者并购。
重组。
当然,也有一些企业落后了,会被市场淘汰,所以整车方面有两个结构调整。
从产业链来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电池。
疫情之年,电池投资连续三年蓬勃发展。
没有延迟。
电池产能将于明年释放。
近两年建成的产能已全部建成。
我们要做东西,所以明年是电池产能的释放期。
因此,电池必将面临供给矛盾突出的问题。
包括芯片行业,过去紧张的环境将会变得更加宽松。
以前找不到芯片,车企就被芯片耽误了。
这两年,他们因为没有芯片而感到害怕。
现在芯片已经开始回归正常的发展轨道,所以在某些环节甚至出现了这样的过剩,比如这么多的芯片设计公司。
当这个行业进入松弛阶段时,很多设计公司可能会被淘汰,甚至需要做出调整。
我们在紧张、紧绷的时候不需要感觉更好,但进??入放松阶段,就会有很多冲突和挑战。
,所以芯片投资将进入一个相对收缩的阶段,很多企业可能也要进行调整。
从融资结构来看,汽车行业投资较快的时候,资金相对宽松,所以大家融资相对容易。
当股票结构调整的时候,因为你进入股票结构调整,融资就会跟着增加,融资环境不是很理想,特别是对于美元资本、海外资本和汽车行业。
我们认为会相对不安。
。
另外,国内资本市场对于汽车、芯片的支持也非常关键,所以总体来说明年大家都会缺钱,融资环境也不好玩。
在现有的格局中会出现一批能够快速崛起的企业,这是调整过程中的一把双刃剑。
结构调整大概表现为这三个方面:整车结构和产业链结构。
有好有坏。
一些公司也获得了很多钱。
他们只有去中东才能拿到钱。
中东的货币有何特点?中东的货币有何特点?投资比较大。
领先未来可能一口气拿到数亿美元,但总量并不大。
他们一年可能只会进行几笔交易,这与中东的投资习惯有关。
他们只投资一次就可以了。
所以,我们不应该对中东的钱抱有太大希望。
效率很低。
每年一项投资可能看起来很大,但加起来并不多。
所以来自中东的资本不可能成为我们融资的主体,也不容易。
五是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从市场角度来说,去年我们胆子更大一些。
2018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规模跃升至1万辆。
距离公布数据还有几天时间。
我们建华一直在底层沟通。
当时我们觉得达到一万辆是不容易的,也是困难的。
我们计算了一年后会花多少钱。
如果按照30-40%的增速考虑新能源汽车的增速,我们认为会是1万辆吗?可能的?当然,有些组织说是一万辆,但一万辆还是保守一点。
我们从不同车型、细分市场等方面测算,最顶级的车是价格在10万到15万元的车。
这是我们明年新能源汽车的重点。
这几年我们一直在两端跑,一万元。
30万元以下的汽车快销,30万元及以上的高端汽车快销。
但是,这两个市场不是我们的主要市场。
过去几年,10万元到15万元价位的汽车以汽油车为主,但这个市场是我们汽车的主力军,电动化这两年开始进入这个领域。
10万到15万就是后年,大家都认为电动化会出现突破。
这个市场已经不能支撑汽油车了,所以主力在成交量上已经超过了这个数量。
快,从结构分析的角度来说,是支持的。
此外,多元化航线也开始兴起。
过去,纯电动汽车主要依靠纯电动汽车。
近两年,PHEV(包括增程式)开始崛起。
市场结构更加合理。
有纯电动汽车有优势的领域,也有PHEV有优势的领域。
那么这样一条多元化的路线,再加上我们主要市场的电气化就开始了,不是在两端,而是在中间,中间就是大头。
汽车市场是典型的橄榄形市场,两端较小。
我们从两端开始电气化。
最大的部分是 100,000-150,000。
这个细分市场现在开始在中间增长,所以我们认为明年仍然值得期待。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有利因素。
因为你越来越重要了,缺什么中央就会给你。
将会继续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大量的政策,为大家创造更好的使用环境,特别是充电设施,我们要加快建设。
因此,使用环境和消费环境将不断改善,产业政策也将持续跟进。
所以从利好因素+市场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一万辆是值得期待的。
这样一来,全年渗透率将接近40%。
有的月份单月肯定会超过一半。
例如,到明年年底,如果整体渗透率是40%,那么每月的渗透率可能会达到50%。
我就不展开说了,预测一般都是不准确的。
我们先打个基础,接下来我们会发布一个结构性市场预测报告。
六是新能源汽车国际化将成为一大亮点。
这两年大家都在关注。
今年新能源汽车海外销量将突破1万辆。
10000台应该是比较靠谱的。
明年海外贸易数量将继续增长,将达到1万台。
明年正好是很多海外生产工厂建设的一年。
国际化有两条路。
一是贸易和出口,二是本地投资、本地生产、本地销售。
房地产销售是主要模式,就像大众和本田在中国建工厂一样。
,生产在中国,销售在中国,贸易不是主要的,但是我们前期是靠贸易的,所以明年我们的国际重点应该是海外生产、海外销售。
另外,我们的出口也会有较早的增长。
因此,国际化将继续保持贸易+海外生产快速增长的趋势,并逐步从以贸易为主向海外投资和本土化发展为主转变。
这是国际化的基本规律。
七是新能源与智能商用车同步加速转型。
我们认为,应该单独关注商用车。
客车已经是一条良性的旋转轨道,自行推进且不可逆转。
商用车是我们电动化的下半场。
中国是商用车大国。
我们拥有超过 10,000 辆车辆。
友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占一半以上。
它是碳排放的主体。
从“双碳”和企业自身发展来看,商用车的电动化和新能源化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这就是为什么百人委员会认为,乘用车进入自旋转、自驱动发展轨道后,电动化的重点应该放在商业用途上。
把汽车举起来,实现它的绿色化或者新能源利用。
