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红利密集落实,比亚迪净利润持续增长
05-27
【报道】2020年8月1日,中国(亦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周暨第九届国际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年会在北京举行。
本次会议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李克强院士共同探讨了当前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现状和车联网以及如何推动五个基础平台产业。
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智能网联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超出了最初的技术路线。
目前,智能网联汽车被列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其发展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孔院士表示,年初,国家发改委等11部委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战略》。
这是我国发展的顶层设计规划。
提出建设中国标准智能网联汽车强国的战略目标,部署六大体系、二十项重点任务。
在此基础上,我国各部委也在加强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管理、技术研发、示范应用以及智能网联汽车与新能源、交通、智慧城市的融合发展。
现在智能网联汽车市场发展非常快,可能会超出我们原来制定技术路线图的计划。
现在基于L2的组合辅助驾驶发展很快,也为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奠定了很多基础。
良好的基础表明该技术已进入批量生产和产业化阶段。
在长期的推进过程中,我们已经围绕实际应用场景的需要以及结合行业研发共性技术的需要形成了发展共识。
以前我们说智能网联汽车是一个系统,后来发展成了车辆。
协同,如果进一步体现,就是车路云网图的系统技术体系。
从汽车端来看,相关企业正在积极加速关键技术和零部件研发的产业化,包括基于智能网联汽车的电子电气架构自主研发取得突破。
国产计算芯片也正在研发并量产。
开始取得重大进展,包括我们的系统软件、应用程序等等。
从道路端看,智能网联车路一体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加速。
通过各种类型的示范,包括我们所说的封闭场景、开放道路、试点区域、大型城市路段应用等,不断强化各类车路协同应用场景,推动未来交通基础设施信息化解决方案和验证应用。
作为路车云网络图,大家对于云也形成了共识。
它正在摆脱过去烟囱状、孤立的平台分层解耦,打通底层,在应用层展开竞争。
在亦庄、上海、长沙等城市处于领先地位。
应用,这可以为未来推动真正意义上的协同发展,保障数据安全、数据治理等积累很好的实践经验。
作为一种基于移动通信的手段,我国已率先推广蜂窝V2X通信技术,也正在快速发展。
技术标准、产品研发、整车集成、测试验证、大规模示范应用等都在积极推进。
不同的技术路径对地图的使用有不同的理解,但现在我们谈论的地图正在从导航地图转向未来的自动驾驶,特别是高精度、网联自动驾驶。
地图作为动态传感器也在不断进步,涉及到一系列工作,包括法律法规的推广等,在示范和应用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基础平台产业化相关工作如何开展?尽管我国在智能网联汽车各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仍需要更加系统有效的方法来保存和持续发展。
因此,孔院士就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凝聚行业共识后,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将如何开展基础平台产业化相关工作进行了阐述。
李克强院士认为,车、路、云一体化的智能汽车是具有本土特色的中国方案,在中国得到推广。
我们进一步阐述智能网联汽车的中国解决方案,可以用一、二、三来表达:车、路、云一体化。
架构,具有分层解耦和跨云共享两大技术特征,满足交通基础设施标准、网络运营标准和基于新架构的产品标准三大标准。
在这种情况下,目前智能网联汽车的本土化解决方案就是在这样的体系下推广的。
在这样的架构下要实现产业化,我们认为需要对复杂的系统进行整体的系统设计,基于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整体架构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基于智能网联融合连接,在这样一个大架构下,一些基础共性平台的产业化,将实现整个产业的四梁八柱建设,推动产业生态的建设。
在这样的架构下,未来智能网联汽车除了传统的零部件外,还会出现新的零部件,即与汽车直接相关的计算技术平台、车端技术平台、云控制、以及高精度动态地图和信息安全等等。
5大技术平台具有典型特征。
希望基础层和应用层解耦。
基础层需要跨云应用、开放共享,然后应用层独立发展、竞争。
这是这样一个趋势。
可以看到,我们在实际应用中分为5大技术平台。
每个技术平台都要有联动关系,所以我们纵向分布,包括座舱、自动驾驶、云应用,也就是从硬件层到基础层。
,再到应用层,基础平台层会形成新的产业链结构,我们称之为1.5级供应商。
未来,终端、计算、云、高精度动态、信息安全、全行业应用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连接起来,数据可以交互,支撑整个行业的发展。
我们说,在这么大的系统中,即使布局分层、解耦,也必须有跨职能的协作。
这就是这样的一个特点。
我们根据这个特点进行分类,凝聚行业共识,推动产业化。
信息物理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相当于传统汽车的设计。
未来,智能网联复杂系统下也需要整体布局、整体设计。
第一步是建立参考架构,然后推导出模型和系统框架。
最后就是基于这样的定义和推广,为行业推出研发设计范式和研发设计工具链。
通过这样一个系统架构建模和设计,未来就会构建这样一个生态建设,所以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联合了行业内很多公司,定义了这样一个架构和模型,所以我们车路云每个网络都完成了相关描述以及相关工作的开发指南和设计支持。
推动五大信息化建设还不仅如此。
在这样一个大的架构下,李克强院士表示,目前正在推进的主要有五大信息化组件。
