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省油又开起来还不错,推荐3款日系家用SUV
05-17
不知不觉,这一年已经结束了。
今年的车市有怎样的市场表现、政策导向、企业内部因素和社会现象?小编将从这几个方面梳理今年十九大汽车产业关键词。
市场表现:2019年汽车销量增长进入新常态。
岁末将至,微增长一词成为今年中国车市的定语。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1-11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900辆和6600辆,同比分别增长1.8%和3.3%。
其中,乘用车产销分别为5200辆和1300辆,同比分别增长4.2%和5.9%,增速比1-10孔高2个百分点。
1-11月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3%,与中汽协上半年预测的3%基本一致。
虽然12月销量尚未纳入统计,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表示,由于去年12月各车企势头强劲、基数较大,今年——同比增速会比较低,全年增速应该和前11个月整体增速差不多,在3%左右。
同时,对于明年的车市,董扬表示,中汽协的官方预测数据尚未公布,但他个人认为会在5%到7%的范围内,并且有不会出现两位数的快速增长。
这意味着中国汽车市场个位数增长将成为常态。
对于经历了高速发展的中国汽车市场来说,这或许是一次沉淀的机会。
SUV依然热销。
细分市场正在扩大。
受购置税新政策等原因影响,乘用车市场整体呈现两位数增长。
在这种大好形势下,销量同比增长超过60%的SUV再次承担起整个乘用车市场的角色。
市场增长的主力军。
数据显示,今年10月,SUV市场销量达到4000辆,同比增长63.2%;今年1-10月累计销量达到40万辆,同比增长50.4%。
相比轿车销量的下滑(0.4%)和MPV市场不足10%的增长,SUV市场的销售表现却十分抢眼。
业内人士分析,SUV在中国市场的火爆源于年轻人对SUV的偏爱,这与国家多元化的用车环境和汽车消费升级密切相关。
首先,SUV更符合内地城乡道路相结合的驾驶环境。
其次,那些十多年前第一次买车的人也加入了换车的行列。
“品味转变”、追求更广阔的空间,成为他们选择SUV非常重要的理由。
越来越多的车企在SUV领域的选择更加多元化。
销量前十的企业中,自主车型占据七席,且增速较大。
自主品牌在SUV市场的主导地位显而易见。
哈弗H6、传祺GS4等SUV车型从外观到动力不断创新突破。
价格战也是车企的重要竞争力,但受益的是消费者。
今年车市最流行的词就是“官方降价”。
厂家正式降价,意味着放弃经销商,直接与竞争对手开战。
官方降级的发起者来自某合资品牌。
与往年不用愁卖的时候相比,今年合资的日子尤其艰难。
相反,自主品牌却迎来了翻身的日子。
上海车展前夕,上海大众正式宣布为其全系车型提供零息信用折扣,同时全系车型均有降价。
从此,官方衰落的浪潮开始了。
长安福特、北京现代、一汽大众等汽车品牌紧随其后,纷纷通过各种官方方式降价。
上海通用汽车也不甘示弱,正式加入大军,40款车型正式大幅降价。
还有东风雪铁龙、广汽丰田……上汽乘用车打响了自主品牌正式降级的第一枪。
荣威、名爵全系汽车官方指导价下调近万元。
随后,长城、北汽绅宝、江淮等自主品牌也加入其中。
官方降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销商的库存压力,但多数经销商仍表示这些措施在市场终端远未见效,厂家无法从根本上缓解经销商的生存压力。
自主品牌汽车面临困境。
与SUV、MPV市场的火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汽车市场整体陷入困境,其中自主车企是最大的受害者。
目前,说自主品牌正在靠SUV车型单腿行走也不为过。
轿车市场份额持续流失已不再是新闻。
过去一年,除了长安多款轿车车型依然表现出色外,其他大部分自主车企在轿车市场遭遇全面崩溃。
缺乏核心竞争力仍是主要原因。
经过多年的积累,国产车企在车型设计、产品品质、内部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不断缩小与合资车企的差距。
部分车型甚至在产品品质、配置等方面超越同级。
而合资车却一直品牌溢价能力较弱,尤其是轿车领域。
面对合资品牌市场的不断下滑以及SUV、MPV车型的市场分流,自主车的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
