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汽车之父卡尔奔驰与人物诞辰167周年
05-18
新能源汽车是一个老话题了,但在今年的北京车展上,由于雾霾天气肆虐,“新能源”三个字具有特殊而现实的意义。
据统计,参加本次车展并推出车辆的厂商超过100家,其中新能源车型79款。
显然,以“汽车让未来更美好”为主题的北京车展着眼于汽车市场的“未来”发展,引领环保节能新力量应对当前严重的环境污染和频繁的上牌限制。
新时代,中国汽车市场呈现新趋势。
上汽新能源市场领跑,“双动力驱动”推动竞争力转型。
作为自主品牌的领头羊,上汽乘用车此前的竞争力主要依靠精准的营销、差异化的市场定位和精良的产品做工。
不过,从今年开始,上汽将在技术体系建设,特别是动力总成技术能力方面进行颠覆性变革。
4月20日,北京车展上汽乘用车展台上,被誉为自主品牌“最强动力总成”的新一代动力总成“CUBE-TECH”成为上汽展台焦点。
这套动力总成技术既是上汽自主研发的,又是与跨国汽车公司通用汽车联合开发的。
包括MGE系列和SGE系列缸内直喷发动机、TST 6速双离合变速箱、TST 7速双离合变速箱。
,以及新一代发动机启停系统。
被认为,上汽乘用车在动力总成技术和对标国际标准方面已达到最后阶段。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上汽还在展位上展示了“中国最完整的新能源体系”,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
分析人士认为,此举标志着上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水平上已经超越了大多数合资企业。
这不仅对于上汽来说意义重大,对于整个自主品牌阵营来说也是巨大的影响。
突破。
上汽新能源车型弥补动力短板。
长期以来,动力总成技术的滞后一直是制约中国自主品牌车企发展的一大瓶颈。
尤其是对于上汽来说,目前荣威、名爵的产品在造型、内饰、底盘调校等方面与合资竞争对手不相上下,但动力却制约了上汽乘用车产品实力的进一步提升。
因此,从五年前开始,上汽就开始了新动力总成的研发。
随后,2018年8月,在通用汽车自身发展陷入困境和上汽自身研发实力得到认可的双重前提下,上汽与通用汽车联合宣布了共同开发新一代环保节能动力总成技术的计划,其中包括高-高效小排量系列发动机和干式双离合变速器。
今年4月初,上汽乘用车最新一代动力总成“CUBE-TECH”一经媒体披露,就引起了广泛关注。
被誉为“自主品牌最强动力总成”,率先突破中国汽车行业“动力总成”。
在北京车展上,上汽乘用车正式发布了这款动力总成。
据上汽乘用车公司产品规划总监褚健介绍,该动力总成包括两个系列,一个是MGE中大型发动机系列,另一个是MGE中大型发动机系列。
前者是上汽集团整合全球资源自主研发的动力总成系统,后者是上汽集团与美国通用汽车联合开发的拥有全球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动机和变速箱系列。
褚健表示,上汽将在未来的产品上逐步配备这样的系统,比如今年上汽将推出一款MG中级轿车,将搭载最新的SGE直喷涡轮增压发动机和7速。
“我们做出了这样的规划展望,通过上汽动力总成系统,我们将实现三个‘20%以上’的提升:性能提升20%以上、碳排放降低20%以上、油耗降低20%以上。
20%。
“未来5-10年,上汽应该能够在传统发动机技术上领先世界,从而保证我们未来的产品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褚健说。
值得一提的是,上汽不仅是中国第一家汽车企业与世界一流跨国汽车公司巨头共同开发动力总成核心技术,同时也与全球大型国际汽车集团共享知识产权,因此与“CUBE-TECH”自主研发的全系列车型将成为一体。
同时,上汽的研发成果除了配套荣威、名爵系列车型外,还具备了向外界输出的能力,实现了对中国汽车的反馈。
打造中国“最完整的新能源体系” 上汽不仅在传统动力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在新能源领域的成就同样令人瞩目。
北京车展上,已上市的上汽纯电动汽车荣威E50和热销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荣威PLUG-IN引起了高度关注。
事实上,虽然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在国际车展上大放异彩,但部分电动汽车自燃、部分品牌迟迟推出电动汽车的情况正在暴露一个公开的秘密:本土核心技术电动汽车。
质量令人担忧。
但在这场争议中,上汽凭借对新能源汽车发展路线的前瞻性思考,却领先了很多其他品牌一半的位置。
早在2009年,上汽就已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了纯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三大新能源核心技术路线,并在截至2016年的五年间,投入了超过5总计亿元。
致力于上述三大核心技术的研究、开发和突破。
截至目前,上汽新能源汽车已推出荣威E50、插电式混合动力等多款车型。
其中,荣威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市场表现令人瞩目。
首批享受上海市新能源汽车补贴并免费获得上海车牌。
“新能源汽车对于消费者来说面临着几个障碍,就是消费者在使用新能源时有几个痛点:比如担心一些新能源技术是否稳定可靠,也担心买个插头…… “充电桩能解决吗?”上汽集团荣威品牌营销运营部总监刘涛(04股吧)在接受《财经周刊》采访时表示,上汽集团特别注重解决这些痛点。
上汽集团副总经理姜军介绍,目前,荣威PLUG-IN自3月下旬在上海正式上市以来已收到订单,其中不少是私人用户订单。
乘用车公司,上汽乘用车在品牌战略层面开始了新一轮的调整,“随着我们产品线的战略调整,我们的品牌也必须随之调整。
这将是上汽乘用车未来12个月的首要任务。
我们正在进行密集的内部部署。
“第一,首先是品牌的调整。
”蒋军说。
在蒋军看来,随着上汽技术实力的提升以及对新能源领域核心技术的掌握,未来5-10年,上汽在传统动力总成技术和新能源汽车领域无疑将站在最前沿。
