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至29日,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汽车中心”)主办的2019中国汽车材料(西青)国际论坛在天津举行
05-17
【技术解析】比亚迪阳光作为比亚迪旗下高端品牌,近期发布了百万级新能源硬派越野U8和百万级纯电动性能超跑U9 。
但当时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其核心动力技术“易四方”。
那么,其背后到底有怎样的实力支撑着价值百万的品牌价值呢?今天我们就来解释一下。
易四方,顾名思义,整个系统是由四个独立驱动的轮毂电机组成的动力系统,是国内首个量产的四电机驱动技术。
当然,虽然四轮驱动电机的技术已经发展得很早,但如何精确控制车身姿态并保持稳定可以说是非常困难的。
如果四个轮胎之一存在不对中误差,则车辆即使直线行驶,其行驶轨迹也可能偏离路线。
而且,轮胎经过长期使用后,每个轮胎的磨损程度也不同,也会出现同样的现象。
偏差。
因此,在比亚迪看来,整个易四方技术平台不再局限于我们传统认可的电机、电控、电池等常规技术门类。
将从感知、控制、执行三个维度进行全面重构。
颠覆以往燃油车的动力系统能力。
如果这样说似乎有点含糊,下面我们来详细谈谈这三个维度。
首先是感知方面。
这里可能有人会疑惑,为什么电驱动系统也需要与感知系统连接呢?其实,在我们的日常驾驶中,我们总会不经意地遇到一些不同的路况。
有时宽敞平坦,有时坑坑洼洼。
更何况,在开车的时候,你可能会突然遇到闪烁的人或物体。
这时候如果单纯依靠人的反作用力去关闭油门或者调整油门力度,肯定是不够的,所以或多或少都会有不安全的情况。
其中的因素。
易四方技术平台集成了车辆上的各种传感器。
除了传统的实时数据,如惯导、电机转动、轮速、转向、胎压等,还包括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高精度定位等。
智能驾驶感知数据让车轮电机获得足够的感知能力来做出判断和决策,从而不断调整车轮的行驶状态,使车辆始终处于安全有效的行驶模式。
说到这里,大家似乎有疑问,轮边电机是如何做出决策和判断的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必须由易四方的中央计算平台+域控制器来回答。
可以说,为了实现深度融合和感知,易四方配备的中央计算平台+域控制器可以高效协调,控制整体架构。
它可以有效地同步和融合域控制的多模态传感信号。
此外,中央控制器与各域控制器通过高带宽、低时延、高安全性的车载以太网实时交换感知信息和控制策略。
因此,通过控制器和传感器之间的高度协作,易四方平台可以实现四轮电机的精准、多样化控制。
这绝对是传统燃油车无法企及的。
当然,拥有如此精确的控制能力需要硬件的强大支持。
易四方技术平台标配新一代V SIC(碳化硅)电控,最高效率可达99.5%。
高运算能力和控制速度,电流输出能力提升50%,可精确控制四个驱动轮所需的电流输出。
并且采用SIC可以让驱动电机在低速时承受更大的输入功率,并且由于其热性能高,不怕电流过大带来的热效应和功率损耗。
尤其是车辆启动时,驱动电机可以输出更大的扭矩,获得更强的加速能力。
因此,综上所述,在上述系统的支持下,易四方技术平台可以实现毫秒级的动态响应速度,并且可以独立调节车辆四个车轮的末端动态来调节车身姿态。
这可以显着降低因抓地力不足导致车辆失控的风险,提高操控稳定性,为各种使用场景提供安全保障。
据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超过一百万人死于车祸。
其中,高速爆胎、道路打滑、车辆碰撞等导致车辆失控、不稳定、偏离规划路线而造成的死亡比例高达10%。
