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脊汽车完成新一轮融资逾50亿元,推广第二款量产车型
05-27
【报告】全球汽车产业正在发生变化。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将给中国汽车产业带来哪些机遇?有挑战吗?新能源汽车在新发展格局中应如何定位?如何更好地落实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规划?汽车产业如何与未来交通、未来城市实现协同发展? 1月16日下午,第七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论坛(微博)会议在线举行。
在主题为“新发展格局与汽车产业转型”的高层论坛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发表题为的演讲。
他提出,未来五年是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期。
这也将是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下实现新能源汽车完全市场化的第一步。
关键时期。
全国政协副主席主席、中国科协主席表示,新能源汽车从年初国家新能源汽车重大专项启动以来,确实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
本世纪。
“我刚刚拿到了今年的数据,有了这些年的积累,我可以自豪地说,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突破1万辆,我们超额完成了任务。
”而且非常重要的是,国务院正处于疫情防控阶段。
统筹防控和复工复产,发布了一系列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构建产业新生态、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完善基础设施的新规划。
万钢坦言,“回想起来,这条路确实并不好走,但这条路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今年5月,总书记提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正值去年抗击疫情最关键的时刻,总书记7月份视察一汽时,对汽车的发展给予了高度支持。
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应用、高端品牌的建设以及地方政府的支持等,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从全球范围来看,截至11月,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已达到。
9000辆,占新车销量近5000辆,约占新车销量的10%,德国和意大利的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将达到10000辆。
其中,中国突破1万台已成定局。
11月,全球主要国家新能源汽车销量1万辆,同比增长34.15%。
从去年的政策导向来看,尽管COVID-19疫情肆虐,但主要国家仍然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例如,欧洲制定了“绿色复苏计划”,实施绿色复苏政策。
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等大幅增加新能源汽车补贴金额和范围,同时提出更严格的碳排放标准。
法规也倒逼企业转型升级,产品加快上市,产能大幅提升。
我国发布新一轮鼓励创新驱动和产业升级的中长期规划,延长补贴、政策和购置税减免,推出“双积分”交易,加大充电、氢能基础设施建设设施。
投资;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同时发展高端和大众市场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监管部门创新新能源汽车监管方式,同时加强对汽车产品一致性、可靠性、耐用性的监管,让人们消费更有信心。
从发展趋势来看,万钢认为,新能源汽车已进入市场和政策共同驱动的创新阶段。
从市场来看,去年1-9月出现了漂亮的V型增长,这与国务院新政策的推出密切相关。
6月份之后形成了持续上升的增长趋势。
新能源汽车产品市场日趋多元化。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资本市场的关注带动了新能源汽车企业产值的快速增长,也促进了其他领域的跨境投资。
从政策驱动看,财政补贴、税收政策落实到位。
现在大家更关心的是“双积分”、碳交易和长期税收的政策支持。
从应用环境来看,要加快多元化、便捷化基础设施建设。
到今年12月,累计充电站数量将达到6.36万个,换电站数量将达到80.7万个,公共充电桩数量将达到87.4万个。
。
在万钢看来,进入新阶段,新能源汽车的产品和服务,以及企业战略规划、团队建设等都将受到资本市场和商品市场的双重关注。
他希望企业更加谨慎前行,抓住机遇。
我们要紧跟发展趋势,增强创新能力,提高产品质量,科学预测需求,创新市场管理模式,特别是要规避市场波动的风险。
跨界融合是发展新趋势。
电动驱动、智能网联、共享出行将带动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涉及能源动力和企业研发制造。
因此,产业规划特别提出构建产业新生态,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特别是推动新能源汽车、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清洁能源系统、信息通信产业融合发展。
