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造世界最好的新能源汽车
05-27
补贴持续、公交车“减油补电”政策调整、充电设施建设加快……在一波又一波利好消息的鼓舞下,电动汽车生产、消费环境逐步形成,电动汽车产业乘着东风,发展势头日益强劲。
在此形势下,不少车企纷纷加大对电动汽车的投入,不少非汽车企业也在积极准备进入这一行业。
电动汽车行业正在蓬勃发展。
然而,政策利好推动电动汽车市场快速扩张的同时,技术缺陷带来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预计这些问题最终将拖累中国电动汽车行业发展速度,让2019年电动汽车产销量迎来增长缓冲年。
快速增长隐忧进入新的一年,电动汽车负面消息频出。
车辆开始出现在报纸上。
深圳、厦门等地发生的涉及电动汽车的火灾事件,让人们对电动汽车的安全性予以关注;海口电动出租车非正常停驶,让此前的推广政策陷入尴尬。
一方面大力宣传促销,另一方面随着销量的增加,问题和困惑也不断暴露出来。
最终反映出行业快速扩张的背后是关键技术的缺失。
当前中国电动汽车行业,更多企业热衷于开展整车项目,而关键零部件和关键技术研发不足,导致整车集成、轻量化、动力电池、电机、电控领域。
存在的诸多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使得电动汽车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系统效率令人担忧。
以动力电池为例,可以很好地反映出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技术缺陷。
电池是电动汽车最关键的部件之一。
此前,国内一家电池厂与宝马签订了电池供应合同。
在正式生产之前,宝马提出的技术要求就达到了页面之多,可见电池生产的流程有多么复杂。
但国内车企对电池的认识还远远不够。
在材料选择上,正极材料应该采用磷酸铁锂、锰酸锂还是三元材料?石墨烯可以用作负极材料吗?成组技术路线中,应该采用激光焊接还是螺栓连接?什么是热管理?应该怎么做呢?有很多问题。
很多车企甚至没有考虑这些在整车生产前就应该明确的技术,而是直接选择向国外厂商采购。
由于车辆本身的技术缺陷,市场上销售的电动汽车鱼龙混杂。
进入2020年,社会上运行的电动汽车保有量将迅速增加至30万辆左右,而这些车辆很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
这些问题会引导人们在喧嚣过后认真评价和反思,消费者的购买热情将呈现下降趋势。
因此可以预见,今年很可能迎来汽车产销增长的低谷。
缓冲年的作用 汽车作为交通工具,必须满足四个要求:安全、速度、舒适、经济。
目前,我国电动汽车的发展遇到了首要的安全问题,适当放慢发展速度也未尝不是一件坏事。
新事物在向前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
没有必要为此大惊小怪。
重要的是不要忽视这些问题,否则整个行业可能会失败。
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电动汽车的发展仍然是中国汽车工业赶超欧美车企的机遇。
对于传统汽车生产来说,掌握发动机和变速箱的核心技术是保持行业领先地位的标志。
但在这方面,中国自主品牌车企与欧美车企存在较大差距,难以追赶。
相比较而言,开发电动汽车相对简单,一是因为零部件较少,二来中国车企在核心零部件研发方面与欧美车企差距并不大。
中国自主品牌只要能够潜心核心技术研发,追赶欧美车企还是有可能的。
带着这样的信念,在接下来的缓冲期,中国自主品牌电动汽车厂商要做的就是调整发展方向和方式,抓紧时间培养专业的研发团队和积极的研发能力,投入精力和财力。
利用时间进行研究、总结和判断,弥补核心技术的缺失,甚至在某些领域实现技术领先。
同时,尽快建立健全电动汽车测试评价体系。
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到30万辆。
这些车辆的技术条件和水平差异很大。
使用几年后,必须像燃油车一样重新进行测试和认证,以确定其技术。
情况。
只有通过车辆检查并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才能保证这30万辆电动汽车的正常运行,避免发生严重事故带来的负面影响。
类似的测试和评估不仅是政府要求的,电动汽车制造商也有要求。
企业作为产品质量的责任主体,必须树立对社会和公众负责的形象,树立质量安全责任意识。
有能力的企业应确保其电动汽车像传统汽车一样接受年检,并对产品的动力性能进行抽查。
有句话说“要想进世界杯踢球,就必须和强手交手”,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自己的技术。
同样的原则也适用于中国的电动汽车行业。
当产业发展遇到瓶颈时,不仅要向内挖掘潜力,还要从外部寻求动力,即鼓励竞争对手加入。
首先,在国内,鼓励一些非汽车企业加入。
他们的优势在于:一是拥有年轻、敢想、敢做的管理团队;第二,有资金;第三,他们有成功经营企业的经验。
将他们拉入电动汽车行业可以形成“鲶鱼效应”。
在国际上,中国不能“闭门造车”。
只有引进国际车企,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主品牌的发展潜力。
没有必要无缘无故地担心“狼”会来吃掉“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相关文章
05-27
05-27
05-18
05-18
05-18
05-18
05-27
05-16
05-18
最新文章
工信部将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两个机会不容错过
续航300公里的比亚迪秦EV电动版或将于3月上市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前11个月自主品牌出口下降9.3%
蜂巢能源常州工厂一期工程已投产,探路者车规级AI动力电池工厂
奥迪首款量产纯电动SUV e-tron正式亮相,续航400公里,明年进入中国
2024年,特斯拉电动汽车全球分离器使用量将达到3.4亿平方米
极氪汽车重启美股IPO,目标估值51.3亿美元
江淮iEV6S消息曝光 将于今年4月25日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