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嘉定区携手新能源汽车租赁
05-27
数据显示,动力电池累计年产量约5000万瓦时,实际拆解回收总量不足1万吨,近84%以上报废电池仍在车企手中。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科技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
其中,备受关注的新能源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问题被列入重大试点示范项目。
意见指出,对于新能源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示范,重点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新能源汽车发展集聚地区,选择多个城市开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试点示范。
据了解,这是国家首次进行动力电池回收。
试点工作将像新能源汽车推广一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
目前,动力电池的回收主要依靠车企、电池厂商或第三方。
但现实情况是,由于相应的回收技术细节和相应的经济问题尚未解决,因此实施回收项目还为时过早。
电池回收可能成为“伪命题”。
关于动力电池回收相关问题的争论已成为时下的老生常谈。
新能源汽车正逐步进入回收利用阶段。
然而,与大量的实际需求相比,实际纳入回收项目的动力电池却被忽视了。
数据显示,动力电池年累计产量约5000万瓦。
当时实际拆解回收总量不足1万吨,近84%的报废电池仍掌握在车企手中。
一般情况下,行驶新能源汽车5年左右就需要更换电池。
出租车、公交车等高频车型的电池更换需求更为迫切。
此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曾预测,到今年,我国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累计报废量将达到12万至17万辆。
吨。
然而,面对如此巨大的回收市场,我国动力电池回收项目却处于亏损状态。
《指导意见》表明动力电池回收需要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手段建立追溯管理体系来支撑。
建立通用、经济的回收模式,开展梯级利用和再利用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和示范应用。
但事实上,动力电池回收需要非常高的技术要求。
相关利用标准尚未统一,大多数动力电池生产企业的动力电池回收、拆解、再利用资质很少。
总体而言,技术短板是目前不可忽视的问题。
如果技术不达标,将直接导致动力电池回收相关问题成为彻底的“伪命题”。
退役电池目前无利可图。
去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下发《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技术政策》,首次明确了责任主体。
大致可以理解为:谁生产谁负责,谁污染谁负责。
这意味着电力生产企业和汽车制造商对动力电池的回收负有不可磨灭的责任。
然而,目前动力电池回收项目是个烫手山芋,双方都害怕落后。
想要实现动力电池的循环利用,就必须算一笔清晰的经济账。
要知道,一般动力电池回收后,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检验程序,确定产品的残值率,以确定是否需要回收或再利用。
对于动力电池企业来说,他们认为,既然动力电池已经卖给车企,那么回收成本就应该由车企承担。
但车企认为,电池已经消耗殆尽,即使回收,双方也应该分担成本。
双方就此问题一直存在争议。
此外,如何判断退役电池的前景也是一个难题。
由于报废动力电池残值率不同,部分电池可能直接进入报废阶段,进入回收池。
经过拆解等一系列工序,最终提取出可用的金属元素,作为电池生产的原材料。
一些退役电池可以重复利用,但由于使用效率的差异,这在回收定价方面造成了相当大的问题。
这说明建立退役电池价值评估体系的必要性。
更重要的是,目前报废电池回收利用带来的经济效益并不明显。
此前,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王悦丽博士告诉《新能源汽车新闻》,这主要是受到退役电池市场的影响。
容量小,退役电池回收成本巨大。
由于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及回收项目的复杂性,并非所有动力电池都能回收再利用。
“一旦中间环节出现失误,电池被解构,就没有再利用的价值了。
”这方面所产生的成本也需要考虑。
电池回收影响二手车市场。
报废电池回收成本相当高,获得相关资质的门槛更是难上加难。
其中,车企的作用不可或缺。
目前,据了解,只有北汽、比亚迪、启辰、特斯拉等少数车企推出了新能源汽车置换计划,其目的就是为动力电池提供回收渠道。
然而,这些调换车辆的流量问题却没有想象中那么好。
例如,北汽新能源将保留部分在工厂购买的车辆继续使用。
对于使用率较低的车辆,动力电池一般都是进行再加工,很少有动力被真正拆解利用。
而比亚迪则对回收车辆进行检查,更多的回收车辆流入二手车市场。
事实上,新能源汽车目前在二手车市场并不受到青睐。
《新能源汽车新闻》逛二手车市场了解到,除了特斯拉,几乎没有其他新能源车型。
新能源二手车之所以如此遇冷,也是因为动力电池性能不稳定、需要面临回收等问题。
行驶时间越长,折旧程度越高,直接导致消费者的冷漠。
不过,也有车企表示,退役动力电池将交由第三方回收机构处理。
凭借其技术优势和经验,他们是退役电池的好去处。
据《新能源汽车新闻》了解,目前市场上具有回收利用资质的企业屈指可数,且由于各动力电池企业的产品不同,目前尚无针对所有动力电池的有效检测方法。
这给检测过程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对于动力电池行业来说,虽然回收项目有很多复杂性,但目前国家已经制定了相应的发展规划来推动这一市场的发展。
随着越来越多的电池即将退役,市场面临着如何在下一个生命周期继续使用它们的紧迫问题。
这使得加快建立动力电池回收体系成为今年动力电池发展的关键内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相关文章
05-27
05-27
05-18
05-27
05-27
05-16
05-18
05-27
05-18
05-27
05-23
最新文章
工信部将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两个机会不容错过
续航300公里的比亚迪秦EV电动版或将于3月上市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前11个月自主品牌出口下降9.3%
蜂巢能源常州工厂一期工程已投产,探路者车规级AI动力电池工厂
奥迪首款量产纯电动SUV e-tron正式亮相,续航400公里,明年进入中国
2024年,特斯拉电动汽车全球分离器使用量将达到3.4亿平方米
极氪汽车重启美股IPO,目标估值51.3亿美元
江淮iEV6S消息曝光 将于今年4月25日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