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智战略 华人运通将全球上市高合HiPhi X
05-17
【报道】8月22日,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智能汽车与智慧城市协同发展联盟主办的第三届全球智能汽车前沿峰会(GIV)在今年广州。
主题为“加速汽车智能化,打造行业新引擎”。
世界经济论坛“塑造交通的未来”平台全球负责人Christoph Wolff通过视频连线分享“未来世界需要什么样的出行系统”?沃尔夫表示,我们当今生活的世界因新冠病毒危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场全球危机促使人们认识到,世界正在经历巨大的变革和转型过程,传统的多边体系正在受到严峻的挑战。
世界经济论坛始终致力于汇聚工业界的领袖和精英,以实现改善世界状况的目标,因为我们坚信,只有通过不同价值链上各行业的充分合作,才能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对整个社会产生积极影响。
世界经济论坛的“塑造移动出行的未来”平台涵盖四个领域,其中之一就是汽车和自动驾驶。
目标是创造一个清洁、安全和包容的未来,解决新兴的商业和监管问题,实现实现清洁、安全和包容的未来的目标。
为向清洁、安全和包容性交通的过渡提供指导。
汽车行业所依赖的有效运营框架正在向“无人化、网联化、电动化、共享化”转型,而这些都应该放在一个系统的背景下考虑。
所以我们总是问自己:世界需要什么样的出行系统?我们的答案来自三个方面,我们设定了三个对未来出行非常重要的目标:第一个目标是创造一个安全可靠的未来,没有因旅行而造成的死亡、车祸和事故。
这主要取决于我们能否建立一个有弹性的交通系统?显然,我们在自动驾驶汽车方面的工作可以在创造安全可靠的未来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第二个目标是关于清洁和可持续的交通。
这意味着减少温室气体和其他形式的废物和损害,以尽量减少移动系统对环境的影响。
显然,新能源汽车和氢能汽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障。
第三个目标是创建包容、高效的流动系统,这主要涉及流动在增强社会凝聚力方面的作用。
我们相信,包容、高效的出行系统能够在弱势群体融入城市主流群体、连接边远地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能够服务于老年人、妇女、残疾人等各类弱势群体的不同需求。
Christoph沃尔夫认为,新冠病毒危机给严峻带来了特殊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为此,他提出了新的倡议。
“最后一公里”举措旨在服务因新冠疫情影响而无法外出的人们。
这种共享模式可以根据疫情变化进行调整。
此外,更严格的卫生要求、社交距离等因素也极大影响了“最后一公里”顾客的需求模式。
与此同时,由于人们无法外出购物,我们还研究了非接触式送货的需求。
“最后一公里”蕴藏着涉及客户和物流的新机遇,这对每个参与者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
鉴于中国比世界其他国家更早面临COVID-19疫情并更早从危机中恢复,中国在战胜疫情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这让大家受益匪浅,我们整理分享了很多可以从中国向世界推广的实践经验。
我们特别期待无人驾驶汽车的推出,所以我们一直在关注各种相关的应用和挑战。
自动驾驶可以应用于某些物流场景,比如将人工配送服务转变为无人配送、各种自动化配送、自动化物流等。
同时,还有针对人和乘客的应用场景,包括针对较大乘客群体的自动驾驶出租车和自动驾驶公交车。
所有这些都需要与整个系统结合起来进行规划,并且必须考虑各种挑战和影响。
技术和成本都是需要纳入政策框架的考虑因素。
因为政策框架可以将此类技术置于统一的背景下,并且为了投入使用,需要制定足够的安全考虑和相关标准来进行治理。
为了确保上述新技术的成功,有必要建立相关公众意识并接受此类技术的实际应用,使其成为全球体系中的安全模式和合法出行模式。
因此,不仅需要从汽车产业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还需要从城市的出行交通系统的角度来考虑。
克里斯托夫·沃尔夫最后介绍了世界经济论坛提出并负责的两项全球倡议:第一个倡议是“全球创新出行联盟”(GNMC),它是由多个全球机构组成的重要联盟。
其成员包括中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汽车百人、中国能源基金会、宝马、Uber等。
合作伙伴联盟包括C40城市气候领导力联盟、OECD国际交通论坛等。
“全球创新出行联盟”非常关注创新的城市出行解决方案及其影响。
2016 年,我们与合作伙伴麦肯锡一起模拟了共享电动和自动驾驶出行 (SEAM) 对城市的影响,以开发《数字化零排放区域手册》 并启动城市试点计划。
第二个倡议是安全驾驶倡议,旨在为自动驾驶汽车制定数据政策框架,并帮助政策制定者制定自动驾驶技术部署??指南。
影响包括提高自动驾驶汽车/移动即服务 (MaaS) 运营的安全性,以及促进不同利益相关者和地区之间对安全的共识。
该倡议由世界经济论坛、麦肯锡和 Deepen.AI 牵头,并得到 Cruise、大众汽车、迪拜道路和交通管理局 (RTA)、NVIDIA、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dSPACE 和华威大学等参与者的支持。
世界经济论坛是一个致力于促进平台与企业合作的国际组织。
两者之间的密切合作是推动影响的关键,对于智能汽车部署计划也是如此。
因为它需要与基础设施相连接,而基础设施大多属于公共领域,只有紧密合作才能构建全面的智慧出行格局。
这是实现清洁、安全和包容性交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相关文章
05-17
05-27
05-27
05-27
05-17
05-16
05-27
05-18
05-27
05-27
最新文章
工信部将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两个机会不容错过
续航300公里的比亚迪秦EV电动版或将于3月上市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前11个月自主品牌出口下降9.3%
蜂巢能源常州工厂一期工程已投产,探路者车规级AI动力电池工厂
奥迪首款量产纯电动SUV e-tron正式亮相,续航400公里,明年进入中国
2024年,特斯拉电动汽车全球分离器使用量将达到3.4亿平方米
极氪汽车重启美股IPO,目标估值51.3亿美元
江淮iEV6S消息曝光 将于今年4月25日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