五十!尤其是在高速发生爆胎事故时,由于车辆转向滞后,经验不足的驾驶员可能会惊慌地转动方向盘,从而导致车辆打滑、漂移等,甚至造成更严重的侧翻风险。
易四方技术平台在最高时速km/h遇到单轮爆胎时,能够以极高的频率持续调节剩余三个车轮的扭矩,并通过驱动轮及时对车身姿态进行强有力的补偿干预方式。
,使车辆其余驱动轮保持抓地力,并控制好车身姿态,避免失控,使单胎爆胎的车辆能够平稳可控地停车,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二次事故的发生。
除了这些之外,易四方平台还赋予了U8更多的技术性能,同时也包含了对安全性的诠释。
首先,易四方依靠强大的电力驱动总成,可以通过四个电机向车轮输出负扭矩,获得超过1g的制动减速度,在不依赖刹车的情况下实现每百公里40米的制动距离。
同样,通过四个电机的差速控制,当转向器不工作时,可以将大型SUV的转弯半径控制在12米以内,实现车辆转向功能。
而且,易四方平台技术还可以让四个电机完全矢量控制每个车轮驱动力的大小和方向。
在没有制动干预的情况下,每个车轮可以以不同的扭矩向前或向后旋转,从而控制车辆。
行驶轨迹。
通过对左右轮施加相反且相等的扭矩,车辆可以原地掉头。
此外,四电机独立矢量控制可以在多种场景下为用户带来更安全的用车体验。
除了能够使车辆在高低路面上任意角度原地旋转,以及较小转弯半径的敏捷转向之外,还可以使易四方平台越野车具备紧急水中行驶的能力。
当然,关于涉水部分,U8的核心系统防护能力达到了IP68级别,拥有良好的机身和座舱气密性,涉水深度达到1m,所以基本上不需要担心漏水。
当车辆在水中或漂浮时,电机可以根据车辆的实际摆动角度为每个轮胎输出相应的扭矩,确保即使在水中也能帮助车辆脱困。
如果这是一辆燃油车,我们可能只是盯着水看。
不过这里必须强调的是,易四方给出的涉水、漂浮功能只能在紧急情况下使用。
如果只是为了“好玩”,那是绝对不允许的。
除此之外,当易四方平台技术遇到一些极端路况时,例如雨后积水的道路、雪中湿滑的道路或松散的沙地道路,其四个车轮都会产生不同的附着力。
借助融合传感的U8,多个传感器精确计算每个车轮与地面的最大摩擦力,并根据驾驶需求快速响应,为每个车轮提供最佳的受力。
比如,在下雪天气遇到湿滑路面时,易四方的技术平台会通过传感和控制设备,精确计算并充分利用地面的最佳附着力,提高车辆的稳定性极限,使得U8的速度在初始状态下提升10%。
冰雪中的极限圆周速度。
零到一加速达到行业领先水平,起步不打滑。
当遇到松软的沙漠路况时,易四方技术平台依靠其精准的四轮独立控制技术和车身稳定控制能力,使U8能够在沙漠越野中保持稳定行驶,降低侧翻、陷人的概率。
同时,四电机系统的超强动力也能使其完成干地攀爬的挑战。
以上对易四方技术平台的解读或许还有更多精彩,但现阶段的信息还非常有限,有关该平台的更多信息要等到上海车展才会公布。
但作为一个比较“热情”的,我还是想深入挖掘易四方的技术,比如它强大的轮式电机。
资料显示,易四方技术平台的四轮电机最大输出功率覆盖kW~kW,最大扭矩覆盖N·m~N·m,效率高达97.7%,最高车速达到0rpm,车辆马力超过Ps。
可以看到,这款电机的输出功率几乎与特斯拉Model S Plaid相当,从100转加速到100转仅需2.1秒。
尤其是它的电机转速超过20000转,其性能超过了之前最强的Lucid Air(0rpm)。
) 电子车。
那么易四方的马达是如何做到的呢?根据之前发布的电机分解图,我们可以看到电机中的转子与我们平时看到的不太相似。
虽然它采用了空心花瓣的形状,但根本没有永磁体。
易四方电机转子 特斯拉电机转子 正当小编以为这是一项新技术的时候,看了一些专利信息后,发现了其中的奥秘。
根据获得的专利图纸,该电机内嵌永磁体,与我们常见的特斯拉相比,其永磁体更大、数量更多,这可能是其整体功率提升的关键。