建立面向未来出行的新能源汽车、智慧能源、智慧交通融合创新平台,共同攻关基础性、交叉性关键技术。
提高汽车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创新的整体能力。
万钢认为,有三个方面值得认真研究:一是新能源汽车与“车、路、网、云”信息通信产业融合发展。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影响下,智能网联是智慧城市和智慧交通融合的起点,构建数字通信信号传感系统,打通客流、物流、信息流,实现信息与城市、交通充电设施的融合。
互连。
融合发展将为5G、智慧道路、智慧城市数据、大数据管理、数据安全等多个行业提供产业融合平台,共同推动相关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深度交叉融合,形成产业新生态。
系统。
汽车与能源双向融合也成为大趋势,必须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的V2G双向互动。
新能源不仅是电力的消耗体,还可能成为电力的储存体。
实现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节能互动,降低新能源汽车用电成本,提高电网调峰效率和安全响应能力。
推动新能源汽车与可再生资源高效协同,值得特别关注的一件事是发展“光伏储充放电”,即分布式光伏发电与储能系统的多功能一体化,以及充电和放电。
因为直流快充电压越高,就会对电网产生影响。
如今,特别是通过光伏和谷电储能以及电池二次利用来缓解高压直流充电对电网的影响。
汽车与交通的跨界融合、共享出行的目标是提高汽车和道路交通运行质量和通勤效率,使有限的交通资源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员和物流需求。
因此,首先要加快新能源汽车与智能交通控制系统的对接,优化新能源汽车在公共服务中的使用环境,形成一体化的智慧出行服务体系,满足人们对安全、绿色、便捷、和舒适度。
同时,随着物流体系的快速发展,构建绿色智能物流运输体系,发展互联网+、高效物流、创新智慧物流业态也可以打造安全高效的物流运输服务新业态。
三要抓住创新能力,前瞻部署。
从去年的技术趋势来看,动力电池的单体能量密度已经达到或超过wh/kg,且成本不断下降。
大家关心的动力电池低温适应技术也取得了新的突破,尤其是扁平化和超长结构叠片工艺、刀片电池以及动力电池与汽车电动化底盘一体化设计方面的创新,如CTP电池通过工业制造和设计的改进,系统的能量密度得到了大幅提升。
近期还需要解决单电池正极从低钴向无钴、负极向加硅方向发展的问题。
同时,各种功能电解质和功能隔膜的开发,以及正负极的干法制备工艺,可以显着提高电池质量。
从电池系统来看,采用智能技术优化热管理系统,主要解决冬季预热和加热问题,解决低温问题,以及充电时和充满电后散热散热的安全风险。
从中长期来看,一方面要持续推广热失控、热扩散防控的大数据安全预警技术,系统提升电池系统的安全性。
同时,面向未来,要加强正负极材料、固体电解质,特别是固态电池中,解决正负极与电解质之间的界面问题、导电问题,才能系统性地推动原始创新。
稳定且长期的固态电池。
电力驱动技术也取得了良好的进展。
电力传动正朝着高效率、高速度、高密度、低振动、低成本方向发展。
各大电机公司开发出三合一电驱动及总成系统;高效大功率IGBT、功能芯片和电机控制、碳化硅器件和控制器产业链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万钢提出,要继续完成IGBT芯片和芯片模块关键工艺的寿命认证,真正完善产业链和供应链。
同时,随着电动汽车电压的提高,加强了高速、高精度齿轮、低摩擦轴承、编织线制造等关键技术的开发。
例如,目前国外大量使用0转以上的电机,而我们在这方面还存在一些差距。
万钢表示,从中长期发展趋势来看,需要长期部署和落实。
科技部门从“十三五”开始就开始布局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器件。
同时,要研究外延材料研发制造、芯片设计、芯片制造、模组封装等,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产业链。
虽然是需求量大的国家,但发展趋势应以低重稀土、无稀土永磁、纳米非晶等高磁材料的研发和制造为主,并进行系统布局。
驱动系统设计和软件研发构建了层次结构。
,模块化和基于平台的设计软件系统。
在电子控制领域,智能控制迫切需要重构新的电子电气架构。
传统汽车电子系统是经过近30年的逐步发展形成的,目前已经无法满足未来智能网联、电动驱动、共享出行的需求。
实现新能源汽车的智能控制,需要进行系统规划,构建新一代电子电气架构,形成集中式整体架构,满足智能网联连接的高算力、大数据量、软件更新的需求。
2016年就提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离不开汽车的轻量化。
近年来,高强度钢的应用得到广泛普及,高性能铝合金的应用也开始起飞,特别是高真空压铸减震支架。
并且全铝车身已经上市销售,碳纤维等先进复合材料也开始使用。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钢铝车身也是未来轻量化发展的重要起点。
最后,万钢就如何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等绿色发展新理念发表了看法。
今年9月22日,习近平和主席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将加大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有力的政策措施,力争二氧化碳排放年内达峰,努力实现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量。
