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论坛上线,聚焦电动车消费者权益保护
05-27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7800辆和5600辆,同比增长去年期间。
6.4%和4.8%,增速分别回落4.7和6.3个百分点。
与车市整体下滑的趋势相反,新能源市场表现却异常火爆。
据乘联会统计,上半年新能源汽车总销量达5万辆,同比增长近3倍,其中自主品牌表现最为突出杰出的。
据不完全统计,北汽、比亚迪、奇瑞等自主车企前六个月销量合计达49辆,占全国总量的98.5%。
新能源市场的发展自然是大势所趋。
虽然目前无论是技术还是配套设施都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但绝对是替代传统燃油汽车的必然方向。
中国品牌几年前也曾喊过“弯道超车”。
目前来看,虽然超车还不太现实,但对于自主品牌来说,新能源市场确实是一片充满机遇的蓝海。
关键是如何打破这个局面。
政策是拐杖。
自主品牌什么时候才能学会走路?去年,习近平和总书记在上汽新能源视察时的讲话犹如一针强心剂,在政策层面也催生了诸多利好。
对于政策支持,业界一直将其视为一把“双刃剑”——产业发展初期的政策补贴确实是打开市场的好办法,但如果长期依赖支持,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什么时候才能学会自己走路? “政策支持的目的是让企业学会独立行走。
”北京新能源汽车营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斌介绍,国家提前通过一系列利好政策对整个行业进行了支持。
对于企业来说,不能只关注补贴本身,而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发展自己,提高自己的研发水平和销售能力,逐步形成自己的竞争力。
尽管从国家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补贴和激励政策,但在实际执行层面,并不是所有企业和消费者都能拿到真金白银。
地区发展差异在新能源补贴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在北京、上海两大城市,一方面,限购、牌照拍卖导致的资质短缺,提高了纯电动汽车的附加值。
另一方面,中央和地方总计超过10万元的补贴能够有效获得,这也刺激了新能源市场的发展。
但在其他新能源汽车推广示范城市,情况却有所不同。
“它们也是限购的城市。
北京、上海是一个层面,杭州、天津、深圳、广州是另一个层面。
其他没有限购的城市是另一个层面。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协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在新能源汽车的支持政策方面,如何将北京、上海的车型与全国有效融合,实现均衡发展是当务之急。
除了直接的价格补贴之外,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在政策领域其实还有很多方面。
尼尔森Autoshare的调查数据显示,43%的用户最关心价格补贴,其次是免费电池,32%的用户关心电价补贴。
因此,包括通行费、停车费、限购、限驶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将带动纯电动汽车的消费。
对于自主品牌来说,国家层面的优先支持政策为他们领先外资品牌开了绿灯。
补贴方面,在政策逐年减少的同时,如何抓住机会刺激消费是最重要的问题。
认知度低:如何真正打动消费者? 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可度较低,且不限于自主品牌。
对包括豪华品牌在内的外资品牌新能源汽车的接受程度较低。
消费者对汽车这样的产品的体验大部分来自于燃油动力汽车,而这种体验是长期消费的结果。
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续航里程、电池损耗、安全系数等方面的担忧和担忧源于未知和经验不足。
例如,人们担心续航里程。
事实上,目前大多数新能源汽车都可以实现公里的续航里程,在城市地区的日常使用可以满足需求。
“一旦消费者能够真正驾驶新能源汽车,他们获得的体验往往会超出他们的预期很多倍,所以最重要的是让他们从想象和猜测阶段过渡到实际体验阶段。
”这是多年新能源汽车经验积累的成果。
从事新能源汽车销售工作的江淮乘用车营销公司副总经理张金汉的实际感受。
在新能源汽车私人市场最发达的北京,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尝试这一新鲜事物。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主任周正宇透露,在最新的抽奖中,纯电动汽车配额申请数量已超过配额配置数量,需要通过抽奖方式获得。
未来,北京每年还将制定6万项指标来支持纯电动汽车。
无论是否因为渴望抽奖资格而“被动”选择新能源汽车,在这个对消费者潜移默化的“认知教育”过程中,我们欣喜地看到消费者的认知度在逐年提升。
例如,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的认知度在2018年仅为40%,但在2016年达到了80%;今年纯电动汽车的认知度已经达到72%,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认知度相对较低。
认知度也为48%。
这些数据充分说明用户的消费习惯是可以改变的。
在政策的引导以及企业和媒体持续沟通的影响下,更多的消费者将选择尝试新能源汽车。
大趋势是耐得住寂寞。
2019年5月8日,国务院印发了用三十年时间建设制造强国“三步走”战略。
明确提出,到2020年,自主品牌纯电动、插电式新能源汽车年销量突破1万辆,占国内市场70%以上;到2020年,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的新能源汽车年销量达到1万辆,占国内市场70%以上。
市场占比80%以上。
可见国家对于自主大军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上寄予厚望。
然而,要在不到五年的时间内实现从十万到一万的突破,这个过程注定是异常艰难的。
从近期自主品牌的一系列动作,我们也可以看到大家发展新能源的决心和信心。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5月以来的两个月里,比亚迪、长城汽车、力帆等上市车企纷纷宣布定向增发开发新能源汽车,计划募集资金净额达1亿元。
。
7月21日,江淮汽车披露非公开发行计划,拟募集资金净额不超过45亿元,将投资于新能源乘用车及核心零部件、高端及纯电动轻卡、高端纯电动轻卡、高端商用车变速器等3个项目。
未来已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占据天时地利的自主品牌大军只有耐得住寂寞,苦练内功才能实现突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相关文章
05-27
05-16
05-27
05-27
05-27
05-18
05-18
05-18
最新文章
工信部将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两个机会不容错过
续航300公里的比亚迪秦EV电动版或将于3月上市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前11个月自主品牌出口下降9.3%
蜂巢能源常州工厂一期工程已投产,探路者车规级AI动力电池工厂
奥迪首款量产纯电动SUV e-tron正式亮相,续航400公里,明年进入中国
2024年,特斯拉电动汽车全球分离器使用量将达到3.4亿平方米
极氪汽车重启美股IPO,目标估值51.3亿美元
江淮iEV6S消息曝光 将于今年4月25日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