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交与福田汽车签约交付首批纯电动公交车
05-27
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从理论上讲,燃料电池无疑是目前我们能看到的几种技术中最有前景的技术。
因为不仅仅是汽车,燃料电池这种新的能源转换方式??,在发电领域也取得了成绩。
不过,从近期主要主流汽车消费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情况来看,似乎除日本外,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开始呈现出主导新能源市场的趋势。
未来。
自上世纪初以来,汽车产业已不再是某个国家可以独立发展的产业。
全球标准的制定将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主导趋势。
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全球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将成为引领新能源产业未来发展的最大变量。
内燃机时代,加油口是统一标准,所以无论各派质检的动力系统如何变化,最终都会回归加油口。
但在新能源时代,传统的加油接口将被新的能量补充方式所取代。
目前正处于新能源动力技术改造的早期阶段。
在统一标准制定之前,各种新能源电力技术百花齐放。
仅从大的分类来看,目前有插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
如果进一步细化为单一的电动技术,充电接口、充电电压也存在差异。
不同的收费形式。
百花齐放的时代,往往也是竞争最激烈的时代。
哪种形式的接口将作为未来新能源动力技术的标准,是本次大赛的唯一评判。
也就是说,当前新能源市场的竞争,实际上是一场接口标准制定权的竞争。
从目前新能源动力技术的发展方向来看,目前全球存在两个完全不同的阵营。
一是以中国和欧洲为代表的电动汽车阵营。
中国和德国政府甚至制定了电动汽车充电接口标准。
问题得到统一,可以看作是两国政府对新能源发展方向的肯定。
在产品方面,颠覆者特斯拉的出现,让新能源动力成为时尚潮流。
另一阵营是以日韩为代表的燃料电池阵营。
日本完成混合动力的普及后,将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发展锁定在更先进的燃料电池领域。
目前,丰田中国首款燃料电池汽车Mirai已正式发布,成为目前市场上首款量产的燃料电池汽车。
以现代汽车为代表的韩国已向市场推出了燃料电池版ix35。
至于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笔者已经写了很多文章来解释了,这里就简单说一下。
燃料电池的原理其实非常简单。
氢燃料通过燃料电池阳极板(即负极)上催化层的作用,将电子与氢原子分离。
失去电子的氢离子穿过质子交换膜到达燃料电池的阴极板,即正极。
自由电子无法穿过质子交换膜,只能通过外部路径到达阴极板并与氢离子重新结合。
电子运动的过程中,外部电路自然会产生电流。
这个电流经过逆变器、控制器等装置后,可以到达电机,驱动其运动并产生动能。
到达阴极板后,电子与那里的氢离子和氧原子重新结合形成水。
从这个简单的原理不难看出,要驾驶燃料电池汽车,我们只需要补充氢能即可。
燃料电池汽车结构图 电力原理比较简单。
采用高能量密度电池组作为动力源,为电动机提供动力。
电池组通过外部充电提供能量。
不同的电动汽车基于不同的技术方向,采用不同的电池组结构,但充电的总体原理是相似的。
在外部电源的作用下,阴极中的原子被电离成离子和电子。
离子向阳极移动并与电子重新结合成原子。
放电正好相反。
因此,为了使电动汽车运行,需要通过外部电源对其进行充电。
因此,从现实角度来看,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最大问题是充电时间。
对于电动汽车来说,补充能量的过程是一个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的过程,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但对于燃料电池汽车来说,重新获得能量的过程就是一个氢燃料加氢的过程。
前者可能需要几个小时才能补充,但后者只需要几分钟。
从线性使用的角度来看,燃料电池车型也往往表现得更像传统内燃机车,不会像电动汽车那样经历电能波动和功率下降。
更重要的是,燃料电池系统的能量转换不涉及燃烧,因此具有更高的能量转换效率。
每辆燃料电池汽车都可以看作是一个小型的燃料电池电站。
从技术角度来看,燃料电池汽车比纯电动汽车更具推广价值。
然而,控制新能源发展的不仅仅是技术。
市场是关键力量,市场从来只认可有广泛群众基础的解决方案。
由于能源补充接口的独特差异,这场新能源电力发展方向之间的博弈最终结果将导致败方彻底沉没。
因此,燃料电池汽车和电动汽车都开始争夺技术应用领地。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开放专利。
去年6月,特斯拉正式宣布开放包括电池管理系统、超级充电站技术在内的全部技术专利。
这将刺激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
继特斯拉宣布释放全部专利后,今年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前夕,丰田也正式宣布开放氢燃料电池技术专利使用权。
未来,全球汽车制造丰田的氢燃料电池技术专利将免费向制造商和零部件供应商开放。
此次,丰田共开放了3项燃料电池技术专利,涉及Mirai燃料电池汽车的专利数量也很高。
此外,丰田还将实施实质性的财政支持计划,包括投资氢燃料供应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在商用车领域推广燃料电池技术。
新能源技术取代传统内燃机技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新能源技术最终会朝哪个方向发展我们仍不得而知。
在这个十字路口,无论选择哪一条道路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都意味着巨大的基础设施建设。
一旦开始,就没有回头路。
因此,未来燃料电池汽车与电动汽车的市场竞争只会更加激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相关文章
05-27
05-16
05-18
05-18
05-18
05-18
05-18
05-18
05-27
05-27
05-18
最新文章
工信部将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两个机会不容错过
续航300公里的比亚迪秦EV电动版或将于3月上市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前11个月自主品牌出口下降9.3%
蜂巢能源常州工厂一期工程已投产,探路者车规级AI动力电池工厂
奥迪首款量产纯电动SUV e-tron正式亮相,续航400公里,明年进入中国
2024年,特斯拉电动汽车全球分离器使用量将达到3.4亿平方米
极氪汽车重启美股IPO,目标估值51.3亿美元
江淮iEV6S消息曝光 将于今年4月25日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