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钢炮来了,AMG CLA 35猎装版官方图片发布
05-16
【报道】2019年8月1日,中国(亦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周暨第九届国际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年会(CICV)在北京召开。
本次会议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李军详细阐述了我国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现状。
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研发正在全球运行。
当前,智能网联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方向。
各国正在加快布局,力争在未来竞争中抢占先机。
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长足进展。
李军院士认为,我国在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研究和产业化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
尤为可喜的是,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研发处于全球舞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从传统产业链来看,我国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智能网联汽车。
汽车技术链。
其次,随着汽车与电子、软件、通信、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行业的跨界融合和协同创新,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已逐步形成覆盖车、路、云、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的格局。
软件和硬件相结合的三维网格生态系统。
最后,自动驾驶系统集成、自主研发激光雷达、控制决策、算法、AI芯片、智能座舱、C-V2X、北斗定位等关键技术均取得突破,形成全球并行趋势,并且部分产品已经实现预装量产业应用,将有力支撑我国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
为国内智能网联汽车未来发展提供建议。
目前我国在体制机制、市场牵引、网联赋能等方面具有优势,抓住智能网联汽车的机遇,可以说智能网联汽车未来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共存。
对此,李军院士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1、加快将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成为先进的自动驾驶汽车产品,追赶国际领先水平。
2019年,本田-奔驰L3级自动驾驶汽车顺利通过日本和德国政府的产品认证。
这件事的意义已经超出了简单的自动驾驶汽车产品测试认证的范围,意味着人类社会已经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自动驾驶。
汽车产品认证和政府监管的探索是自动驾驶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目前,我国L3、L4级自动驾驶汽车仍处于多场景示范状态。
因此,有必要加快L3级自动驾驶汽车产品综合场景测试和认证标准研究,推动政府监管下L3级自动驾驶汽车产品准入管理制度的实施。
成为加快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成为先进自动驾驶汽车产品、追赶国际领先水平的重大举措。
通过实施准入管理措施,可以为整车及相关零部件企业的产品设计和开发提供监管支持,为汽车行业解决智能网联汽车市场准入这一重大问题提供可行路径。
二是加强场景赋能,实现我国智能网联汽车4S一体化发展特色。
在智能化、网联化的赋能下,汽车、交通、城市呈现深度融合的趋势。
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汽车、智慧能源的深度融合与融合,成为未来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创新的重要战略。
方向。
下一步,协调推动4S融合发展,从城市智能移动终端的高度赋能智能网联汽车,将其作为未来交通网、信息网、能源网融合的核心,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
交通与城市一体化。
智能化转型,利用场景赋能技术,突破智能网联汽车复杂场景感知的技术瓶颈,解决长尾效应,建立集智能网联汽车、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交通于一体的中国特色智能网联出行。
活力。
系统。
三是高度重视智能网联汽车的功能安全、预期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将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打造成为全球最安全的汽车。
自动驾驶功能的应用带来了功能安全、预期功能安全、信息功能安全等新问题,制约了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实施。
面对新的安全挑战,功能安全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标准和规范,信息安全也正在被政府法律部门加紧。
然而,由于系统功能安全性不足而导致的预期功能安全问题是商业化和研究的主要问题。
突破智能网联汽车关键安全技术需要政府主导下的政产学研、用户通力合作。
基于中国汽车驾驶环境的特殊性,建立中国智能网联汽车预期功能安全场景库,形成预期。
只有通过功能安全测试验证中国标准,落实监管保障体系,才能将中国的智能网联汽车打造成全球最安全的智能汽车。
四是顺应行业发展趋势,着力打造完整、协调、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保障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安全。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是汽车产业的又一重大变革,对我国汽车产业的高新技术和产品供给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因此,我国汽车产业必须系统地建立智能网联汽车技术链和产业链。
安全保障体系,针对高精度传感器、车载机电、数字化、道路设施等产业链薄弱环节实施强稳链工程,加强基础软件、测试工具链、模拟场景库,为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形成覆盖车辆、基础设施、交通环境等分类分级服务的基础数据平台,保障车辆信息、用户信息、地理信息等数据的安全可控。
写在最后,通过李军院士的讲解,从当前来看,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是推动国内汽车产业由大到强转型升级的历史性机遇。
虽然我国目前在这方面的技术实力与世界存在差距。
因此,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我们要继续依托国内体制机制、市场牵引、网络赋能等方面的优势,力争在全球拥有绝对优势。
我们拭目以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相关文章
05-16
05-27
05-16
05-27
05-18
05-18
最新文章
工信部将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两个机会不容错过
续航300公里的比亚迪秦EV电动版或将于3月上市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前11个月自主品牌出口下降9.3%
蜂巢能源常州工厂一期工程已投产,探路者车规级AI动力电池工厂
奥迪首款量产纯电动SUV e-tron正式亮相,续航400公里,明年进入中国
2024年,特斯拉电动汽车全球分离器使用量将达到3.4亿平方米
极氪汽车重启美股IPO,目标估值51.3亿美元
江淮iEV6S消息曝光 将于今年4月25日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