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轴六轮福特Bronco 6x6卡车渲染图曝光
05-16
在4月26日举行的中国汽车论坛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发表主旨演讲,重申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意义,并介绍相关成果。
全国政协、科技部副委员长部长万钢表示,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基于庞大的汽车保有量产生的石油进口需求,超过60%石油依赖进口。
针对电动汽车使用燃煤发电的环境问题,他补充道,目前中国的风电、光伏发电均居世界第一。
根据中方在巴黎峰会上的承诺,今年中国非石化能源比重将达到20%。
“目前运营的50万辆电动汽车仅占风能和太阳能发电总量的不到3%。
”万钢透露,今年以来,我们的电池技术取得了进步,电池的单位能量密度翻了一番。
同时,制造成本降低了50%。
他表示,未来五年将努力将能量密度提高一倍,进而将制造成本降低50%。
此外,“如果未来纯电动汽车发展迅速,可以考虑燃料电池来弥补短板。
”以下为万钢讲话实录: 我想介绍一下中国电动汽车研发未来前景的一些情况。
我们来谈谈“十三五”期间的想法。
中国汽车的发展是中国工业发展的骄傲,也是对中国汽车工业的挑战。
中国每年汽车保有量超过1.37亿辆。
与此同时,中国石油消费总量达到5.2亿吨,其中进口3.1亿吨。
但与此同时,中国城市的污染越来越严重,每个北京人都有同感。
我认为汽车行业应该在这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
为什么?一亿三千万辆汽车,仅包括每十个人拥有一辆车。
在德国,现在每十人拥有七辆汽车。
在美国,有八辆汽车,很快就会达到九辆。
换句话说,人们生活中对汽车的需求在哪里? ,非常明显。
但我们提供什么样的汽车,如何走上产业、环境、能源协调发展的进程并朝这个方向前进,是我们现在应该讨论的。
这对汽车产业来说是机遇,也是中国汽车产业的挑战。
如果我们抓住机遇、战胜挑战,我们的发展方向依然是蓬勃向上的。
事实上,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能源结构调整。
我们在风电、太阳能等各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强基础研究,促进产业发展。
同时,我们还建立了全球最大的风、光储输示范工程,让间歇变连续。
2015年,我国累计风电装机容量为GW,光伏装机容量为43GW,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为0.5TWh,均居世界第一。
但如果按照巴黎峰会上的承诺,即2018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总量的20%,我们还需要将这些世界第一提高两倍。
这是我们的挑战和机遇。
。
但目前中国有50万辆电动汽车在运营。
我估计它们只占风能和太阳能发电总量的不到3%。
因此,能源结构的变化也为中国汽车的发展和汽车能源的供应提供了保障。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从世界各国汽车能源消耗法规的变化可以看出,能源消耗正在快速下降。
根据中国政府的要求,新能源年消耗量必须达到4.5升至5升之间,新能源用量必须达到4.5升以下。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每年需要削减的数额相当大。
同时,实行欧六排放,北京现在京六排放,指日可待。
因此,我们的汽车工业必须在能源消耗和排放这两方面下大力气。
还有一个细节。
为了更加符合道路上的实际工况,我们倾向于生态化整车的循环测试功耗。
欧洲已经从静态测试、动态测试转向高度动态测试。
美国的情况一直如此。
日本新的测试条件与旧的相当,从一个周期的12次加速和12次减速增加到26次加速。
, 26 次减速度。
中国政府还委托中国汽车技术中心研究我们测试的相应演变。
该试验方法的变化,特别是增加了加速频率,加大了振荡强度,加快了工作时间。
新能源采用点击驱动、怠速停机、自动能量回收等方式,具有节能减排的先天优势。
无论能源、环保的发展,还是汽车产业本身,都指向新能源的发展道路。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新能源汽车呢?十多年前,我们在确定新能源汽车时,就对纯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等领域做了规划,并确定了其未来发展的关键技术和关键零部件。
入,以及关键模型电力系统。
我们所说的动力系统是指以电池及管理系统、电机及驱动系统、多能源系统为主要核心技术,以及混合动力发动机、燃料电池发动机、能源发电系统等。
这样就在三大技术路线上得到了关键技术的布局,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三纵三横布局。
从目前来看,混合动力正在从过去的重混转向插电式。
未来,增程发电机将成为发电系统。
燃料电池也出现在两个方向。
一种以燃料电池为主要动力,另一种以燃料电池作为旅行型电动混合动力源。
这三条路线最终成为一个由电机驱动、发电和存储系统组成的系统。
