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大众4月终端销量16万辆,同比增长13.9%
05-17
汽车信息网9月7日讯,今天是2021成都车展最后一天。
作为中国四大车展之一,成都车展越办越大,不仅体现出西部市场的巨大潜力,也成为车企寻求变革和扩张的窗口。
尽管众多知名车企因各种原因和影响缺席成都车展,但仍有15家新车企业和品牌参展。
显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行业发展的“新与旧”交替。
。
这也对应了中国汽车市场销量处于稳定阶段,但市场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的事实。
因此,各大车展仍然是车企抓住消费者注意力的重要平台。
据车展官方公布的信息,成都车展展览规模较去年增加4万平方米,达到20万平方米。
展馆数量从去年的10个增加到今年的11个,吸引了100多个汽车品牌的100多辆汽车参展。
展出的汽车。
从成都车展展出车型来看,全球首发“含金量”最高的车型多达28款,国内首发车型多达41款。
虽然新车固然吸引“眼球”,但车型之外所体现的新趋势也值得关注。
车展也起到了颠覆的作用。
如今,汽车车型已经发生了全方位的变化。
在车展上,如果车企还抱着展示车辆、卖车型的“老套”目的来参加车展,那就显得“出局”了,最终只能落得被忽视的境地。
今年成都车展展台的气氛非常两极分化。
一侧,排队入场,连挤进去都困难。
另一侧,销售人员面面相觑。
这固然一方面是因为品牌和车型受到消费者关注较少,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没有跟上车展目的和功能的变化。
近年来,车企越来越重视用户运营,但仅通过车展期间的优惠价格来吸引潜在客户还不够。
因此,如何展示展台的元素和功能,充分放大目标用户的关注点,将成为车展展台人气的关键。
而在这方面“嗅觉”更为灵敏的中国车企,变化也明显更快。
本届成都车展上,一些中国品牌车企打造了女性化元素、改装元素、动感元素和互动元素,都给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体验,观众也对展会期间的品牌基调有了更多的了解。
。
更深入的了解。
另外,目前车企进行的沟通都是基于线下和线上的关联性。
绝大多数参观者进入展厅时,心里就已经有了几款目标车型。
因此,车展人气竞赛就已经在车展前两天的线上传播中定下了基调,并被“植入”到了消费者的脑海中。
新能源加速迭代新能源发展,速度快于此前大多数乐观预期。
而且趋势变化得更快。
如今,很多年轻人看《虚隐》感觉老气,转而转向“虚数”、“虚网”等更年轻的平台。
随着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上路,一些两三年前推出的燃油车在外观和内饰上显得有些“土气”。
这种意识的变化是潜移默化的,所以在反映车型发展趋势的车展上,新能源汽车的比例也在迅速增加。
本届成都车展上,不少新能源品牌首次参展,传统车企也推出了新能源车型。
展出的新能源车型数量轻松突破新高。
同时,对于车企来说,新能源车型相对于燃油车的竞争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主要原因是没有那么多的“辈分排行”,这也意味着车企过去在燃油车方面积累的品牌吸引力并没有那么明显地传递到新能源车型上。
因此,传统车企需要迅速调整,放弃以电代油等临时路线,寻找新的“玩法”来推广新能源车型。
本届成都车展,“大车”的魅力更加凸显,多款大型SUV、MPV车型上市,人气极高。
一方面,这是由于多轮胎家庭的增加,这传达了对大空间车辆的需求增加。
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消费升级和汽车更新换代的影响。
消费者对车辆品质要求更高,大尺寸是品质升级指标之一。
虽然“大车”市场更侧重于高端、有吸引力的汽车,但这反映出竞争门槛的提高。
以MPV车型为例。
虽然不少车企已经推出或计划推出中高端MPV车型,但由于MPV市场容量远不及SUV车型,车型突破难度较大。
因此,虽然MPV新车型层出不穷,但打破市场格局的车型却寥寥无几。
面对市场个性化的需求导向,定位更高端的大尺寸车型不仅需要各方面表现均衡,不存在明显短板,而且在某些方面要体现出同级的突出技术实力和个性化特征,这使得更重要的是。
市场竞争难度加剧。
不过,无论是中国品牌还是合资车企,推出在市场站稳脚跟的大尺寸车型,无疑对品牌来说是非常有力的推动。
因此,本届成都车展上亮相的大尺寸车型,也吹响了众多车企追求创新、求变、奋进的号角。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相关文章
05-17
05-27
05-18
05-18
05-17
05-27
05-27
05-27
05-16
最新文章
驾驭中国年度汽车评选 木仓科技公布多项车市奖项
大众汽车1月全球交付近84万辆,中国销量下滑11.3%
路试的理工学院“直男”驾驶斯巴鲁BRZ够硬派吗?
苹果再次获得43项新专利,在自动驾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克莱斯勒回应关税政策降价送上海车牌10万元
丰田发布第一财季财务报告,营收约7.65万亿日元
“最低价得到”犹如毒丸,“电缆门”是对汽车行业的警示
江淮汽车因排放造假被罚1.7亿元!去年遭遇7.86亿元巨额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