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启元A07迎战比亚迪密封人气高,凭借实力大放异彩
05-16
历年新能源汽车都有先低后高的趋势。
2015年最后几个月出现环比大幅上涨,12月份又出现环比大幅上涨。
约10,000台。
因此,前两个月销量下降应该属于正常范围。
年初,中汽协预测,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量可能接近70万辆。
如今半年过去了,新能源汽车销量仅为预测的24.29%。
不过,中汽协副秘书长姚杰表示,根据当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规划,中汽协对新能源汽车销量的预期并未改变,认为月度产量和下半年销量将进一步增长。
北汽夺冠,吉利环比增长79%。
年初,一些乘用车企业公布的全年新能源汽车推广目标高达42万辆。
目前完成率仅为20%。
江淮汽车完成率最高也仅为42%。
按照去年下半年快速发展的格局来看,下半年新能源乘用车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但由于电池供应和产能限制,42万辆的目标能否实现仍是未知数。
今年1-6月,北汽新能源累计销量达到2辆,同比增长3%,市场份额达25%,位居全国纯电动汽车销量第一。
其中,欧盟车型销量从5月到6月跃升,环比增长%,使得北汽6月新能源市场销量达辆,环比5月增长62.3%。
其次,北汽新近推出的紧凑型SUV车型EX的月销量也呈现出良好的势头。
销量的增长与北汽新能源产能的释放不无关系。
以前苦苦买车的车主终于可以买到现在的车了。
继北汽新能源之后,吉利也虎视眈眈。
尤其是6月表现突出,销量高达10万辆,较5月增长79%,坐稳6月纯电动销量第一名。
吉利的表现最突出的是安静的康迪熊猫和知豆。
经过前三个月的休息,康迪熊猫在4月和5月呈现恢复性增长,6月出现了高达1万台;同款吉利知豆车型(目前吉利已出售其所持知豆股份,但乘联会仍沿用吉利知豆的统计数据。
)继5月销量回归整车后,6月整车销量继续攀升,实现翻倍增长。
这两款车都是微型电动车,价格低廉,市场广阔。
不过,知豆目前已经与吉利分家。
吉利还表示,未来的“蓝色吉利行动”计划将以吉利品牌为主,其他合资企业可能还有其他计划。
因此,当吉利品牌新能源汽车接手后,销量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波动。
比亚迪纯电动乘用车主要包括e6\e5\秦EV\腾势等。
其中,e6、e5、腾势销量整体平稳增长,6月销量较5月有所下降。
秦EV 6月销量大幅增长。
比亚迪是电动汽车领域的专家。
三款车型均是重量级车型,下半年销量有望进一步上涨。
江淮汽车完成销量超%增长,奇瑞整体保持上升势头。
然而,他们6月份的销售额略低于5月份。
值得一提的是,众泰6月环比净增突破1000辆,环比增长%。
此外,上汽大通G10的销量也从5月份的7辆增长至22辆,反映了MPV的新需求。
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方面,比亚迪和上汽占据90%的市场份额。
自4月份销量突破以来,上汽荣威e的销量在5、6月份继续小幅增长。
6月销量达到10万辆,较5月增长5%。
不过,新车e正处于营销初期,销量仅为73辆。
比亚迪秦虽然同比下滑43%,但依然销量近万辆,而唐(去年6月上市,销量1.9万辆)甚至同比增长1%,完成了上半年的销量增长。
当年累计销量1.9万辆。
与此同时,比亚迪在插电式乘用车领域的份额开始被上汽瓜分,市场份额下滑至68%。
产品多元化、结构高端化。
从上半年累计销量数据来看,今年1-6月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达到12万辆,同比增长%。
其中,纯电动乘用车销量达到4辆,同比增长91%,占比66.87%;插电式乘用车销量达到8辆,同比增长91%,占比33.13%。
纯电动乘用车销量增速快于插电式乘用车,说明纯电动乘用车仍占据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主力军。
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同时,补贴下调门槛也逐渐逼近。
新能源汽车企业也正在从政策驱动向产品驱动转变。
目前,一些车企正在聚焦新能源SUV细分市场,希望早日完成这一市场的布局,抢占市场份额。
2016年一季度,纯电动乘用车基本以轿车产品为主。
从第二季度开始,江淮IEV6S SUV的销量开始增加。
6月,北汽新能源紧凑型SUV EX也实现销量,形成纯电动市场。
SUV的探索。
2016年,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比纯电动汽车更加多元化。
去年8月,比亚迪唐加入混合动力车型,SUV混合动力化成为趋势。
唐的表现在2016年第一季度表现强劲,但进入第二季度,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由于深圳区域因素开始重新占据地位。
从车型级别来看,2017年A00级汽车占纯电动汽车的63%,A0级汽车已成为纯电动乘用车的绝对中流砥柱。
但2016年1月至6月A级电动车爆发式增长,纯电动份额达到34%。
这就是长安、吉利电动、比亚迪等产品转型的原因。
这也是前两三个月A0级电动车增长的原因。
临时调整的影响。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以A级车为主,比亚迪秦、荣威是绝对的中流砥柱。
以宝马5系为代表的合资品牌高端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也表现不俗。
年初,受准入、补贴等政策因素影响,新能源汽车销量环比下降,但随后出现爆发式增长。
随着新能源乘用车的进一步推广,车辆品质不断提升以及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程度进一步提高,下半年新能源汽车消费需求仍有较大空间。
随着补贴下调门槛的临近,各车企开始探索从政策驱动向产品驱动的转变,未来有望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产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相关文章
05-18
05-18
05-18
05-27
05-16
05-27
05-18
最新文章
工信部将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两个机会不容错过
续航300公里的比亚迪秦EV电动版或将于3月上市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前11个月自主品牌出口下降9.3%
蜂巢能源常州工厂一期工程已投产,探路者车规级AI动力电池工厂
奥迪首款量产纯电动SUV e-tron正式亮相,续航400公里,明年进入中国
2024年,特斯拉电动汽车全球分离器使用量将达到3.4亿平方米
极氪汽车重启美股IPO,目标估值51.3亿美元
江淮iEV6S消息曝光 将于今年4月25日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