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豹路虎将在车展上发布两款续航超500公里的全新电动汽车
05-27
【政府宏观调控必须到一定程度。
如果力度太大,可能会造成保护落后、限制市场发挥优胜劣汰功能的后果,不利于国内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在中国汽车对于年产数万辆汽车的行业来说,自主生产关键零部件的比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中国汽车产业空心化严重。
为此,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工程督导咨询组组长王秉刚多次呼吁社会关注我国新能源发展中的关键零部件企业(26.39,0.13,0.50%)汽车方面,“当前我们正在全世界都高度关注的推广新能源汽车,但是有多少人关注到这些深层次的问题呢?我们寄予厚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会不会成为一个空洞的存在?”行业?”中投公司新能源行业顾问孔耀明认为,国内新能源汽车制造环节受到的关注远多于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领域,这是目前非常不正常的做法。
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研发能力薄弱,已成为直接阻碍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瓶颈,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措施促进其快速成长壮大。
今年8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牵头的新能源乘用车创新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正在全国范围内寻找电动汽车制动系统合作伙伴。
,王秉刚发现中国汽车产业空心化严重,自主核心零部件生产比例很低。
王秉刚指出,电动汽车的制动系统由传统车辆制动系统和电机制动系统组成。
既要保证车辆的制动安全和操控稳定性,又要获得最有效的能量回收效果。
先进的系统可以实现ABS、ESP(车辆动力学控制系统,包括制动防滑、行驶防滑和侧向防滑综合控制系统)功能,还可以实现有效的能量回收。
能量回收占总能耗的比例可达30%以上,相当于增加30%的续驶里程。
日本、德国、美国均拥有相当成熟的技术和产品,并已实现产业化。
国际主要生产汽车制动系统的公司如博世等已经实现了ESP与电机制动系统的耦合控制,为占领电动汽车制动系统市场做好了充分准备。
我国近年来开展的电动乘用车研发中,部分车辆实现了ABS系统与电机制动的耦合控制,但系统控制技术和产业化处于初级水平,能量回收效果较差实际销售的电动汽车并不理想。
ESP与电机系统之间的耦合技术仍处于研发阶段。
我国目前有能力生产传统汽车ABS系统的工厂主要有亚太、远丰、伯特利等。
他们是未来我国自主电动汽车制动系统最有潜力的制造商。
但与国外同类企业相比,规模并不大。
产品年产销总量不足20万套。
同类产品市场占有率不足4%。
他们只有ABS系统和ESP系统的生产能力。
处于研发阶段。
但即使是自主品牌企业也很少选择国内企业生产的ABS。
王秉刚了解到,国内自主品牌汽车制造商虽然采购了他们的产品,但只是将其作为与国外供应商谈判压低价格的筹码。
一旦实现这一点,我们将不再购买其产品,以降低价格为目的。
由于国外大公司技术研发能力强、产量大,在原材料采购上处于有利地位,在成本上具有优势。
因此,这些自主零部件企业拿不到大订单,发展困难,研发投入也减少。
做大做强是有限的、困难的。
其他零部件也存在类似情况,即便是备受关注的动力电池也未必乐观。
在一些地方政府优惠政策的支持下,国外大型电池企业已经在中国建厂。
据王秉刚了解,国内不少汽车制造商的仓库里堆放着不少外国品牌的电池。
四点建议 王秉刚担心,如果一直依赖国外零部件,长期来看会存在哪些风险?当前,我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广新能源汽车,但又有多少人关注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的深层次问题呢?我们寄予厚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会不会像传统汽车产业一样成为一个空心产业?为此,他提出以下四点建议:一是政府和相关行业部门应尽快组织专题研究,深入研究,提出系统的支持新型自主零部件产业的思路、策略和方法。
能源汽车;二是建立汽车生产企业使用国产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激励办法,按照鼓励目录内采购的零部件数量给予奖励;三是加大对核心零部件和材料的研发支持,推动产学研合作,引进关键人才。
四是制定优惠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
王秉刚认为,中国汽车工业必须共同努力,支持自主零部件产业做大做强。
我国传统汽车产业缺乏核心技术、产业空心化的情况决不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重演。
不过,中投咨询研究总监张彦林认为,政府上述宏观调控措施必须在一定程度上把握。
如果力度太大,可能会造成保护落后、限制市场优胜劣汰的功能,不利于国产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的发展。
工业发展。
事实上,与上游零部件厂商结盟也是国内整车企业的有效手段。
这样,整车制造商不仅可以保证相关零部件的稳定、低价供应,而且零部件制造商也可以根据整车企业的要求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
此外,李胜茂还建议国家相关部门积极引导和规范国内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发展,促进其健康快速发展。
一方面,要严格执行市场准入条件,从行业中淘汰一批不具备生产资质的企业,净化行业市场竞争环境。
此外,必须用科学务实的政策规范外资企业投资我国零部件行业的行为,为国内企业的成长提供空间。
最后,明确规定国内新能源汽车厂商生产的相关车型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率,化解新能源汽车产业空心化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相关文章
05-18
05-18
05-27
05-27
05-27
05-17
05-27
05-18
05-18
最新文章
工信部将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两个机会不容错过
续航300公里的比亚迪秦EV电动版或将于3月上市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前11个月自主品牌出口下降9.3%
蜂巢能源常州工厂一期工程已投产,探路者车规级AI动力电池工厂
奥迪首款量产纯电动SUV e-tron正式亮相,续航400公里,明年进入中国
2024年,特斯拉电动汽车全球分离器使用量将达到3.4亿平方米
极氪汽车重启美股IPO,目标估值51.3亿美元
江淮iEV6S消息曝光 将于今年4月25日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