中和。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明确了碳达峰和碳中和工作。
作为今年重点任务之一,要求抓紧制定碳排放年前达峰行动计划,同时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峰。
顶峰。
所以很多汽车行业的朋友也问我们的汽车能不能作为一个合格的行业走在前面。
大家一致认为,构建低碳发展创新体系,优化汽车产业碳排放体系,完善交易体系,加大金融金融相关政策支持力度,营造了有利于汽车产能结构调整的市场环境。
汽车工业。
最后,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力争如期实现汽车行业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
万钢具体谈到了发展新能源、推动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的看法。
从能源角度来看,要实现碳中和、达到碳峰值,一个方向可能是发展更多的可再生能源、水电、风电、光伏和生物质能应用。
然而,电、氢作为新能源的载体,具有来源多元化、高效、零排放运行、相互转换等特点。
燃料电池汽车可广泛应用于交通、建筑、工业以及更高效的储能领域。
比如广东佛山现在拥有我国第一条燃料电池电动轻轨;水下运输也在研究燃料电池的应用;氢能、燃料电池、光伏在无人机上的应用;在工业和建筑领域已经有很多应用。
“氢能和电力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也就是说谷谷储能、尖峰供电、燃料电池储能发电系统和抽水蓄能发电可以相辅相成,特别是在尖峰供电地区建立储能开发和发电。
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
“去年专门提出将氢能纳入国家能源战略体系,明确氢能在能源体系中的定位。
万钢表示,国家相关部门也正在制定中长期规划国家氢能产业发展战略规划,新一轮燃料电池示范也在开启,去年他在考察科技冬奥会时,得到了国家电网公司的良好启示。
全球首个直流电网,已形成大规模、稳定输送可再生能源的能力,可以保障明年冬奥会场馆的安全。
同时,张家口市还建立了绿色电力。
产学研结合的研究院,建成了再生资源制氢工厂和车用燃料电池动力系统产业链。
目前,燃料电池汽车正在该市进行示范。
预计将有燃料电池汽车保障2020年冬奥会运行。
这里最珍贵的是从太阳能到制氢的路线上探索可商业运行的系统。
多年来,各地建设了多个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
目前,已有100多个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投入运营,累计运营里程超过1亿公里,已建成或在建的加氢站超过10座。
在汽车领域,据相关部门研究材料显示,中重型商用车在我国汽车保有量中所占比例较小,约为5%,但颗粒物排放量占68%,氮氧化物占甚至超过90%。
从成品油消耗比例来看,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50%。
因此,推广氢燃料电池在商用车领域的应用对于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而且燃料电池也适合长途交通和重载交通。
因此,今年财政部会同四部门联合推出了新一轮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通知。
在原有城市示范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区域联合示范,推动跨城市氢能生产建设。
、储存、运输、加注系统,跨城市开展长距离燃料电池应用环境,形成特色鲜明、重点突出、协同突破,是建体系的应用示范。
万钢希望通过这次应用示范,为未来燃料电池汽车的跨城市应用探索出一套完整的经验。
“这有点像我们十年前推动的十个城市1000辆电动汽车项目,当时重点是解决城市问题交通,今天我们要解决跨城市交通问题,因为它几乎占我们汽车排放量的一半,同时我也希望将这个事情纳入到氢能源的多元化应用中。
我应该说氢能源汽车远没有电动汽车先进,但它仍然是一个。
最后,万钢表示,未来五年是全球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期,也是新格局下实现新能源汽车完全市场化的关键时期。
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把握新能源汽车发展新阶段,贯彻绿色发展新理念,抓住产业转型新机遇,增强技术创新。
新动力要求科学谋划、积极行动、齐心协力,构建“十四五”新能源汽车发展新格局,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全球绿色发展。
为可持续发展作出新贡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相关文章
05-27
05-18
05-27
05-18
05-27
05-27
05-27
05-18
05-27
05-27
最新文章
工信部将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两个机会不容错过
续航300公里的比亚迪秦EV电动版或将于3月上市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前11个月自主品牌出口下降9.3%
蜂巢能源常州工厂一期工程已投产,探路者车规级AI动力电池工厂
奥迪首款量产纯电动SUV e-tron正式亮相,续航400公里,明年进入中国
2024年,特斯拉电动汽车全球分离器使用量将达到3.4亿平方米
极氪汽车重启美股IPO,目标估值51.3亿美元
江淮iEV6S消息曝光 将于今年4月25日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