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推出7座纯电动SUV填补市场空白
05-27
中国传统能源汽车在国际汽车品牌中的份额不断下降,认可度较低。
如今,产能过剩带来了新的危机。
因此,技术起点较高的中国新能源汽车,抱有太多“弯道超车”的希望。
然而就在近日,位于上海联通松江营业厅的首个特斯拉充电桩竣工。
这是继成都之后中国联通与美国特斯拉汽车公司在充电设施建设方面的第二次合作。
这意味着,尽管经历了诸多波折,特斯拉进入中国已经走了很长一段路。
这让很多希望通过新能源汽车崛起的中国汽车人羡慕不已。
因为此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人曾隔空喊出“比亚迪分分钟造出特斯拉”,中美之间的电动汽车竞争已经拉开序幕。
比亚迪和特斯拉就像高手在下棋。
例如,特斯拉主打高端豪华定位,而比亚迪则主打中低端大众车和电动公交车;特斯拉喜欢纯电动超级跑车,而比亚迪则专注于电动混合动力双驱双模越野中高端轿车。
整体布局四通八达;特斯拉宣称要开发中档低价电动汽车,比亚迪将混合动力秦高调推向市场;特斯拉在中国23个城市建设超级充电站,比亚迪将在今年年底推出混合动力SUV;特斯拉放出新车The Model传闻 不知道是特斯拉无意中在中国遇到了对手,还是因为特斯拉的刺激,比亚迪的“小宇宙”爆炸了。
特斯拉入华以来,比亚迪新车上市密集,节奏明显加快。
事实上,特斯拉如果想在中国长期发展,就绕不开比亚迪。
因为如果在中国建立合资企业,特斯拉可以在不投入太多资源的情况下提高产能、降低成本。
但这个理想的合作伙伴不是别人,正是比亚迪。
否则,与比亚迪以外的企业合作,势必让特斯拉付出巨额资金。
然而洛花无情,比亚迪对此似乎无动于衷。
当特斯拉向全球所有公司开放专利时,比亚迪充耳不闻;当特斯拉声称在一定条件下将在中国寻找合作伙伴建立合资工厂时,比亚迪却保持沉默,今年1月至9月专注于开发自己的产品并销售。
除勤多外,仅上海地区订单销量就超过台湾,位居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
事实上,比亚迪并不是不愿意与别人合作。
前几年,他们曾与戴姆勒合资成立腾势电动汽车品牌,比亚迪提供新能源技术,戴姆勒提供车辆设计和制造技术。
这是中国汽车史上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由中国提供技术的合资企业。
随着腾势电动汽车在中国的上市,双方合作取得了初步成功。
特斯拉长足进步,比亚迪蒸蒸日上。
然而,就在双方的博弈打得难解难分的时候,一个情况爆发了,双方势均力敌:10月22日,戴姆勒出售了其持有的特斯拉4%的股份。
该消息导致特斯拉股价当天下跌3%。
在笔者看来,戴姆勒的抛售有一部分原因是比亚迪。
比亚迪掌握了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技术,其研发的磷酸铁锂电池在能量密度、安全性、使用寿命等方面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对于戴姆勒来说,有这样的合作伙伴就足够了。
为此,戴姆勒的偏袒态度非常明确。
比亚迪目前进展顺利。
在热爱新能源车型研发的同时,今年又推出了G5轿车和2.0L涡轮增压动力的7座SUV车型S7,呼应新能源发展、共担风险。
特斯拉最近麻烦不断:特斯拉的新车模型总部叫停。
有分析认为,一般消费者需要预订一辆车,需要5-6个月才能拿到。
然而,特斯拉在天猫上竟然一次性下架了18辆汽车。
是否有消化库存之嫌?甚至有人据此断定特斯拉已经供过于求。
综上所述。
此外,特斯拉系统被破解的传闻以及南京、杭州发生的特斯拉事故等不断蒙上阴影。
特斯拉最新公布的第三季度财务报告使情况继续恶化。
公司期内汽车净亏损为1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净亏损1万美元继续扩大。
特斯拉汽车第三季度Model S电动汽车出货量仅为0.1辆,这也未能达到该公司此前对该车的预期。
以特斯拉目前的情况,与比亚迪合作很难,征服比亚迪就更难了。
因此,即使生产出低价电动汽车,也很难维持销量。
因此,特斯拉未来的风险不容低估。
如果他不能尽快建立合作体系,弥补技术缺陷,改变产品单一,他将很难在中国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但尽管如此,特斯拉与比亚迪的博弈结果仍难以定论。
因为特斯拉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好的电动汽车:它进入中国时的价格比预期低了20万,但却拥有万元车的驾驶体验。
正因为如此,特斯拉在中国所到之处都受到无数人的敬佩。
此外,特斯拉的技术整合能力和合作精神也是国内新能源企业需要认真学习和弥补的短板。
为此,我国应吸取传统汽车企业分散生产和研发力度的教训,在新能源研发和生产方面进行松散或紧密的联盟,如资源共享、通用零部件、统一充电等。
和改造港口。
例如,在国内企业中,无论拥有谁的新能源汽车,都可以使用共用的充电端口,共享充电资源,这不仅为不同企业产品的消费者提供了便捷的服务,而且节省了资源,降低了成本。
国内其他企业如上汽荣威混合动力、荣威混合动力、荣威E50、北汽EEV、众泰知豆E20等多年研发成果,要集中整合,优胜劣汰,通过充分的联盟合作,要做大做强,对外统一。
。
同样,国内商业联盟不应排除与特斯拉的合作。
在国家提倡所有国产品牌实行统一国家标准的今天,特斯拉的技术和优势,特别是技术专利,应该充分吸收,为我所用。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将有上汽、北汽新能源、吉利、奇瑞、众泰等众多新能源汽车企业联手与比亚迪竞争,这将形成市场壁垒。
像特斯拉这样产品单一但善于合作的新能源企业还不足以成为中国新能源企业的威胁。
随着国内新能源企业实力的增强,国内企业不但不会被特斯拉制服,反而在中国,特斯拉将面临被制服的命运。
因为特斯拉要想在中国顺利、长久地发展,合资合作是唯一的捷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相关文章
05-27
05-27
05-27
05-27
05-18
05-17
05-27
05-27
05-18
05-27
05-16
最新文章
工信部将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两个机会不容错过
续航300公里的比亚迪秦EV电动版或将于3月上市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前11个月自主品牌出口下降9.3%
蜂巢能源常州工厂一期工程已投产,探路者车规级AI动力电池工厂
奥迪首款量产纯电动SUV e-tron正式亮相,续航400公里,明年进入中国
2024年,特斯拉电动汽车全球分离器使用量将达到3.4亿平方米
极氪汽车重启美股IPO,目标估值51.3亿美元
江淮iEV6S消息曝光 将于今年4月25日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