地点。
那么,电机的转子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呢?常见电动汽车中,永磁同步电机占据90%的市场。
由于其良好的输出效率和高扭矩,受到业界的青睐。
然而,任何事情都有两面,好的和坏的。
永磁同步电机虽然有前面提到的好处,但由于采用了永磁转子(钕铁硼),虽然磁通量得到了保证,但是当达到一定的高转速时,永磁同步电机就会形成反作用力。
电动势。
如果此时给电机输入较高的电压,其转速不会增加太多,多余的容量会转化为热量。
这就是为什么电动机车起步很快,但高速行驶后却很难提速的原因。
不仅如此,永磁同步电机的永磁体采用稀土材料钕铁硼制成,达到高温时会出现退磁,从而导致整个电机报废。
因此,大多数永磁电机在高输出后都会受到系统的限制,以保护电机。
因此,为了克服永磁同步电机的这一缺点,采用了特殊的设计。
电芯采用磁阻电机与永磁体相结合的设计,形成多级磁极样式。
例如,特斯拉采用了6级单V设计。
因此,它的全称可以称为永磁磁阻同步电机,其特殊的设计利用了电机的大扭矩和高转速的优点。
此外,该电机采用1槽6线扁线绕线技术。
这项技术的优点我们之前已经多次提到过,就是可以增加电机定子的槽满度,从而产生更强的磁场,从而提高电机的整体功率密度。
另外,扁线电机线的应力比较大,刚性也比较大。
电枢具有较好的刚度,对电枢噪声有抑制作用。
缺口尺寸可以比较小,可以有效降低齿槽转矩,进一步降低电机的电磁干扰。
噪音。
当然,另外要提的是,扁线电机对于散热也很有帮助。
由于内部间隙较少,扁线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散热和导热较好。
而且易四方的驱动电机还配备了直喷转子油冷技术。
与以往电机外壳上水道冷却等间接冷却方式相比,直喷式油冷技术可以缩短传动路径,通过冷却油直接均匀地冷却扁线绕组。
散热能力大大增强,可直接冷却转子,使电机在极端工况下使用寿命更长,提供更高的性能。
最后,除了转子和定子的特殊设计之外,我们之前提到的SIC碳化硅也功不可没。
因此,综合以上来看,搭载易四方技术平台的U8爆发出惊人的威力,而该平台也将应用在U9等超跑车型上,或许会带来更高的性能更上一层楼。
写在最后,虽然目前已知的有关易四方技术平台的信息还非常有限,但随着U8逐渐步入正轨即将推出,其有关易四方的技术信息也被一点点透露出来。
但我们可以确认的是,超级科技创造高端品牌。
Look Up品牌继承了比亚迪集团20年来打造的强大综合产业能力,力求掌握定义高端新能源汽车性能的力量。
所以,Look Up U8就成了这个吧。
初始点。
那么未来,在易四方平台技术的加持下,品牌将期待赋能什么样的想象呢?我们拭目以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相关文章
05-18
05-16
05-27
05-27
05-18
05-16
05-16
05-27
05-18
最新文章
工信部将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两个机会不容错过
续航300公里的比亚迪秦EV电动版或将于3月上市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前11个月自主品牌出口下降9.3%
蜂巢能源常州工厂一期工程已投产,探路者车规级AI动力电池工厂
奥迪首款量产纯电动SUV e-tron正式亮相,续航400公里,明年进入中国
2024年,特斯拉电动汽车全球分离器使用量将达到3.4亿平方米
极氪汽车重启美股IPO,目标估值51.3亿美元
江淮iEV6S消息曝光 将于今年4月25日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