另外,商用车和乘用车的一个区别是它们是后电气化的。
后电气化已经赶上了我们的智慧。
所以说,乘用车是新电动化、后智能化,而商用车现在的特点是“两信息化”同步,即同时是电动化和智能化,因为在它的场景中有迫切的需求。
智能化就是从两个司机变成一个司机,从一个司机变成全自动驾驶。
对于乘用车来说是乐趣,但对于商用车来说是降低成本,所以具有很强的智能化感。
需求,所以是“两信息化”的同步。
希望大家也多关注万辆以上的新能源市场和万辆以上的增量市场。
第八,电池、芯片、操作系统等标志性领域有望进一步突破。
从技术创新的角度来看,我们感觉这些领域在年会上还会继续有技术突破。
一些标志性技术应该在汽车上集中应用,这样创新的速度就会加快。
一些标志性产品、标志性技术将不断涌现。
比如电池,一些新型电池将会上市。
当然,距离全固态电池问世还需要一段时间。
明年我们一定会做一些固液混合电池。
其他标志性产品,例如大型圆柱形电池,也将扩大规模。
量产上了汽车,磷酸铁锂也在不断进化。
大家都在关注磷酸铁锰锂电池。
车企将把新技术电池引入汽车作为差异化发展的重点。
除了电池之外,大家更关注的就是充电。
1秒1公里的充电技术将实现大规模充电,也就是高压充电。
V高压充电1秒可充1公里。
我认为高压汽车将能够在1秒内充电1公里。
迎来大规模发展,或将加速这项技术的普及。
除了纯电动汽车以外的新型混合动力技术,车企对混合动力汽车也非常关注。
现在有了发展机遇,新的混合动力技术成为创新的焦点。
一般纯电动车企肯定会关注你的混合动力路线。
因此,“纯+混合”的方式对于很多企业来说虽然是一条过渡路线,但需要十几年的时间。
我们最关心的智能芯片和操作系统就是操作系统。
国产芯片将加速投放市场。
2020年国产芯片是值得期待的一年,已经有企业提出2020年要国产,所以国产芯片将会加速。
进军汽车是我们汽车半导体领域未来两年非常亮眼的一个特点,包括国产操作系统。
因此,电池、芯片、操作系统等标志性技术和产品将进一步突破。
九是智能驾驶应用路线逐渐清晰。
我认为明年将是情报相对清晰的一年。
这两年还是一个探索期,就是企业还在讨论我们到底应该做纯电动还是混合动力。
我们研究了很多年,所以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一个结构。
智能化方面,这两年大家都在探索是要做单车智能、车路协同还是智能网联。
我想就快到了。
未来两年,智能驾驶的应用路线将逐渐清晰,自行车智能化将快速发展。
这就是所谓的功能叠加开发模式。
今年我们会做停车,明年我们可能会整合停车和泊车,可能会增加L3车道跟随,加上辅助驾驶,继续给你增加一些智能模块。
这就是自行车智能化的发展模式,终有一天会走向L4。
大家都很清楚。
因此,它进入了不断增加功能和升级的快速发展轨道。
车辆上将搭载大量智能模块。
当然,也有一些公司会推出一些高端的自动驾驶。
这并不矛盾,所以主要市场还是继续增加功能。
有一些公司会继续走向他的高水平自动驾驶,这是比较明确的。
过去我们讲车路协同、智能网联、车城协同,这条路线会越来越清晰。
例如,很明显智能网联汽车必须连接到互联网。
从我们的数据来看,明年乘用车预装车联网标准安装率将超过85%。
新车基本上已实现联网,并且将具有联网通信模块。
此外,车路、云车路协同试点将进一步扩大,利用互联网和道路解决车辆赋能问题也较为明确。
网联和车路云将继续进行试点示范,走向产业化,这就是自行车智能化所走的路线。
因此,智能驾驶的应用路线已从探索期转向明确发展期。
十是汽车、ICT、能源、工业融合加速。
明年又是跨界的一年,就是汽车产业越来越跨界,它与ICT信息通信产业、能源产业的融合将进入一个深度融合的时期,就是你有我,我就有你。
从能源行业的角度来看,汽车是一种负载,是能源的一个组成部分。
但从ICT行业的角度来看,汽车只是一个大终端。
从汽车行业的角度来说,我必须打通与能源的联系,我必须大量应用ICT行业的软件、硬件等新技术来实现自己的发展。
所以从汽车的角度来说,我们是最大的创新集成者,新技术必须应用到我们身上。
因此,发展超越汽车的汽车,从融合的角度促进产业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赋能,是汽车产业或者中国产业发展中非常独特的现象。
这种现象在汽车行业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
在100人的会议上,我们过去只关注汽车。
未来我们也会顺应跨界融合的趋势,做更多融合的事情,让汽车成为集成者,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让汽车更好地参与其他行业。
产业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我认为这是中国工业发展的新特点。
汽车将成为这一新特征的驱动和主导力量。
这个趋势只会越来越快,优势和趋势将成为我们新的优势。
一体化将成为我们新的优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相关文章
05-27
05-27
05-27
05-27
05-18
05-16
05-16
05-27
最新文章
工信部将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两个机会不容错过
续航300公里的比亚迪秦EV电动版或将于3月上市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前11个月自主品牌出口下降9.3%
蜂巢能源常州工厂一期工程已投产,探路者车规级AI动力电池工厂
奥迪首款量产纯电动SUV e-tron正式亮相,续航400公里,明年进入中国
2024年,特斯拉电动汽车全球分离器使用量将达到3.4亿平方米
极氪汽车重启美股IPO,目标估值51.3亿美元
江淮iEV6S消息曝光 将于今年4月25日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