这种情况今年还将持续。
不过,自主车的整体困境中或许也有一些小亮点。
经历品牌调整后逐渐走上正轨的长安汽车以及吉利、奇瑞等自主车企或许会带来一些市场惊喜。
汽车电商如火如荼 汽车电商已经蓬勃发展了好几年,但今年众多车企和各领域公司的参与,让这个词更加火爆。
国内各大汽车厂商纷纷推出适合自主品牌的电商平台。
其中,阿里巴巴、苏宁、京东等传统在线电商企业是国内各大汽车厂商争相合作的伙伴。
永达汽车与阿里巴巴汽车签署汽车互联网战略合作协议,打造汽车生活O2O线上线下平台。
东风日产养出了自己的汽车巴巴。
在汽车流通协会的领导下,国机庞汽车等近40家汽车集团投资。
建立汽车街O2O平台。
此前,上汽已打造汽车共享平台,京东、易车、腾讯也在今年年初宣布联手在汽车电商领域展开合作。
与此同时,广汽集团宣布将斥资14亿元打造汽车电商平台、汽车生活平台、车联网平台、创投投融资四大平台。
目前,电商平台鱼龙混杂,各方看法有负面的,也有乐观的。
但汽车电商化、互联网化、智能化将是最终趋势,未来汽车电商领域可能会诞生新的巨头。
日本正在复苏。
今年前5个月,乘用车整体销量呈现下降趋势,从1月份的8000辆下降到5月份的9300辆。
就连此前表现强劲的SUV也遭遇了同样的情况,销量从1月的48.77万辆下滑至5月的45.93万辆。
乘用车销量排名前十的车企中,不少都出现了销量同比下滑的情况,尤其是5月份。
北京现代销量同比下降超过10%,上海通用销量同比下降近10%。
这两个品牌经历了多年的衰落。
保持增长趋势。
不过,与整体下滑的趋势不同,日本品牌今年表现却出人意料,在华销量有所回升。
这也是至今没有日系品牌加入这场价格战的主要原因。
今年前5个月,除2月春节外,日系品牌销量从1月的24.92万辆增长至5月的29.01万辆,呈现小幅上升趋势,偏离了乘用车整体走势。
而且,其市场份额也从12%上升至18%。
5月,东风日产轩逸夺得单一车型销量冠军。
平行进口汽车 去年获得资格认定的平行进口汽车,目前正在全国自贸区和线上平台全面开展试点工作。
长期以来,由于地位尴尬、售后服务存在缺陷,平行进口车长期处于市场灰色地带,无法与标准进口车公开竞争;尤其是近年来,由于标准车数量不断增加以及进口车4S店加速扩张,受疫情影响,非标车市场份额逐渐萎缩。
平行进口车的“松绑”受到了业界的诸多期待。
一方面,平行进口汽车试点将为中国消费者买车带来更多选择和方式;另一方面,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随着平行进口车销量的增加,其与传统标准车的差异化竞争也必然随之而来,因此也将有效打击传统中型车虚高的价格。
但从目前的销售情况来看,平行进口车的竞争力并不十分乐观。
其中,在已经试点半年的上海自贸区,成绩却令人失望——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上海平行进口汽车订单数量成倍增长,交付量只有几十件。
比上海晚三个月实施试点的深圳,成绩略好于上海,截至6月共售出100套。
政策导向:对新能源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
在北京纯电动汽车“不摇号、不限行、免购置税、高额补贴”等政策背景下,北京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也在逐步扩大。
据了解,今年前9个月,北京共推广各领域新能源汽车2.32万辆。
据相关行业协会统计,1-10月,我国生产新能源汽车25辆,销售45辆,同比分别增长2.7倍和2.9倍。
其中,生产纯电动汽车99辆、销售10辆,同比分别增长3.3倍和3.9倍。
产量增长迅速,但销售增长快于产量增长。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6辆、销售5辆,同比分别增长1.9倍和1.8倍。
目前,已有13家企业的31辆新能源汽车在北京注册并销售,表明纯电动汽车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北京作为全国销量第一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或将成为各大车企必争之地。
在汽油车“摇摇欲坠”的形势下,备受关注的新能源汽车占比不断提升。
同时,各地政府对新能源汽车不限行、不限购的政策支持,以及强力的经济补贴,使得新能源汽车市场具有针对性。
不过,更加丰富的产品、加强基础设施充电桩和服务网点的建设,是未来新能源将会考虑的重要方面。
二胎政策或将提振MPV销量。
今年,实行了30多年的一胎政策正式结束,“多孩”时代再次来临。
