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特异展示可为电动汽车充电的概念轮胎
05-27
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最近表示,发展氢能已成为各国迈向碳中和目标的共同战略选择。
中国要构建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以龙头企业为需求驱动的氢能源体系,高水平以“国手一盘棋”布局氢能产业链。
万钢表示,美国、欧洲、日本都制定了雄心勃勃的氢能发展计划。
国际能源机构《年净零排放:全球能源路线图》预计氢能年需求量为5.28亿吨,交通领域氢能消耗量占40%。
中国通过科技创新引领,持续推动氢能技术创新链发展;通过连续四个五年国家科技计划、产业技术创新工程等,支持燃料电池汽车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逐步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网络主体。
,大中小紧密结合的创新体系;并通过大规模示范运营积累实际应用经验,在能源交通、建筑设施、赛事装备、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科技引领作用。
在此背景下,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氢能产业中长期规划(—年)》,是我国氢能产业发展的新里程碑,对推动氢能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引领作用。
我国氢能产业可持续发展。
万钢建议,实施氢能发展规划,一要战略引领、有序发展,营造氢能发展的产业和市场环境;二要以科技引领、夯实基础,推动跨行业、跨学科融合发展。
三要以市场为导向、系统推进,打造优质低碳产业链、供应链;四是要把安全和标准放在第一位,加快全链条技术标准和市场监管体系建设。
五要推进示范,突出特色,提升和提高跨区域、综合性商业示范运营水平;第六,要在高水平开放合作中开展国际合作、培养人才、走出去。
1氢能已成为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万钢表示,实施双碳战略,需要构建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氢能体系。
氢能和电力是21世纪清洁能源的载体。
两者可互换,使用过程中不产生碳。
氢能广泛应用于交通、工业、化工材料等领域。
同时,以电、氢为代表的载体能源具有来源多元化的技术特点,驱动高效、零排放运行。
以氢电驱动的电力系统不受地理资源限制,不随石油价格波动。
有利于维护能源安全、保护大气环境、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这在当前地缘政治严峻、油价高企的复杂形势下凸显其战略意义。
”万钢表示,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已经远远超过煤电,但从电力供应来看,还远远落后于煤炭。
中间有一个缺口,是一个面积??可以继续挖掘的巨大潜力。
”首先,储能对于供电来说,虽然目前还没有能力建设大规模的直流电网来消纳可再生能源发电,但在能源产生的地方进行储能。
毫无疑问;其次是对绿色化学品的需求。
作为基础化工,许多化工原料来自于氨、甲醇,这些都可以利用氢能来生产。
” 万钢介绍,为推动氢能多领域、多渠道应用,科技部在“十四五”期间启动了“氢进万户”大型科技计划“十二五”期间打造氢能综合利用新模式。
由山东省政府牵头,秦安、青岛、潍坊、淄博四市参与,山东半岛区域联动,通过建设氢能高速公路、氢能港口、氢能园区、氢能社区,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氢能综合应用模式。
项目;围绕四城高速建设氢能服务区,启动燃料电池热电联动,建设13座加氢站。
还建立了物流仓库和重型卡车;青岛、潍坊港口建立氢能服务站 驱动提升系统,建成国内首套燃料电池油轮和重卡系统 “这个项目之所以取得显著成效,是因为在实施氢能规划时,我们不能在全国范围内无节制扩张,必须坚持有序发展,营造优质的区域氢能产业应用环境。
万钢表示,要综合考虑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省级政府主导作用,把氢能作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从清洁氢能生产、高效氢能氢能供应设施建设、全链条多场景氢能应用协同示范,保障区域氢能绿色低碳发展。
工信部等五部委表示。
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随后成功申请的燃料电池汽车城市群示范主要分布在京津冀、河北、河南、上海、广东等省建议,在此基础上,考虑统一规划,联合各省市逐步建设跨区域氢能高速公路综合示范。
一线推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跨区域联动发展 2氢能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 万钢强调,在实施《氢能产业中长期规划(—年)》过程中,龙头企业需要。
主导,“一盘国棋”高水平布局氢能产业链 “关键领域龙头企业的关键需求,就是我们的主攻方向。