它的发展可以集中最大的力量攻克最关键的技术。
作为政府,还需要加强基础设施的应用、科研激励、标准检测、法律法规的推动等。
在这样的体系下,我们最重要的优先事项是基础研究。
电动汽车最重要的就是动力电池。
在科研方面,我们从基础开始,在交换膜交换机理、纳米技术的应用、整个电池失效原理、温度场分布等方面的研究上下了很大的功夫。
然后我们在电池化成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
成组技术和控制技术也得到了投资。
正是这些投资支撑了中国动力电池的发展。
与去年相比,电池的单位能量密度提高了一倍,同时我们的制造成本降低了50%。
规模化发展和基础研究力度是我们整个动力电池的发展方向。
未来我们会更加基础,进行基础技术的研究。
在发展过程中,我们不断凝练科学问题,寻找科学解决方案,解决共性关键技术问题。
因此,我们将努力在未来五年内将能量密度提高一倍,并将制造成本再降低50%。
这样的话,到时候燃气就在水平之上,成本就会降到一元钱以内,这样就在市场上具有充分的竞争力。
第二个驱动器根据不同的阶段点击攻克不同的关键技术。
例如,启停发电机现在基本上已投入串联使用。
混合动力发电机得到了很好的推广,特别是在公交车上。
特别是双电机驱动器的最新发展使我们更接近人们的需求。
众所周知,电力驱动的最大特点是零速时具有最大扭矩,有利于起步加速,但二次加速存在一定困难。
因此,我们一些企业开发了双电机直驱系统,既可以低速大扭矩,又可以二次加速。
我们在电传动基础部件方面还存在短板,如电力电子器件、电磁干扰、防护与安全等方面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
这是我们“十三五”规划工作要做的一件重要事情。
很多同事问我电动车时代还需要发动机吗?在我看来,我们不仅需要它们,还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小型化、轻量化、电子化将成为发动机的未来。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需要针对未来的特殊计划和特殊的发动机。
我们应该在这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
从它的发展来看,它可以通过混合动力、涡轮增压等方式减小发动机的排量尺寸,增加电机的布局空间,使电机可以在长距离布置并发挥更大的作用。
发动机与电机的配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形式。
未来,发动机将配备发电机作为旅程的一部分。
这个发电机如何跟上电池的响应速度呢?这需要更平滑的动态。
经过专家讨论,清洁、高效、小型、轻量化的发动机将是趋势。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企业也开发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
我们的最低要求是50公里。
中国汽车工业大多采用70公里或75公里。
这是因为多年来我们观察到了很多电动汽车。
得出的结论是,大约75%的汽车行驶里程少于50公里,90%的汽车行驶里程少于75公里。
如果有机会每天充电,90%以上的插电式车辆都可以使用纯电,实现城市零排放。
这是我们未来发展的方向。
那么中国汽车也提出了一些好的产品,比如北汽、比亚迪、江淮。
这些汽车现在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主要原因是它在性价比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当然,我们还是要在高端上下功夫,砥砺前行。
燃料电池也正在进入市场,相当于纯电动汽车。
燃料电池的市场化道路可能会更长,需要更多的等待。
自 2008 年开发出第一辆燃料电池汽车以来,我们一直在不断开发它。
我们首先在大学组织发展,逐步进入企业。
去年上汽完成了燃料电池汽车在中国的试运行,从南到北,从低到高,一直到青藏高原,所以这个正在逐步进入市场,我们也希望能够加快步伐。
但随着纯电动的快速发展,我们可以考虑使用燃料电池来弥补其不足。
目前,插电式车型仍有一定排放。
未来我们可以使用燃料电池来弥补这个缺点。
我们将这些技术整合到一个发展方向。
,让创新投入更加集中、高效。
新能源谈电动车安全,安全吗?有。
安全是电动汽车发展最关键的因素,大家都应该在这方面做出努力。
从电池安全、整组安全、布局安全等方面,必须保证电动汽车在发生事故时的安全。
另外,互联网时代的安全应该是最新的技术,就是全程实时控制。
所有公交终端均处于全时监控状态,即所有公交车运行过程中,每节电池都受到监控。
如果出现过热现象,会自动发出警报。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证安全。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新时代汽车行驶高度的安全。
另一个发展是电动汽车、智能电网和车辆网络的集成。
电动汽车不仅作为能源存储终端,甚至可以在能源互联网、车联网、信息互联等方面相互融合。
这为新的商业模式,即分时租赁,创造了更好的供给。
大家出门在外就能知道有什么类型的车可以租。
停车时,他们还可以实时找到电动汽车,包括充电地点。
这些也是逐步进入综合交通体系的“十三五”要进行的综合研究。
