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提升核心竞争力 “淘汰赛”率先晋级
05-27
【报道】上汽集团举办全新上汽智慧咖啡馆活动。
本次活动包括上汽集团副总裁-祖似杰、上汽集团公关部总经理-关毅中、零数科技CEO-李君、上汽创新研究院副院长芦勇等出席并介绍了上汽集团最新动向。
本次活动上,上汽创新研发院常务副院长芦勇介绍了固态电池、V碳化硅电轴以及车辆中央协调运动控制器(VMC)技术;上汽创新研发院副院长、零束科技CEO李君讲解零束全栈3.0解决方案。
固态电池方面,首先在固态电池方面,上汽创新研究院与清陶能源联合研发固液混合动力电池,计划搭载于智机汽车新车型上,并将量产——今年下半年生产。
通过集超快充电、高比动力、高安全性于一体的设计,固液混合电池将为用户带来快充时间、续航、安全等方面的极致体验。
基于以上创新,固液混合电池在快充性能方面可以实现2C的超快充电速率。
从最低SOC充电到80%SOC仅需24分钟;在能量密度方面,可以实现wh/kg的超快充电速率。
能量密度高,比传统液体电池高30%。
此外,随着能量的增加,电芯的安全性降低,但固液混合电池在高能量密度的前提下仍然安全,可以通过最严格的单电芯针刺测试。
级别可以达到L0级,即单个电芯热失控后,整个封装不会着火或爆炸。
V型碳化硅电轴 活动现场,上汽高层还解读了V型碳化硅电轴的技术发展。
据悉,V型碳化硅电轴配备了先进的碳纤维转子电机。
电轴性能可提升10%,使车辆3秒内加速至100公里,打造极致加速体验;同时,在碳纤维材料的保护下,电机转子的可靠性和寿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配备定转子双油冷、直接瀑布式油冷技术,匹配热量/温度智能管控技术,采用陶瓷轴承和四行星差速器,以及高压、高温、低损耗的SiC模块为用户提供更多的驾驶乐趣。
该技术计划于今年下半年应用于智机新量产车型上。
关于中央协调运动控制平台中央协调运动控制平台是以中国首个“全区域线控智能执行”为载体,集线控转向、后轮转向、四轮干式嵌入制动、四轮驱动于一体的中央协调运动控制平台。
电机和电控 具有悬架等先进技术的运动控制平台。
它可以将用户对多个车辆系统的复杂驾驶控制转化为VMC系统带来的智能便捷驾驶,降低了驾驶员的控制技能要求,让驾驶员轻松应对各种复杂路况,带来更大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经验。
车辆的中央协调运动控制器(VMC)技术率先实现新突破,让车辆在不同驾驶模式和各种路况下始终保持车身稳定性,带来极致的安全体验和极致的舒适体验。
中央协调运动控制器将全面融合制动、驱动、转向、悬架控制等功能,实现对车身6个自由度的集中控制。
VMC技术也将首次搭载在智机旗下车型上,计划于2020年投入量产。
关于零束全栈3.0活动现场,解读了零束全栈3.0解决方案。
据了解,今年的上汽零束全栈3.0解决方案采用“中央计算+区域控制”的策略,融合了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计算、智能连接四大领域。
零束全栈3.0将域控制器数量减半,数据带宽提升5倍,线束长度减少30%,OTA速度提升70%;物联网生态系统将深度融合。
让车辆具备超强的自学习、自进化、自成长能力,实现持续的智能场景体验。
此外,零束银河全栈3.0解决方案将通过智能汽车操作系统ZOS、智能驾驶计算平台ZPD、智能座舱计算平台ZCM、座舱驾驶四大产品线采取分步实施的方式。
综合计算平台ZXD。
分阶段实现代际解决方案大规模生产的战略。
零光束全栈3.0将率先搭载于上汽高端纯电动智能品牌智极车型上,并计划于今年量产。
关于上汽与奥迪,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活动上,上汽高层还回应了近期与奥迪合作的事宜。
祖似杰表示,奥迪是整个上汽集团的深度合作伙伴。
上汽将与奥迪形成多种形式的合作,根据不同的项目选择不同的合作方式。
管毅中还表示,奥迪和上汽确实会加快在电动汽车开发方面的合作。
他们已经达成共识,但具体信息的发布还需要一段时间。
此外,奥迪现已与上汽集团旗下开发智能系统和域控制器的子公司零光束科技合作,成为零光束科技的客户之一。
未来,奥迪很可能会配备零光束技术开发的车载系统和域控制器。
对此,零数科技CEO李君表示:软件数据规模化是趋势,不仅为上汽服务,也为整个行业带来帮助。
据悉,上汽与奥迪的合作由来已久。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上汽集团就与奥迪母公司大众集团成立了合资汽车公司上汽大众,推出了桑塔纳、帕萨特、朗逸、途观等多款畅销车型。
2016年,上汽奥迪品牌正式亮相,上汽与奥迪的合作正式拉开帷幕。
面对席卷而来的新能源浪潮,奥迪品牌向电动汽车转型却进展缓慢。
已被竞争对手拉宽,仍没有自己专属的纯电动汽车平台。
数据显示,全年奥迪纯电动汽车全球销量为11.82万辆,同比增长约44%,其中中国纯电动汽车销量仅增长9.8%。
写在最后:通过与上汽高层的接触,可以看到,面对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变化,上汽正凭借扎实、前瞻的技术支撑,通过精准布局,成为国内新企业在行业中。
它是能源汽车企业中的领先标杆之一,能否在目前举步维艰的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中掀起一阵风暴,我拭目以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相关文章
05-27
05-16
05-16
05-18
05-17
05-16
05-18
05-18
最新文章
工信部将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两个机会不容错过
续航300公里的比亚迪秦EV电动版或将于3月上市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前11个月自主品牌出口下降9.3%
蜂巢能源常州工厂一期工程已投产,探路者车规级AI动力电池工厂
奥迪首款量产纯电动SUV e-tron正式亮相,续航400公里,明年进入中国
2024年,特斯拉电动汽车全球分离器使用量将达到3.4亿平方米
极氪汽车重启美股IPO,目标估值51.3亿美元
江淮iEV6S消息曝光 将于今年4月25日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