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发布会 5个系列9款车型将在华销售
05-27
【报道】随着北京冬奥会圣火从雅典采集,我们知道冬奥会即将开幕。
据了解,冬奥会引进了台湾丰田氢动能汽车,也就是我们熟悉的丰田Mirai。
本届北京冬奥会,从火炬到运送圣火的车辆,一切都采用氢燃料作为动力。
运动员及其幕僚使用的客车和大型巴士也有氢动力车辆,这充分表达了我们对奥运会的承诺。
关注氢动能未来。
但拥有这么多特斯拉的特斯拉为何没有出现在冬奥会的舞台上呢?更换从日本运来的丰田 Mirai 怎么样?纯电?还是氢动能?美国媒体还曾报道过“丰田的氢汽车是未来(再见特斯拉)”,翻译过来就是“丰田的氢汽车是未来,再见特斯拉”。
据了解,德国氢能源公司在未来发展方向中还提到,不仅汽车将逐渐成为氢能源,供暖也将逐渐成为氢能源。
由于氢气在转化为电能的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高温,用于冷却高温的水就变成了热量。
新华网此前也曾报道过,氢动能是未来绿色发展的新动能。
国内众多车企,以及丰田、本田、奔驰、宝马、大众、奥迪、马自达、路虎等国外车企都在紧密布局氢动力汽车。
目光短浅的人会因为市场上还没有氢动力汽车而否定氢能源的未来。
在马斯克的电动汽车世界里,有一项技术一直被他认为是智商税,那就是氢能源电池。
他曾在推特上写道“FuelCells = FoolSells”,翻译过来就是“燃料电池=愚蠢的交易”。
真的是这样吗?氢动能是未来。
为什么电池驱动的汽车是短期的过渡,而氢动能是长期的未来?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一下,首先,地球的气候变化是有目共睹的。
为了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让我们继续生存,因为全球变暖加剧,必须减少碳排放。
气温每升高一度,都是对人类生存的巨大威胁,所以人类的目标是在年内实现碳零排放。
由于目前使用天然气、石油、煤炭作为能源,会产生大量的碳排放。
因此,人类需要从真正可持续、可再生的风能、太阳能、水能、潮汐能中获得纯净的绿色电力。
然而,目前纯粹的绿色发电还远远不能满足地球人的生产生活。
因此,以欧盟为首的欧洲国家联手中美两国,启动超大规模绿色能源投资。
借助绿色电力,人类可以电解水并获得氢气。
通过攻克氢气的储存和运输,氢气可以替代石油、天然气、煤炭,成为绿色燃料。
它驱动汽车、轮船、飞机、卡车,为人类提供供暖,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纯电动电池汽车目前也有优势。
它们很容易在家充电。
充好电后,可以随时出门。
废气立即为零,可以在短期内减少碳排放。
然而,电池污染与核废料一样。
迄今为止,人类还没有真正有效的方法来应对。
而且充电慢、体积大、电池重量重等因素,使其根本不符合真正绿色环保、零排放的条件。
给汽车加满氢气只需要几分钟,续驶里程可达近千公里。
而且,将氢气转化为电力驱动汽车的效率比传统内燃机高2-3倍,排放的废气仅为水。
真正做到绿色、环保、无污染。
我们已经布局了氢能。
想象一下,地球上本来应该有风能、水能、潮汐能、太阳能的地方都被人类充分利用,排放清洁电力,电解水制造绿色氢。
氢气由我们储存和运输。
在我们需要的地方使用它作为能源是多么幸福,如此循环、绝对绿色和零排放。
据了解,《中国石油报》发文称,“十四五”期间,中石化将加快发展以氢为核心的新能源业务,计划布局加氢站或联合油田-加氢站、分布式光伏发电站。
截至年底,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累计启动加氢站试点项目27个,加氢站分布在广东、上海、浙江、广西等地。
“看看国内很多城市已经投入运营的氢动能公交车,就知道我们国家对于氢动能和环保是有前瞻性的,汽车厂商的氢动能发展布局。
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说说汽车厂商,关于氢动能的发展布局,宝马早在2016年就开发了7系氢动能汽车,用户手册中明确表示不能停放在地下车库,担心的是一旦氢气泄漏。
十多年后,已经上市的丰田Mirai等氢动力汽车不再贴有不能停在地下车库等警示语。
2019年5月19日,戴姆勒正式宣布致力于开发氢动力长途卡车;2018年6月15日,路虎正式宣布将大力发展氢动力汽车,并新增氢动力汽车。
氢动力卫士车型到下一代全新路虎卫士车型; 2019年6月16日,宝马正式宣布,将于2018年开始宝马X5氢动力汽车的初步量产。
此时,丰田和现代已经开始在欧洲、美国、日本和韩国。
虽然数量不多,但他们一直在进步,2018年8月11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节目专门制作了一档关于氢动力的节目,节目中提到了主题《成本大降60%!各大车企纷纷布局!又一个万亿风口来了》。
经过科研院所和众多企业的不懈努力,如今燃料电池的成本较五年前有所下降。
60%。
原本售价1万元的千瓦级燃料电池系统价格现在只需50万元。
未来,燃料电池汽车真正推广并进入寻常百姓家也不会太遥远。
与现有新能源汽车相比,氢能汽车在很多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尤其是在环保方面。
然而,氢能源汽车在市场发展中仍面临诸多困难。
事实上,其他类型的新能源汽车在发展初期也遇到了类似的困难。
克服这些困难的关键是依靠技术创新。
近年来,经过科技人员的努力,氢燃料电池和氢内燃机的多项核心技术已被突破。
氢能源汽车的成本也在逐渐下降。
我们相信,在宏观政策和技术创新的推动下,氢能源汽车产业将会加速前行,未来“氢”装备出行值得期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相关文章
05-27
05-27
05-16
05-27
05-18
05-17
05-18
05-27
05-17
最新文章
工信部将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两个机会不容错过
续航300公里的比亚迪秦EV电动版或将于3月上市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前11个月自主品牌出口下降9.3%
蜂巢能源常州工厂一期工程已投产,探路者车规级AI动力电池工厂
奥迪首款量产纯电动SUV e-tron正式亮相,续航400公里,明年进入中国
2024年,特斯拉电动汽车全球分离器使用量将达到3.4亿平方米
极氪汽车重启美股IPO,目标估值51.3亿美元
江淮iEV6S消息曝光 将于今年4月25日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