由于今天时间有限,我不再介绍智能驾驶的部署。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量情况,我们可以从这个增长中看到一些东西。
新能源汽车采用公交车运营方式,逐步进入到户运营模式。
其实2018年每年还不到30万辆,2009年也只有0辆。
当时我就觉得50万辆的目标很难实现。
但去年这一数字达到了37万多辆。
所以最终达到了49.7%,还差了一辆车。
但这里有一点告诉我们,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不仅仅是研发的事,不仅仅是汽车厂商的事,更需要全社会的支持。
对于新能源汽车,取消摇号,取消交通限制,确保优先停车。
只有给予政策支持和全面创新,新能源汽车产业才能真正发展。
从这个角度来看,要创造良好的运行环境,全社会特别是媒体朋友必须为新能源汽车喝彩,并提供更多宝贵意见,以确保新能源汽车能够上路。
从这个角度来看,媒体宣传新能源汽车也是对我国节能减排、减碳、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截至2015年底,全球电动汽车产量突破1万辆。
2008年至2014年,全球16个EVI成员国均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的投资。
我有幸参加了今年巴黎气候峰会能源使命联合行动计划。
我们将与20多个国家合作,未来5年将清洁能源投资和研发投入翻一番。
所以这也将是我们的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也将是未来能源使命中研发的一个重点。
我们现在也很高兴,比例达到了30%,为世界节能减排、减碳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新能源汽车研发方面也有国际合作,包括中德电动汽车研究中心、中美清洁汽车联盟等。
最大的特点就是所谓的2 2模式,即中国产学研与国外产学研结合,在基础研究、政策研究等方面形成合力。
我也很高兴看到中国汽车企业与国际汽车企业正在融合。
去年,我亲自驾驶了戴姆勒奔驰和比亚迪联合开发的汽车。
此类联合开发的汽车也享受所有政策优惠。
我们多次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是开放的,在中国市场将受到平等对待。
我特地问到了这一点,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是更加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国际化。
最后我想说,我们深刻认识到,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要求。
由于外部能源环保的压力和内部技术升级的加速,我们发展电动汽车的同时,承载着节能环保的社会责任和产业升级的历史使命。
对此,在座的汽车企业应该有责任感和使命感。
现在我国电动汽车发展成果不断提升、规模不断扩大、业态不断创新、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应用多元化、研发合作国际化。
特别感谢国务院领导亲自主持该项目,大力推进,亲自到各地调研,现场解决问题,协调各部门联合推进。
还要感谢业界加大投入、提高水平。
产学研结合发展得很好。
也特别感谢汽车工业协会十多年来在这方面坚定不移、坚定支持。
作为一个行业,未来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核心技术研发还需要我们继续深化,要继续加强电池、电机、基础研究、核心技术、共性技术的发展。
车辆能力、集成能力,特别是安全性仍然需要我们用新技术、新形式来提升。
我们的行业和市场的需求非常强劲。
要牢牢把握汽车电动化、轻量化、智能化发展方向,不断创新汽车市场商业模式。
电动汽车是中国的朝阳产业,前景广阔。
这是一个承载着责任和使命的产业,也是我们未来技术创新的重点。
希望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为行业的转型升级做出贡献,更重要的是为我们的汽车驾驶员和用户提供最好的服务,最终最好的性能,最合理的价格。
这样的话,我们的新能源汽车就会走在世界的前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相关文章
05-16
05-18
05-16
05-27
05-16
05-18
05-27
05-18
最新文章
工信部将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两个机会不容错过
续航300公里的比亚迪秦EV电动版或将于3月上市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前11个月自主品牌出口下降9.3%
蜂巢能源常州工厂一期工程已投产,探路者车规级AI动力电池工厂
奥迪首款量产纯电动SUV e-tron正式亮相,续航400公里,明年进入中国
2024年,特斯拉电动汽车全球分离器使用量将达到3.4亿平方米
极氪汽车重启美股IPO,目标估值51.3亿美元
江淮iEV6S消息曝光 将于今年4月25日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