现在很多家庭都生活着一对祖父母,这些老人在抚养孩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大城市,这些大家庭面临着拥有第二辆汽车的限制,这使得MPV比五座SUV具有更大的优势。
虽然SUV是目前我国乘用车增长的最大推动力,但面对“第二辆车”和“轮胎”的到来,大多数五口家庭都选择了MPV,这也成为了我国MPV市场的主要竞争点。
不远的将来。
业内专家表示,国人对大型车的需求依然旺盛,车企多年来一直在销售大型加长车;随着家庭世代的延长,三代人经常住在一起,这使得中国有望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汽车。
之后最大的MPV市场。
在汽车市场上,可以预见的是,大尺寸MPV将受到青睐。
随着“多功能MPV”概念的普及,MPV的大空间和舒适性广受好评。
如果政策确定放开,MPV市场将迎来快速增长。
看似笨重的MPV在中国越来越受欢迎,这表明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变得更加理性,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车辆,而不是为了凸显自己的社会地位。
购置税减半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9月2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会议认为,推动新能源和小排量汽车发展、逐步淘汰排放超标汽车,有利于缓解能源环境压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优化汽车产业结构和消费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会议决定:一是完善新能源汽车支持政策,支持动力电池、燃料电池汽车等研发,开展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试点。
机关、企事业单位要落实车辆更新中新能源汽车比例要求,加大对新增和更新公交车中新能源汽车比例的考核。
各地不得对新能源汽车实行限行、限购,已经实施的应当取消。
二是今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对购买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实行车辆购置税减半优惠政策。
新政一出,新能源市场就像打了“鸡血”,销量大幅上涨。
同时,受购置税减半影响,乘用车市场整体增速达到两位数。
近年来,国内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
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新登记汽车1万辆,净增1万辆。
两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
城市承载能力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
大多数大中城市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和道路交通压力,对于大多数地方政府来说,解决办法可以概括为两个字:“限购”。
2019年12月29日,从正式宣布限购到限购实施,仅用了20分钟。
深圳成为全国第八个实行汽车限购的城市。
与此前中汽协公布的可能实施限购的8个城市(天津、深圳、杭州、成都、石家庄、重庆、青岛、武汉)相比,短短一年时间,就有3个(天津、深圳、杭州)加入排在汽车限购行列,而基于其他五个城市道路交通拥堵情况不容乐观,他们对汽车限购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事实上,早在2020年,通用汽车中国区总裁苏锐波就曾表示,中国25个最拥堵的城市可能会在大约同一时间实行限购。
如果他的话属实,将会对整个汽车市场产生巨大的影响。
在这种环境下,已经实施限购的城市的消费需求受到抑制,而尚未实施限购的城市则在努力透支未来几年的消费能力。
基于这种烧林打猎的消费行为,汽车市场发展的可持续性将受到沉重打击。
车企用人事调整来“拯救”车企。
这一年被业内人士誉为“人事变动”年。
随着汽车市场增速放缓、市场竞争变得激烈,各车企也纷纷“招兵买马”、用人调整自身发展。
战略,以更好地提高竞争力。
尤其是对于正处于销量增长拐点的车企来说,高层领导的调整体现了公司在销量增加的压力下急于寻求人才的心态。
