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生产的雷诺电动汽车明年上市
05-27
“目前我国锂电池生产企业众多,随着动力电池供过于求,不少企业开始生产动力电池。
” 7月24日,华北汽车研究所动力电池实验室主任王子冬在“中科院投资与金融科技产业沙龙”上表示。
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2020年我国电动汽车销量将达到22万辆,同比增长3%。
实际产能将达到5GWh,而动力锂电池需求量将达到约12.5GWh,产值约1亿元。
未来10年,我国动力锂电池产业规模预计将突破1亿元。
动力电池增速落后于新能源汽车。
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量超过7万辆。
受此带动,我国动力锂电池产业规模已达亿元,同比增长%以上。
今年1-3月,我国锂电池产品产量10.4亿只,同比增长约3%,远不能匹配新能源汽车的%增速。
动力锂电池的产能远远不能满足当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需求。
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6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7.6万辆,同比增长2.5倍。
然而,新能源汽车产量快速增长的同时,配套动力电池的生产却存在缺口。
“现在基本上,只要能制造出动力电池,销售就不存在太大问题。
”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合协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这不仅极大制约了新能源汽车产能的释放,也影响了动力电池技术。
大家都在忙着进步,很难有人能够专心研发。
面对这样的市场状况,消费者在选车时也会产生顾虑。
这可以从一组调查结果看出。
近日,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企业深圳比克电池有限公司在全国20多个省市开展的消费者调查结果显示,约70%的消费者认为当前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水平电池技术太高,无法购买新电池。
能源汽车的主要障碍。
新能源汽车动力的续航、续航能力、电池安全、充电效率是消费者购车时关注的四大问题。
电池技术亟待改进。
电动汽车发展的核心内容是电池技术的进步。
目前较为成熟的磷酸铁锂电池、锰酸锂电池、三元材料电池难以满足电动汽车续驶里程的最终发展要求。
因此,动力电池的开发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认为,应兼顾比能量和安全性,以提高比能量密度为主线,多角度、系统地提升电池安全可靠性。
他提出,下一代动力电池的研发应重点关注正负极材料和介质隔膜及模组智能技术等核心技术,共同开发新一代高容量锂离子正负极材料。
负极材料与锂聚合物电池跨领域——以锂硫、锂空气、钠空气为代表的新体系电池研发,形成核心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迫切需要提高自动化水平。
王子冬认为,动力电池已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型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瓶颈技术。
目前,我国电池研究生产企业众多,但整体实力不强,产业链不完整,同时还面临着国外企业进入中国的压力。
华亭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一位负责人表示,目前日韩企业在生产成本、技术等方面全面领先于国内动力电池企业。
一位电池技术专家表示,目前国内动力电池企业的生产成本约为每瓦时2元。
按容量25千瓦时的动力电池计算,成本约为5万元。
这样的成本明显高于LG、三星等韩国动力电池厂商。
据报道,韩国企业的成本已降至每瓦时1.8元以下,这意味着同样25千瓦时的动力电池成本将低于4.5万元。
目前,中国前10名企业的产销量合计仅占78%左右。
中国企业普遍缺乏规模优势,这种状况未来可能难以改变。
如何在规模经济不足的情况下保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是中国企业面临的紧迫问题。
王子冬分析,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之一是国内动力电池企业与电动汽车企业关系过于松散,互信不够。
电动汽车企业仅将动力电池企业视为零部件供应商,并认为可以有多种选择。
在这种情况下,动力电池企业不愿意开发适合电动汽车企业的动力电池。
此外,还迫切需要提高自动化水平。
日本、韩国一流锂电池企业的自动化率均在70%以上,国内一线企业约为50%,二线企业仅为20%。
这导致中国锂电池的一致性差距较大,甚至成本优势正在丧失。
日本、韩国企业纷纷在中国建厂,倒逼国内企业提高自动化水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相关文章
05-27
05-16
05-18
05-27
05-27
05-17
05-16
05-18
最新文章
工信部将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两个机会不容错过
续航300公里的比亚迪秦EV电动版或将于3月上市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前11个月自主品牌出口下降9.3%
蜂巢能源常州工厂一期工程已投产,探路者车规级AI动力电池工厂
奥迪首款量产纯电动SUV e-tron正式亮相,续航400公里,明年进入中国
2024年,特斯拉电动汽车全球分离器使用量将达到3.4亿平方米
极氪汽车重启美股IPO,目标估值51.3亿美元
江淮iEV6S消息曝光 将于今年4月25日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