首先,计算基础平台相当于芯片的底层支撑部件,一级供应商和整车厂之间的竞争来构建这样一个平台。
它由分布式异构硬件+底层操作系统+工程软件组成,最终形成各种应用软件。
,就是按照这样的思路构建的,将协作与竞争有机地梳理起来。
按照这个架构,已经形成了行业共识,产业化已经开始推进,包括架构、功能软件、中间件、虚拟化模块、芯片和硬件的整体设计。
正是在这种结构下,整合产业力量,推动工业化。
目前已形成行业共识,产业化正在快速推进。
刚才提到,我们在国家重大项目的支持下凝聚了行业共识,并在典型车企中率先开展了这样的产业化推进,包括图中的几家企业。
不同的硬件支撑汽车产业的发展是最关键、最重要的。
有竞争力的应用软件,以及这种架构的产业化进程需要标准来形成行业共识。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也在积极推动团体标准和国家标准。
我们的云控基础平台还在传统的数据采集和平台应用层面构建了中间支撑平台。
它可以收集各种数据进行标准化支持,进而支持行业应用。
有了这样的基本分类,我们就可以真正形成三层四层的云控制系统架构,包括终端、边缘云、区域云、中心云以及基础层、平台层和应用层。
按照这个分类,可以让我们整个生态系统有效梳理协作和竞争,真正实现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节能、环保、舒适、数据管理和服务的一体化。
在此基础上,我们已经在交通管理的数字孪生、汽车驾驶的安全节能等各个场景进行了示范,并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我们还正在会同有关单位在亦庄、上海、长沙等地开展这样的示范应用。
高精度动态地图基础平台主要用于地图数据采集。
我们与各个地图供应商和 OEM 进行重要的动态数据收集。
众所周知,地图提供商很难以有机、动态、实时的方式从各个主机厂收集数据。
通过这样的平台,我们不仅可以众包基础地图,更重要的是动态数据的聚合可以真正实现对地图动态传感器作用的有力支撑。
现在正在建造这样的结构。
我们可以对地图动态数据的匹配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包括未来对中国地图数据的一些基础数据的监管。
我们在高精度的动态信息聚合服务以及支持未来数据合规能力建设等方面已经做了很好的推进工作,为管理部门服务。
智能车载终端也是未来多模通信、多模定位、智能网关融合的基础平台。
大家都知道我们现在各个行业、各个标准都存在很多问题,所以我们把基础数据收集起来,然后提供应用服务来支撑各个企业的应用,突破一些相关的关键技术,包括硬件设计、中间部件和技术服务。
等等,在此基础上可以建立一个完整的产业生态。
新产业链的诞生,可以更好地构建芯片等基础平台和应用平台之间的生态系统,起到良好的桥梁作用。
最后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安全性。
未来信息物理系统将以信息为特征,包括端管式和云端传输。
每个环节的信息都要得到保证。
因此,未来还需要建立一个支撑平台来收集各类数据,然后在数据上进行标准化和应用支撑来构建这样一个平台。
我们现在已经完成了平台架构,开发了基础平台,包括数据库层、核心组件层和应用支撑层,真正为我们的信息安全相关能力提供了有效支撑。
现在通过示范区的建设以及与相关汽车企业的合作,很多应用领域正在快速推进,包括车载终端、未来道路终端、云终端。
关于如何推动五个基础平台产业化、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我国虽然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但应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真正实现智能化与网络化融合,实现可持续发展。
。
李克强院士认为,现在要深化产业合作,打造多领域、多主体参与的网络化生态系统,因为我们是跨界的,不仅仅是车辆和交通基础设施,我们是跨界的产业,是跨界的产业。
跨界技术。
形成的不是垂直的产业链,而是网络化的产业链,所以必须有机分工、协调发展。
当然,还有很多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可供未来布局。
这些需要由应用程序驱动并通过协作开发。
刚才提到的五个主要技术平台都需要产业化。
作为一个复杂的网络物理系统,基础设施技术和安全。
刚才李军院士也谈到了安全问题。
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所以我们这里有必要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和标准来协调推动这样的产业发展。
5大技术平台如何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我们的最终目标是体现数据治理与行业技术服务协同融合的社会属性。
我们应该这样推动我们讲的五个基础平台的发展。
推动服务全行业和国家监管系统的信息安全基础平台建设。
依托高精度动态地图基础平台,探索地理信息安全防护和高精度动态地图合规并推动产业发展。
作为应用,我们也必须加速云技术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实现保障安全、促进产业发展的大趋势。
在这个大范围内,我们可以加快与车辆直接相关的智能终端技术平台和计算机的产业化,提高车辆行驶安全,支撑车路云一体化的高质量融合。
可持续发展。
写在最后:听李克强院士的讲解,由于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已经超出了之前制定的路线图,所以我们需要在基础平台产业化方面进行布局规划,推进五大基础。
平台的产业化将使我国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相关文章
05-27
05-27
05-18
05-27
05-23
05-16
05-27
05-27
05-27
05-27
最新文章
工信部将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两个机会不容错过
续航300公里的比亚迪秦EV电动版或将于3月上市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前11个月自主品牌出口下降9.3%
蜂巢能源常州工厂一期工程已投产,探路者车规级AI动力电池工厂
奥迪首款量产纯电动SUV e-tron正式亮相,续航400公里,明年进入中国
2024年,特斯拉电动汽车全球分离器使用量将达到3.4亿平方米
极氪汽车重启美股IPO,目标估值51.3亿美元
江淮iEV6S消息曝光 将于今年4月25日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