另一方面,也有一些职业经理人正在寻找更好的施展才华的平台。
事实上,今年年初,高级车企的人事调整进入密集期。
近年来,一汽丰田、长安汽车、东风日产、奥迪、比亚迪、捷豹路虎、保时捷等,涵盖近百个豪华、合资、自主品牌,都有高管进行了换血。
更何况,以上汽乘用车公司为例,已经经历了三波人事调整。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表示,没有米饭很难做好饭。
虽然一些合理、适当的高层人事变动可以为企业注入新的动力和血液,但支撑车企生存的产品、技术、服务和理念仍然是重中之重。
。
“整治行动”助力车企健康经营 去年以来,车企反腐成为汽车行业的热门话题。
去年7月以来,中央第十三巡视组专项督察组先后进驻一汽集团、东风集团,随后数十人被公开通报和处理。
其中有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原总经理助理、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原副总裁、党委委员任勇。
今年,“反腐”行动的范围有所扩大。
3月15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通报:“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徐建一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
”调查。
”徐建一也正式成为第一个因腐败问题“落败”的人。
某汽车公司的领导。
有人说,反腐后,企业“一把手”变动的目的纯粹是为了维稳,给企业内部员工吃定心丸,重新梳理企业的发展战略。
此外,还要发出加强企业内部整风运动的信号,最大限度消除高层官员之间的裙带关系,杜绝更多腐败的可能。
厂商关系 整车厂与经销商之间长期存在的矛盾在下半年爆发。
为了稳定销售渠道,暴露问题的车企最终给予经销商一定的财政补贴。
此外,此次厂商矛盾的激化,也将流通领域的变革摆上了桌面。
据了解,经过多次公开征求意见的《汽车销售管理办法》修订版将于今年年中正式发布。
事实上,汽车制造商和经销商的地位不平等在国内市场上早已存在。
近期经销商对汽车厂商频频“公开抵制”,与自身生存困境的加剧密切相关。
公开信息显示,国内盈利的汽车经销商比例五年间下降了近40%。
全年乘用车经销商库存超过行业库存警戒线的平均月数达到8个月,豪华车“价格倒挂”现象更为严重。
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紧跟经济大势的汽车市场也将进入相对低位平稳增长时期。
但从车企产能规划来看,2019年将是各大车企产能重点布局的一年。
可以预见,2020年汽车厂商与经销商之间的话语权之争将再次升级,而随着新规的出台,厂商关系的博弈势必成为2020年国内汽车行业的一大话题。
汽车行业并购 多年来,在“汽车强国梦”的刺激下,国内出现超大型汽车集团的呼声不断。
但单纯依靠自身发展,短期内增长有限,兼并重组被视为捷径。
在此背景下,汽车行业的并购一直是热门话题。
年初工信部等12部委联合发布的《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也明确表示,到今年前10名整车企业产业集中度将达到90% ,形成3-5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
但事实上,作为地方税收的主要来源,汽车行业的兼并重组举步维艰。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人才、管理、品牌等各方面的整合,其难度可想而知。
近年来,规模较大的重组案例屈指可数,例如东风收购福汽汽车有限公司,且由于多方利益纠纷复杂,重组后的实际结果并不十分理想。
原因在于,在目前的车企并购案例中,各级政府扮演的角色过重,总体上并不是市场化的并购。
但即便如此,国内车企的兼并重组依然是必然趋势,而未来需要做的就是给予企业足够的决策权和自主权,让其能够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配置资源进行整合。
结合自身实际和市场需要,特别是跨地区兼并重组,要杜绝各级政府强行“撮合”。
社会趋势现象 汽车智能化的进程势不可挡。
12月16日,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召开。
富士康科技集团创始人兼总裁郭台铭接受采访时表示,5G时代,很多驾驶任务可以被智能汽车取代,交通将变得更加安全。
