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生产的雷诺电动汽车明年上市
05-27
今日有报道称,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近24倍,但新能源汽车政策设计者表示速度还不够快!针对当前新能源汽车的一系列问题,上周工信部、发改委等部委发布了两项新政策:《关于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奖励的通知》和《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投资项目和生产准入管理的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
如此密集的政策出台是比较少见的。
人士表示,意见稿的出台将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增添力量,为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做出贡献。
问题出在配套设施和产品上。
今年1-10月,我国累计生产新能源汽车4.7万辆,同比增长近5倍。
其中,生产纯电动乘用车2.22万辆,同比增长7倍。
但与新能源汽车产量快速增长相比,仍显不足。
工信部最新公开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9月底,39个推广应用城市(组)共推广新能源汽车3.86万辆,其中1月起推广2.05万辆到今年9月份。
不过,根据上述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群)申报计划,2019年至2019年,39个推广应用城市(群)共推广新能源汽车33.6万辆。
不过,截至今年9月,今年完成的促销量仅为目标量的11.49%。
“国内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不能满足需求,消费者停车、充电难等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这是主要原因。
”科技部电动汽车重大技术专项特聘专家王秉刚告诉南都记者,目前我国只建设了座椅充电站。
换电站和2.6万个充电桩的便利性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的日常需求。
目前,当地充电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过于依赖电网。
虽然国家提出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领域,但具体进入办法尚未落实。
“作为启辰摩龙峰车主,我还是无法在自己的社区停车位安装充电桩。
”东风日产营销总部副总监叶雷坦言,目前配套设施建设存在困难,比如个人充电设施进社区困难等。
限制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需求。
高达1.2亿的激励资金用于支持建设。
在现实压力下,政策设计者正在不遗余力地为实现推广新能源汽车的目标创造条件。
11月25日,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奖励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中央财政拟安排资金,对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城市或城市群充电设施建设给予奖励。
其中,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城市奖励最低1万元,最高奖励1.2亿元。
同时《通知》强调,中央具体奖励对象是经四部委批准备案、成绩突出且没有地方保护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城市或城市群;其他尚未备案但有良好推广效果的城市或城市群可按程序报四部委备案后按本通知执行。
此外,奖励资金由地方政府用于充电设施建设运营、改造升级、充换电服务网络运营和监控系统建设等,不得用于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必须从提高便利性本身开始。
”东风日产副总经理任勇表示。
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游戏点归结为“便捷”,其中加快充电设施建设尤为关键。
平安证券分析师于冰表示,该政策旨在打破新能源汽车与充电设施之间的“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恶性循环,这将刺激全国充电设施建设加快,创造新能源汽车持续增长的良好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在新能源汽车推广中首次出现了按照“系数换算”不同车型的推广考核办法。
例如,纯电动公交车、钛酸锂等纯电动快充公交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公交车的转换比分别为12:1、20:1、5:1。
这意味着,在新能源汽车私人消费方面进展不大的城市,也可以通过大规模政府采购新能源公交车的“灵活”方式,达到完成主管部门考核指标的目的。
不过,王秉刚指出,客车是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最活跃的创新领域。
这一新政策的出台,可以引导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以客车领域作为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的突破口。
将“鲶鱼”引入新能源生产 面对推广新能源汽车的系统工程,单纯奖励配套设施建设显然是不够的。
结果,仅一天后,即11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下发了《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
意见稿规定,新设立的独立法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必须具备三年以上纯电动乘用车研发基础,并具备掌握整车控制系统、动力电池系统、整车集成和制造能力。
车辆轻量化。
核心技术及相应的测试验证能力。
事实上,这一标准显然被视为非汽车企业进入纯电动汽车行业的重要利好。
“放开非汽车企业电动汽车生产,是为了引导和规范电动汽车,引进生力军,激活新能源汽车市场。
”国民证券汽车行业分析师曹鹤认为,未来电动汽车行业很大一部分将由非汽车企业组成,“包括汽车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甚至外部企业”行业”。
据悉,万向钱潮大股东万向集团旗下子公司正在申请电动汽车生产资质,而主要从事锂电池业务的亿纬锂能也表示,公司正在申请新能源汽车准入资格。
“鲶鱼”的加入,很可能会刺激车企对新能源汽车的投资。
各大车企也加快推广新能源汽车:北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EV电动汽车于11月14日批量下线;深圳比亚迪戴姆勒新技术公司10月举行腾势纯电动演示 本届广州车展期间,宝马、大众等车企都明确了自己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
此外,草案还明确,新设立企业生产的产品必须使用自主品牌,只能生产纯电动轿车和其他纯电动乘用车(含增程式电动乘用车)。
他们不能生产任何由内燃机驱动的车辆。
汽车产品。
这也是政策层面首次将电动汽车生产门槛收紧至纯电动汽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相关文章
05-27
05-16
05-18
05-27
05-27
05-17
05-16
05-18
最新文章
工信部将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两个机会不容错过
续航300公里的比亚迪秦EV电动版或将于3月上市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前11个月自主品牌出口下降9.3%
蜂巢能源常州工厂一期工程已投产,探路者车规级AI动力电池工厂
奥迪首款量产纯电动SUV e-tron正式亮相,续航400公里,明年进入中国
2024年,特斯拉电动汽车全球分离器使用量将达到3.4亿平方米
极氪汽车重启美股IPO,目标估值51.3亿美元
江淮iEV6S消息曝光 将于今年4月25日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