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每日热点:文杰M9内饰细节、丽丽L7广东清远车祸视频发布
05-18
【报道】6月18日,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嘉定举行。
在“主流企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战略”主题论坛上,比亚迪高管副总裁廉玉波表示,“十四五”期间,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预计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将达到1万辆,廉玉波表示,比亚迪是一家多元化的公司,长期以来提出了“四大梦想”。
主要包括太阳能、储能电站、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四大产业,进入国家“十四五”阶段,碳中和成为汽车行业面临的共同挑战。
目前,比亚迪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布局,可以提供低碳转型的全套解决方案。
首先,在产品战略年,“7”全市场战略在上海车展上正式发布。
“7”代表七个常规领域,包括私家车、公交车、出租车等。
“4”代表四个特殊领域,包括机场、港口等专用车型,实现交通领域全面低碳化。
全市场战略分领域、分阶段有序推进全面电动化:第一步是推动公交车、出租车电动化。
第二步是推动城市物流、环卫车辆电动化。
第三步,推动私家车全面电动化。
在国家财政补贴政策的支持下,新能源汽车实现了快速增长。
2016年公司虽然经历了短暂的调整期,但又开始迎来快速增长的机遇。
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坚持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链腿行走。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满足家庭第一辆车的需求,而纯电动汽车则满足家庭第二辆车的需求。
两者是完全平行的技术路线。
在市场布局上,比亚迪重点关注三大市场:(1)家庭出行市场。
主要有“元”、“e”等入门级车型,未来还将推出更多现代、智能的入门级车型。
(2)中档优质市场。
已布局“琴”、“宋”系列产品,未来还将根据市场喜好推出一系列个性化、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3)高端智能奢侈品市场。
目前,“汉”、“唐”在市场上取得了很好的表现。
插电式混合双模产品方面,采用DM-p和DM-i双平台策略,主要考虑性能和经济性。
DM-p主要考虑技术特性。
它是四轮驱动,动力强劲,适合追求更好的驾驶乐趣。
百公里加速仅需4.3秒。
DM-i技术节能高效,适合追求更低驾驶能耗的用户。
在秦Plus DM-i上,最大续航里程可达公里,无电状态下百公里油耗可达3.8升。
纯电动EV产品方面,将全面基于纯电动专属平台进行布局,大幅提升各级别车型的竞争力。
为满足市场需求,分为注重经济性的中小型纯电动平台和注重高性能的大中型平台。
中小型平台采用前轮驱动形式,大中型平台则以后轮驱动和四轮驱动为主。
二、品牌思维:新一代消费群体越来越年轻化。
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不仅仅是一种代步工具。
个性化趋势明显。
需要相应的品牌和车型设计支持来应对个性化需求。
单一品牌很难满足复杂细分市场的需求。
基于多品牌战略和差异化定位是未来发展的战略。
过去,自主品牌是“经济实用”的代名词,主要影响因素是缺乏核心技术。
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核心技术上取得了突破,可以提供具备完整产品能力的车型。
比亚迪的唐、汉已经突破了自主品牌定价和销量的天花板,这充分证明只要有核心技术和优秀的产品,也能得到市场的高度认可,比亚迪会考虑高的可能性。
在此基础上进行终端品牌定位。
同时,比亚迪是最早进军国际市场的汽车公司。
其纯电动汽车已出口美国、日本、欧洲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遍布全球六大洲多个城市。
今年,一辆“唐”纯电动汽车EV将出口欧洲、台湾,已在上海港起运,未来将进一步加强国际品牌建设。
比亚迪凭借领先的电动汽车技术,吸引了戴姆勒、丰田、滴滴等企业开展技术合作,开创了我国汽车核心技术向国际顶尖企业输出的先河。
未来,多元化的品牌合作将是重要的发展方向。
第三,在技术战略上,在电气化方面,虽然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但要加快电气化的普及,还需要不断的技术创新,不断巩固电气化技术基础。
电动汽车的发展在历史上经历了坎坷,主要是由于核心技术瓶颈,一直难以快速发展和普及。
比亚迪自2016年进入汽车行业以来,正式将电动汽车作为未来发展的方向。
同时成立了电动汽车研究院,进行核心技术试点。
2018年推出首款纯电动汽车应用,比亚迪一直以技术创新引领行业,比亚迪的坚持逐渐得到市场和行业的认可。
电气化发展已进入快速普及期,仍面临新的突破。
基于开拓创新引领发展的发展经验,我们将致力于电气化技术的普及和替代。
电动汽车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
它们在空间、动力经济性、控制性能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天然优势,但在安全性、续航、充电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痛点。
电动化创新主要有两个方向:(1)聚焦电动化技术优势,不断转化为产品和产品力。
(2)解决电动化技术痛点,持续提升用户体验。
基于此,我们考虑了几个关键方向:(1)纯电动专属平台。