所谓智能汽车,是指在普通汽车上增加先进的传感器(雷达、摄像头)、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通过车载传感系统和信息终端实现人、车、路之间的智能化。
信息交流。
近年来,随着通信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科技巨头纷纷将目光聚焦到汽车领域。
继上汽与阿里巴巴合并之后;北汽、乐视、东风长安汽车也与华为签约。
对于汽车消费者来说,买车不再只看动力和舒适性,也逐年越来越注重产品的科技含量。
不过,消费者对于全智能无人驾驶汽车仍心存疑虑。
谷歌开发了无人驾驶自动驾驶汽车,并陆续推出了在道路上测试安全指数的产品,引发了无数争议。
很多人都认为手机、iPad总能撞车,但汽车一旦在高速公路上“撞车”,其后果是任何人都无法接受的。
因此,目前智能汽车面临的最大制约是如何保证无人驾驶时汽车的安全性。
尽管存在质疑,智能汽车已经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
新年伊始,IT企业跨界造车成为热门话题。
1月20日,蛰伏一年的乐视超级汽车计划正式曝光。
一个月后,它的热度刚刚消退,更有冲击力的消息传出,苹果也将加入这股跨界造车热潮。
外媒报道称,苹果已经在开展代号为“泰坦”的项目,并雇佣了数百名员工来开发苹果品牌的电动汽车。
IT公司越来越多地制造跨境汽车。
历史上,生产冰箱的吉利和生产电池的比亚迪都在生产汽车。
生产电视的乐视网和生产手机的苹果公司又如何呢?汽车制造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汽车的质量、性能、经营管理都需要长期的积累。
其工艺和技术的复杂程度绝非电视和手机可比。
从这一点来看,IT企业跨界汽车制造是有难度的。
小的。
但另一方面,近年来,汽车行业出现了明显的变革信号。
车企之间的竞争正在从传统的汽车设计制造升级为以传统功能为基础、以智能化、车联网技术为核心的竞争。
对于以乐视、苹果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来说,软件技术是他们的强项。
真人秀综艺成为车企营销新战场。
自从英菲尼迪赞助《爸爸去哪儿》计划大受欢迎后,各大车企也开始尝试类似的赞助活动。
2007年,汽车品牌利用电视综艺作为营销模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热潮,而且花样百出。
从冠名、提供奖品到指定接待用车,近两年几乎每一档真人秀节目中都可以看到车企的身影。
看来,真人秀综艺节目已经成为车企营销新战场。
真人秀节目是目前最流行的电视节目形式之一。
明星们十分抢眼,为节目带来了热门话题。
再加上各大电视台的观众基础,普遍都有较高的收视率。
高收视率意味着高曝光度。
不管怎么算,我相信成功赞助热门真人秀就是胜利。
据业内人士透露,真人秀节目的观众大部分是80后、90后的年轻人。
因此,近两年,各大车企一直在营销真人秀节目,大多都推出了旗下最时尚、最运动、最热门的车型,让观众将选秀节目的热情转移到对汽车品牌的认可上。
。
当然,想要真正打动消费者,还是要靠品质和服务,但好的营销模式可以锦上添花。
汽车学会:纵观上半年社会热点,成都女司机殴打、驾驶他人车辆引发事故等引发舆论热议,“路怒症”成为热词经常出现。
连续六年汽车产销量位居世界第一的荣耀并不能掩盖我国汽车社会文明的短板。
应该说,汽车文明是一个综合的价值体系。
发展文明驾驶,不仅需要驾驶员提高文明素质,更需要严格、科学的法律保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相关文章
05-17
05-27
05-27
05-18
05-23
05-18
05-16
05-18
最新文章
工信部将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两个机会不容错过
续航300公里的比亚迪秦EV电动版或将于3月上市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前11个月自主品牌出口下降9.3%
蜂巢能源常州工厂一期工程已投产,探路者车规级AI动力电池工厂
奥迪首款量产纯电动SUV e-tron正式亮相,续航400公里,明年进入中国
2024年,特斯拉电动汽车全球分离器使用量将达到3.4亿平方米
极氪汽车重启美股IPO,目标估值51.3亿美元
江淮iEV6S消息曝光 将于今年4月25日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