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车隐私问题凸显,数据泄露成为车企新挑战
05-17
特斯拉CEO给力哥马斯克近日在接受德国明镜周刊采访时表示,目前正在与德国宝马讨论在电池和轻量化零部件方面可能结盟的事宜。
给力哥在接受《明镜周刊》采访时形容宝马的碳纤维增强车身零部件技术“有趣”且“相对节省成本”,并对宝马的车身制造技术表示了极大的兴趣。
不过,在谈到与宝马的具体合作内容时,马斯克只给出了含糊的表述,“我们正在讨论是否可以在电池技术或充电站方面进行合作。
”当媒体向宝马求证时,宝马并未对该报道发表任何评论。
这种态度颇为耐人寻味。
据报道,目前公开的信息是,宝马和特斯拉高管于6月会面,讨论开发和制造可供不同类型电动汽车共同使用的充电站。
目前尚无进一步合作的明确消息。
与特斯拉合作的梅赛德斯-奔驰出售了其持有的特斯拉股份。
特斯拉表达了对宝马的喜爱,但宝马的态度却很暧昧。
这一切之间有什么联系吗?特斯拉的给力哥想要什么? 众所周知,特斯拉最擅长的技术是电子控制技术。
Model S的续航里程和加速能力都优于其他电动汽车,因为在相同的重量下,特斯拉的Model S可以搭载更大容量的电池。
高容量电池非常危险,在充放电时很容易着火、爆炸。
特斯拉的电池管理系统和软件技术可以确保高风险的锂电池不会因充放电而爆炸和着火。
同时,特斯拉还在底盘设计上做了很多安全冗余。
从水循环冷却到电池分组,从软件控制到硬件断电,特斯拉都为这些技术申请了专利,这也是特斯拉的核心技术。
不过,在造车的时候,特斯拉仍然严重依赖现有的汽车产业链。
虽然特斯拉的电池可以从松下购买,电机可以从台湾富田购买,但电动汽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整体。
悬架设计、座舱制造,从玻璃到方向盘,从轮胎到刹车片,电动汽车其实也是汽车,需要整个汽车产业链的支持。
在汽车制造方面,奔驰收购了特斯拉的股份,帮了很大的忙。
从空气悬架到内饰件,特斯拉的Model S很多零部件都来自奔驰供应链。
在最困难的底盘调试中,奔驰和路特斯提供了很多帮助。
如今奔驰已经退出股份,未来特斯拉能否继续如此顺畅地使用奔驰的供应链,都是一个问题。
奔驰是否会继续帮助特斯拉也是一个问题。
此时却对宝马表现出善意,让人浮想联翩。
作为行业巨头,宝马在技术和产业链上并不逊色于奔驰。
宝马汽车以操控性着称,在底盘设计和调校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
在产业链上,宝马与上下游厂商合作多年。
汽车的每个部件都可以找到可靠的供应商。
如果奔驰退出的话,如果特斯拉能够通过宝马找到替代者,他自然会失去一切,也会有所收获。
对于宝马来说,特斯拉的电池管理技术和目前普及的充电站都是优势。
而且,特斯拉在美国的千兆电池工厂已落户内华达州,电池产业链正在建立。
这些都是宝马目前所缺乏的。
虽然宝马可以自己研发和建设,但如果有一个已经有基础的合作伙伴,自然会容易很多。
不过,这两家公司的合作并不容易。
充电站与电池技术的合作可以说是互惠互利的,尤其是对于充电站而言。
未来纯电动汽车想要广泛推广,充电站标准的统一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如果两家公司合作,先于其他车企推出通用标准,自然有助于提升其在纯电动市场的地位。
虽然特斯拉在纯电动市场占据了领先地位,但市场的发展才刚刚开始。
基本上可以说是在同一起跑线上,差距不会太大。
但在特斯拉的缺点中,宝马的筹码太多了,而这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
它们是成为汽车公司的基础。
对于合作,特斯拉的需求自然更加迫切。
宝马处于强势一方,所以态度比较暧昧。
此外,宝马大力开发的i系列也对应了新能源市场。
虽然i3和i8车型与特斯拉的Model S的市场定位并不重叠,但两者都在扩大产品线,未来肯定会相互竞争。
优越的。
如果与特斯拉合作,宝马的新能源计划是否需要调整?有这个必要吗?特斯拉会让他的竞争对手使用他的技术吗?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平衡利益、从竞争转向合作就非常困难。
因此,特斯拉与宝马的合作如何商谈,需要考验双方的智慧。
当特斯拉牵手宝马时,各取所需,但牵手本身并不容易。
特斯拉的提议或许只是一厢情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相关文章
05-17
05-18
05-27
05-27
05-27
05-18
05-27
最新文章
工信部将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两个机会不容错过
续航300公里的比亚迪秦EV电动版或将于3月上市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前11个月自主品牌出口下降9.3%
蜂巢能源常州工厂一期工程已投产,探路者车规级AI动力电池工厂
奥迪首款量产纯电动SUV e-tron正式亮相,续航400公里,明年进入中国
2024年,特斯拉电动汽车全球分离器使用量将达到3.4亿平方米
极氪汽车重启美股IPO,目标估值51.3亿美元
江淮iEV6S消息曝光 将于今年4月25日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