电动化核心技术创新整体解决方案,通过开发下一代高性能、高安全性纯电动专属平台,充分发挥电动汽车在空间、操控等方面的产品优势,同时集安全、成本、续航等多方面性能于一身,将其提升至与燃油车同等水平,纯电动专属平台将大幅提升该车型的产品力。
(2)驱动集散控制技术。
电机既可以驱动又可以提供自动反馈。
同时,电机功率密度提高、体积小、灵活性高等将是传统汽车所不具备的优势。
分布式控制技术可实现轮端驱动,自动独立控制,结合底盘的纵向和横向控制,实现更快、更安全的自动响应。
(3)充电-高压电流快速充电技术。
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电动汽车仍然存在充电速度慢的问题。
尤其是在充电基础设施普及过程中,发展高压大电流充电是一条重要的技术路径。
目前正在研究的高压快充技术可以实现5分钟充电,增加续航里程,将极大改善电动汽车的体验。
(4)热管理-宽温区热泵技术。
冬季续航损失是影响电动车北上普及的核心因素。
这是比亚迪一直重点研究的方向。
在寒冷环境下,如何利用热泵技术提高客舱、动力电池、驱动总成等的能量,实现热量的高效综合利用,解决负25度以下的采暖及能效/能耗问题是下一步的重点研究课题。
(5)电池——结构创新技术电池是电动汽车的核心系统。
2017年,业界陆续发布了电芯直接封装的C2P电池技术。
通过电池结构创新,提高了电池体积和利用率。
以比亚迪2017年推出的刀片电池为例,电池组体积利用率从40%提升至60%,续航里程大幅提升,解决了续航里程与安全性之间的技术矛盾。
电池结构如何再创新?将电池直接与车身底盘集成是未来行业的重要研究方向。
通过深度集成,可以进一步提高空间利用率和整车刚性,有效提升MVH等各方面的性能。
(6)电池-固体材料体系。
现有电池材料的体积、能量、密度已接近技术瓶颈,难以大幅提升。
固态锂电池的单体能量密度可以达到Wh/kg,更加安全,寿命更长。
这将是锂离子电池的下一代升级方向。
第二是智力。
电动化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上半场,智能化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下半场。
在智能科技领域,比亚迪坚持生态开放,高度重视智能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强行业资源整合能力的提升。
通过集成最先进的智能技术快速赋能产品创新。
比亚迪依托三大电动汽车核心技术优势推出新能源汽车产品,获得市场高度认可,在电动化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
为了应对下半年智能化的考验,比亚迪将把电气化革命的思维引入智能创新。
电气化技术已进入快速成长期,而智能技术仍处于酝酿阶段。
一方面有日益增长的功能需求和快速降低成本的压力,同时面临多元化技术路线的选择。
技术瓶颈和不确定性关系到行业下一步的发展。
电气化技术变革的经验一般可以应用于智能化。
起步阶段,电池能量密度和安全锚定规律的探索经历了较长一段时间。
深刻的思考让比亚迪更加坚信安全是汽车的基本性能。
包括智能化在内的一切技术创新的前提是安全。
对于智能汽车来说,除了传统的机械层面外,还包括硬件层、软件层、生态层。
硬件层和软件层是智能化的基础工程,与整车的安全密切相关。
如今,行业内一些企业过于注重上层应用体验的开发,而忽视底层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造成车辆安全损失的风险,值得关注和警惕。
硬件方面,采用集中式预控制器EEA电子电气架构,将原有分散控制按功能划分为四大控制域。
单CPU变身多核CPU,充电能力更强。
系统充电能力更强,控制性能大幅提升。
。
在软件层面,比亚迪开发了基于软件分层的车辆控制系统。
基于面向服务的软件架构,实现了完整的软硬件结构。
应用程序可以跨平台重用并支持整个生命周期。
未来,电动汽车将成为可持续的生命形式。
智能汽车市场很火爆,但整体市场份额很小。
其中很少有真正具有高级智能功能的。
愿意在不成熟的智能技术上妥协的用户是有限的。
重视安全、品质、信誉的用户仍然占大多数。
主流。
因此,比亚迪选择了安全第一的智能驾驶技术路线,首先解决安全风险,快速提升智能技术的应用。
对于好的智能驾驶技术来说,感知融合和基础控制技术同样重要。
底盘横向和纵向控制技术与安全密切相关。
比亚迪正在研究环境感知与基础技术控制的融合,并预留了整车集成接口,可以快速集成业界高水平、高水平的智能驾驶技术,包括高算计算平台、激光雷达等核心技术。
就智能座舱而言,需要像智能手机一样拥有强大的品牌认知度。
很长一段时间内,驾驶员仍需要将注意力集中在前方,智能座舱很难发生直接改变。
需要围绕车载使用场景提供差异化??的解决方案,给用户更好的体验。
汽车正逐渐从功能性产品向智能终端演变。
从智能手机的发展历史来看,需要实现丰富、差异化的体验,提升整车的硬件能力和软件,并向行业开放应用层,从而向消费者开放更多产品。
许多功能和服务。
廉玉波总结道,对于一家车企来说,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是拥有内部和外部能力。
基于公司内部对产业融合的技术理解,加速公司外部不同产业的融合,强融合才是未来最高效的创新。
这样看来,强大的整车集成能力是创新的基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相关文章
05-27
05-27
05-27
05-27
05-27
05-18
最新文章
工信部将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两个机会不容错过
续航300公里的比亚迪秦EV电动版或将于3月上市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前11个月自主品牌出口下降9.3%
蜂巢能源常州工厂一期工程已投产,探路者车规级AI动力电池工厂
奥迪首款量产纯电动SUV e-tron正式亮相,续航400公里,明年进入中国
2024年,特斯拉电动汽车全球分离器使用量将达到3.4亿平方米
极氪汽车重启美股IPO,目标估值51.3亿美元
江淮iEV6S消息曝光 将于今年4月25日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