万钢表示,在交通、储能、发电、工业等重点领域,依托国家研发支持、产业支撑、示范工程等项目,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抓住关键着力解决薄弱环节,协调推进跨行业、跨区域的产业链协作,完善和平衡产业链,形成上下游联动的产业结构。
一是围绕关键环节产品,通过国家研发扶持、产业扶持、示范工程等项目,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鼓励整车企业、能源企业、装备制造企业与产业投资基金和国内外企业联手。
外资社会资源加大对氢能和充电电池产业的投资,提高产业化水平,增强产业集中度。
二是鼓励上下游产业联盟,着力培育和完善产业链。
鼓励重点整车企业牵头或电堆企业联合开发燃料电池系统/电堆,重点电堆企业牵头或与材料企业合作。
开发膜电极、双极板材料和关键工艺装备,与零部件企业联合开发氢气压缩机、氢气罐及阀门组等核心零部件以及加氢站关键设备,着力培育和完善产业链。
第三个是。
优化投融资和市场环境,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创新优化投融资渠道,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重点短板的战略投资、股权融资、信托投资、特许经营等。
“比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驱动全球汽车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6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再创新高,达到1万辆,同比增长3%。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万钢表示,不过,汽车交通领域还存在不足。
比如商用车方面,中国和欧盟的商用车占比都在5%左右,但碳排放量不同。
欧盟商用车排放量占行业总量的5%,中国则占50%以上,因此商用车是当前中国汽车行业碳减排的重点和难点领域。
,也是最适合燃料电池汽车应用的场景,产业链上下游应联合起来,理性共同发展,加强科技协同公关,开展前瞻性示范。
万钢强调,产业链建设有利于行业有序发展。
同时,还要进一步考虑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整个产业链。
绿色低碳发展。
3绿色低碳转型新增长点 万钢表示,实施氢能计划,要加快培育绿色低碳转型新增长点。
首先要坚持自主创新。
加快关键技术突破,攻克基础材料、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难点,重点加大高效电解水制氢、远距离大规模储运、长寿命燃料等技术攻关力度电池堆和关键材料组件。
二是完善标准法规体系,提升检测评价能力。
充分考虑我国氢能产业发展特点和需求,加强多渠道供给和国际交流合作,协调各方力量,完善氢能标准法规体系,提升氢能和燃料电池测试评价能力,形成系统化服务支撑产业发展能力。
一是多方协作,加快标准规范研究。
聚焦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推广的关键环节,加大国际/行业标准制定力度,同时充分发挥团体标准堆市场反应快、发展时间短的优势,鼓励优先指定一批满足市场和创新需求的群体。
加强国际标准协调,满足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二是完善氢能产业标准法规体系,加快发布一批产业急需的技术标准。
包括车载70MPa IV氢瓶技术标准及加气站建设规范、氢气质量标准、燃料电池发动机可靠性、耐久性、安全性试验方法等,以及空压机、过滤器、氢气循环泵。
技术标准。
三是提升氢能与燃料电池测试评价能力,开展覆盖零部件、系统、整车、氢能四个层面的共性关键测试评价方法研究,形成综合测试评价体系,建立公共测试平台。
全面提高我国氢能、燃料电池企业检测评价能力,同时提高市场监管能力。
三是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氢能产业融入国家碳循环体系。
一是加强氢能产业顶层设计,推动可再生能源制氢广泛应用,充分发挥国家碳循环体系机制作用,打造绿色低碳发展体系对于氢能产业,加强绿色氢能消费引导,探索构建绿色氢碳足迹。
证书制度;二是加快氢能产业碳市场建设,探索绿色电力交易、汽车产业积分交易与全国碳市场对接机制,推动绿色氢能纳入国家碳循环管理从生产到应用的系统。
还需要建立一系列财政金融支持体系。
最后,加强开放合作,大力推动氢能产业国际化发展。
依托国际氢燃料电池协会等相关平台,推动燃料电池全产业链国际合作,推广先进、成熟、适用的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促进燃料电池科技人才交流领域,加强国际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相关文章
05-27
05-27
05-27
05-18
05-27
05-16
05-23
05-18
05-18
05-18
05-16
最新文章
协同减排减碳,张家口首批氢燃料电池重卡交付使用
宇通氢能公交车批量发往苏州常熟!
利用Mirai技术开发PEM电解槽设备 丰田进军制氢
金龙客车氨氢客车上市暨签约仪式在福州大学举行
青岛杜克打造产值超10亿元的氢能燃料电池产业链
为推动氢能汽车推广,洛阳氢能汽车装备产业园主体结构封顶
首款氢动力汽车将于2022年底亮相,宝马将量产氢燃料电池汽车
潍坊首个综合氢能项目预计5月投产,新增加氢站5-10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