技术。
处于市场前沿。
“这确立了我们产品的竞争力。
”江君说道。
腾势首发:比亚迪与奔驰首创“技术换技术” “我们中国合资企业基本上都是用市场换技术。
应该说,奔驰和比亚迪应该是技术与技术结合的开创者。
从这里开始可以看出,我们这次所做的尝试,也是中国企业最需要的。
” 4月20日,在北京车展上,深圳比亚迪戴姆勒新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腾势电动车终于向公众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
该车售价36.9万元,将于今年9月正式上市。
在发布会上,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在谈到双方的合作时做出了上述表示。
腾势首款纯电动汽车的诞生是戴姆勒与比亚迪密切合作的重要成果,深圳比亚迪戴姆勒新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以50:50的股比成立,是中国第一家专注于电动汽车的中德合资企业。
关于新能源汽车。
在这家合资企业中,比亚迪和戴姆勒有着明确的分工。
比亚迪主要提供汽车电池、电控、电机三大核心零部件以及中国市场大规模道路测试的经验,戴姆勒则提供其他车辆架构、整车制造工艺、质量控制和安全测试方面的经验标准。
腾势品牌的愿景是打造全球电动汽车领导者。
“DENZA腾势电动汽车是戴姆勒与比亚迪在德国以外联合开发的首款产品,它无疑将成为戴姆勒在中国电动汽车战略的重要支柱。
”戴姆勒集团负责产品研发的董事会成员表示。
托马斯·韦伯博士在接受《金融周刊》采访时表示,腾势电动汽车经过了18个月的密集测试,总续航里程超过1万公里。
此外,腾势还成为首款在C-NCAP现场按照C-NCAP标准进行碰撞测试的电动汽车。
基于C-NCAP评分标准,DENZA腾势测试结果达到最高五星级安全评分。
可以说,目前在电动汽车市场上,腾势的产品颇具竞争力,这对于面临节能减排压力的中国汽车行业来说意义重大。
在腾势的研发过程中,比亚迪与奔驰的合作最为业界认可。
由于打破了长期依靠市场获取技术、学习国外技术管理经验的合资模式,中国从被动的技术进口国转变为技术创造者和输出国。
平等、共赢成为合资公司的关键词,而比亚迪在电动汽车方面的技术能力也构成了腾势品牌成功的主导因素。
对此,托马斯·韦伯也对《财经周刊》表示:“因为合伙企业本身就是一种新的合伙企业,双方都付出了很大的努力,让合作伙伴能够增加价值,新的合作伙伴开发出新的技术和知识。
”据了解,中国三大汽车经销商集团均已设立腾势电动汽车独立销售服务网点,前三个市场分别是北京(庞大集团(58股吧))、上海(利星行集团)和深圳(中升集团)。
腾势现在选择的经销商都是从事汽车行业多年的经销商。
他们都是奔驰的经销商。
腾势经销商是独立于梅赛德斯-奔驰的。
他们都有独立的腾势标准。
”穆勒大中华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唐世凯表示,品牌、产品、技术、渠道的独立,意味着腾势将与比亚迪自产划清界限。
对此,王传福也表示:“未来,比亚迪E6将主攻出租车市场。
已在国内外多个城市运营。
E6和K9是公共交通零排放旗舰产品。
我们已经在全球44个城市成功运营,努力让公共交通和出租车实现零排放,这与我们DENZA腾势的势头并不矛盾。
此外,比亚迪还推出了秦。
这款车的价格非常亲民。
这是针对家庭购买第一辆车且充电站不方便的情况。
这两种情况,都可以购买双模电动车秦。
购买一辆零排放汽车作为家庭的第二辆汽车可能会更好。
” 在王传福看来,腾势的未来相当乐观。
他表示:“凭借政府的大力支持、比亚迪与戴姆勒的合作共赢,以及自身的“中国心”,腾势为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成功。
客户打造的高品质电动汽车产品必将为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未来指明方向。
事实上,从腾势电动车的亮相,人们也可以看到,在汽车行业,技术引领品牌将是永恒的真理,领先技术驱动的市场化必然会改变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
这不仅关系到中国自主品牌的生存,也关系到未来汽车产业的命脉。
中国一汽首批四款新能源汽车于4月20日上市。
中国一汽集团董事长徐建一在北京车展上正式发布“中国一汽集团”。
《新能源汽车战略规划》。
规划提出,到2020年,中国一汽将完成关键总成资源布局,完成6个新能源汽车平台、16款车型的产业化准备,具备批量投放市场的能力,市场占有率同时,中国一汽还宣布首批四款新能源汽车进入市场,分别是B50-PHEV、奔腾B50-EV、威志-EV、欧朗-EV,售价21.98万元-25.888万元。
10000元范围内。
据悉,为实现2020年总体目标,中国一汽制定了两个阶段性目标:到2020年,初步形成电机、电池系统产业化能力,完成关键车型商业化开发;到2020年,初步形成电机、电池系统产业化能力,完成关键车型商业化开发;通过新能源产品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支持实现四阶段限油目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相关文章
05-18
05-18
05-16
05-18
05-27
05-27
05-27
05-16
最新文章
工信部将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两个机会不容错过
续航300公里的比亚迪秦EV电动版或将于3月上市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前11个月自主品牌出口下降9.3%
蜂巢能源常州工厂一期工程已投产,探路者车规级AI动力电池工厂
奥迪首款量产纯电动SUV e-tron正式亮相,续航400公里,明年进入中国
2024年,特斯拉电动汽车全球分离器使用量将达到3.4亿平方米
极氪汽车重启美股IPO,目标估值51.3亿美元
江淮iEV6S消息曝光 将于今年4月25日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