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一代试驾一汽奔腾B70 1.5T
05-18
【报道】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亚利桑那州坦佩警方表示,一辆Uber自动驾驶汽车正在辅助运行驾驶方式 在路上行驶时,他撞倒了一名过马路的女子,而该女子没有走斑马线。
后者于19日去世。
这被认为是行人首次因自动驾驶汽车而死亡。
事件发生后,Uber首席执行官达拉·科斯罗萨西19日发推文表示,亚利桑那州发生的这起事件令人非常悲伤。
Uber关心遇难者家属,正在与当地警方合作了解事故情况。
健康)状况。
Uber的发言人也表示,事件发生后,该公司已暂停在坦佩、旧金山、匹兹堡和多伦多的自动驾驶汽车测试项目,并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查明事故原因。
这起Uber事故让人想起去年5月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发生的自动驾驶致命事故。
此次事件也让公众更加关注自动驾驶的安全性。
相信现在很多人都在问:现阶段的科技能完全取代人吗?辅助自动驾驶真的那么不靠谱吗?我们应该停止探索这个领域吗?小编就这个问题和读者分享一些个人的看法。
现阶段的智能驾驶只能称为辅助,并不能完全取代人。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以目前的技术水平,全球绝大多数具有“自动驾驶”功能的量产汽车只能达到L3级别,需要人类驾驶员坐在驾驶座上,不断地观察周围路况和交通状况,遇到紧急情况时迅速将驾驶权交给人类驾驶员。
2016 年发生致命车祸的特斯拉 Model S 就属于此类车辆。
小编在行业沙龙与同样研究自动驾驶的驭势科技创始人兼CEO吴甘沙交流时了解到了2016年特斯拉事故的原因。
当时,特斯拉开启辅助自动驾驶功能,背向太阳行驶。
当车辆到达路口时,一辆半挂挂车出现在其前方并侧向转向。
由于拖车后部的驾驶室在阳光下被反射,特斯拉车前部的激光雷达误将其识别为高速公路标志。
拖车转弯时,汽车两轮之间的间隙恰好处于特斯拉车头下方雷达的识别区域,导致雷达无法感知前方障碍物的存在。
另外,特斯拉车主没有注意周围的路况,最终导致反应不足,导致车祸身亡。
至于涉事的Uber车辆属于什么级别,以及事故发生时是否开启了辅助驾驶功能,暂时没有明确答案。
这一切都需要等到事故调查完成后才能得出结论。
但可以肯定的是,目前车辆上配备的“自动驾驶”功能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自动驾驶”。
目前辅助自动驾驶技术在很多地方还不成熟,无法实现完全无人驾驶、完全自主智能。
驾驶。
自动驾驶尚不成熟,各方应谨慎行事,不要操之过急。
如果出了问题,有人死了,公众立刻就会对“自动驾驶”产生不屑。
特斯拉和Uber立即停止相关系统和技术的研发。
随后,不少汽车厂商和相关领域的研发团体也迫于舆论压力,暂停甚至终止了自动驾驶的研发和推广。
小编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技术发展需要时间。
对于任何一种技术,从最初的概念到最终的实体,至少需要5-10年的时间,然后在现实环境中进行实践和完善。
尽管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缩短了技术成型的时间,但研发过程的客观规律是无法改变的。
然而,为了抢先展示研发成果、占领市场,很多研发团体和企业忽视了这一过程,过早地将不成熟的产品推向市场。
其次,研发测试的严格性有待加强。
以特斯拉为例,辅助驾驶系统的不完善导致车辆无法正确识别路况,从而引发车祸。
可见,不仅辅助驾驶系统存在缺陷,测试该系统的条件和方法也存在缺陷。
系统开发商和汽车制造商过分强调系统的先进性,而忽视了行人与驾驶的关系。
乘客的安全。
第三,消费者对产品的期望过高。
大多数消费者对所谓的“自动驾驶”并没有深入的了解,而厂商和研发机构的过度夸大也让消费者高估了产品的实际能力。
结果,“自动驾驶”系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
当它“自动”时,就会给消费者带来负面影响,甚至可能出现因噎废食而产生抗拒的情况。
编者点评:无人驾驶,乃至未来的智能驾驶,是未来汽车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目前各国都已经在朝这个方向迈进,但以目前的技术水平,短期内实现完全无人驾驶是不可能也不现实的。
厂商应该为急功近利、过度宣传承担责任,消费者也应该以更加平和的心态看待自动驾驶的推广。
毕竟,如今即使是人类驾驶的车辆也会引发事故。
不成熟的驾驶系统怎么能不出问题呢?另外,小编还想引用吴甘沙对Uber车祸的评论,表达我们对此事的共同看法:最近各国自动驾驶行业发展太快,企业不能太激进。
商业化过程。
我们在拥抱技术创新的同时,也需要尊重汽车行业原有的规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相关文章
05-18
05-27
05-27
05-27
05-16
05-27
05-16
05-18
05-18
05-27
最新文章
工信部将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两个机会不容错过
续航300公里的比亚迪秦EV电动版或将于3月上市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前11个月自主品牌出口下降9.3%
蜂巢能源常州工厂一期工程已投产,探路者车规级AI动力电池工厂
奥迪首款量产纯电动SUV e-tron正式亮相,续航400公里,明年进入中国
2024年,特斯拉电动汽车全球分离器使用量将达到3.4亿平方米
极氪汽车重启美股IPO,目标估值51.3亿美元
江淮iEV6S消息曝光 将于今年4月25日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