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酝酿补贴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
05-27
在智能驾驶领域,新造车厂商正以更大胆、更激进的策略加速攻城略地,而百度、华为等科技巨头也纷纷依靠丰富的数据资源跨界。
世界出现了。
在内外部夹击下,传统车企只能在智能驾驶领域迎头赶上。
尤其是国内自主车企近期纷纷推出智能驾驶路线图,加速推出智能新车型,为今年开了个好头。
自研与合作两轮驱动上汽集团通过自研与合作两条腿走路,正在开启智能驾驶领域的新未来,而撬动新未来的杠杆就是新技术品牌“上汽集团刚刚发布的“上汽R汽车”。
R-TECH高能智能体”。
R Auto,图片来源:上汽 据了解,R-TECH高能智能车身是R Auto背靠上汽集团实力,与全球相关领域领先企业合作打造的。
该品牌历时5年,总投资超亿元。
目前,这款智能体推出了全栈自主研发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PP-CEM?,构建“六重一体感知系统”。
具体来说,通过Luminar激光雷达、PREMIUM 4D成像雷达、视觉摄像头、超声波雷达、高精度地图、华为5G V2X等六种高精度感知硬件,R品牌汽车可以实现全天候、全场景、多维度、超视觉范围的感知能力。
丰硕成果的背后,是其近千人的自主研发团队的不懈努力。
同时,上汽还与多家领先供应商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除了上面提到的Luminar和华为之外,英伟达、采埃孚、斑马智行、微软、腾讯智游等也都被纳入了上汽的朋友圈。
此外,上汽还先后投资了智能驾驶初创公司RoboSense、Horizo??n、Momenta等,共同打造智能驾驶的“中国方案”。
合作伙伴感兴趣的是R Auto可预见的规模效应。
正如Luminar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Austin Russell表示,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上汽集团已成长为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并在智能驾驶和电动化领域持续发展。
为了进一步明确智能驾驶的发展战略,长城汽车也在加速在该领域的布局。
通过与华为、高通等合作,以及投资地平线等公司,长城汽车不断加强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技术储备,除了操作系统和芯片外,几乎全栈自研。
。
去年12月,长城汽车正式发布“咖啡馆智驾”战略,旨在三年内实现用户规模、用户体验、场景覆盖三个行业第一。
据了解,咖啡智能驾驶设计了传感冗余、控制器冗余、制动冗余、架构冗余、电源冗余和转向冗余六大冗余系统,以确保安全。
长城汽车全栈自研技术研发体系,图片来源:长城汽车 不仅如此,今年2月,长城汽车智能驾驶部门孵化的智能驾驶公司也完成了长城汽车的Pre-A轮融资3亿元,首钢基金领投,美团点评、高瓴资本跟投。
按照计划,好墨智行将在2019年实现盈利,并于2019年在科创板挂牌。
此外,好墨智行还收获了一位实力派选手。
原百度智能汽车负责人顾伟豪加盟好摩智行担任CEO。
同样加速发力智能驾驶的还有吉利汽车。
3月18日,吉利与韩国SK控股宣布,双方将各出资1万元设立未来移动投资基金,用于发现和支持智能驾驶、网联等领域有潜力的企业。
计划吸引包括欧洲银行和亚洲养老基金在内的全球投资者,基金总规模预计将达到3亿美元。
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只是第一步。
事实上,SK控股也看重吉利在智能驾驶芯片方面的技术积累。
早在2018年,吉利就已经开始布局“中国芯”战略。
目前,吉利车载系统供应商一卡通已形成四大系列、多核心产品的芯片矩阵,包括:高性能车规级数字座舱芯片E系列、全栈AI语音芯片V系列、高级驾驶辅助芯片芯片AD系列、微控处理器M系列。
按照计划,吉利芯片设计公司芯清科技设计的首款7nm车规级芯片将于年内流片。
据了解,该芯片名为SE,是智能座舱的主控芯片。
对此,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近日接受采访时也进一步透露,自主研发的中控芯片将于2020年组装并投入汽车。
在智能化浪潮的推动下,长安汽车并未闲着也。
在向上的路上,长安汽车用科技驱动产品,基于“方舟架构”,同时在智能驾驶、智能互联、设计理念、行驶品质、安全性能等方面实现更高层次的进化,以实现蛙跳。
目前,长安汽车已实现L3级自动驾驶汽车的量产测试。
预计长安汽车将组建人性化开发团队,打造L4级智能驾驶智能开放平台,实现汽车10%语音控制。
3月1日在长安汽车直播间,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还向外界演示了18公里超遥控UNI-K,完成垂直、平行、对角停车等一系列自动停车动作。
他还表示,未来长安汽车将进一步研发APA7.0和APA8.0,实现HZP(Home Zone Memory Parking)和AVP(远程代客泊车)。
此外,东风还联合圆融七星、文远知行、AutoX、驭势科技、中国汽车智能网等智能驾驶企业以及多家零部件企业和高校,形成智能驾驶“产学研”生态联盟,并牵头启动智能驾驶试点项目,总投资6亿元。
东风领航RoboTaxi车队,图片来源:东风汽车。
2月底,东风领航RoboTaxi项目在武汉街头向公众开放体验。
此次共投放了42辆RoboTaxi车辆。
据悉,RoboTaxi基于东风风神E70电动汽车打造。
它配备了3个激光雷达、8个嵌入式摄像头、毫米波雷达、高精度定位和高性能计算平台等无人驾驶套件,并具有先进的感知能力。
以及AI决策系统,能够应对复杂的路况。
此外,车辆还搭载先进的“5G+北斗”定位、动态规划决策、“人-车-路-网-云”协同技术,可实现车辆云监控、远程下单、人车交互等功能。
预计两年内投放市场。
不少于一辆车。
路线争夺战,追求IPO。
作为积累了大量经验的实干者,传统车企随着技术储备的日渐完善,其实也正在实现路线的落地。
距离推出全球首款5G智能纯电动SUV——MARVEL R仅一个月后,3月18日,上汽R家族迎来了新成员——ES33。
据了解,该型号由R-TECH高能智能锻造而成,将33个高精度传感硬件融为一体,传感器阵容极其豪华。
配合NVIDIA最新量产应用Orin芯片,可以提高用户驾驶安全。
据悉,该车型将在上海临港全球高端数字化工厂量产,并于明年下半年全球上市。
盖世汽车网还获悉,知己汽车的中大型轿车车型也已接近量产。
15个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以及高精度IMU和高精度地图共同构成了该模型的传感器解决方案。
目前,该型号采用NVIDIA Xavier芯片,未来将融入Orin芯片,以兼容激光雷达的整体设计。
按照计划,该车型将于4月上海车展期间预售,年内正式上市。
此外,智机汽车Heatherwick Studio全新概念车型也将在上海车展全球首发,未来有望成为智机汽车的量产产品。
除了知己汽车,长城汽车首款搭载“咖啡智能驾驶”系统的WEY摩卡车型也将亮相上海车展。
按照计划,WEY摩卡今年将进一步实现HWP高速公路试点驾驶。
在HWP下,摩卡可以轻松完成高速避障变道、多车变道、智能闪避等复杂道路场景下的智能驾驶,以及自动识别坡道、变道等困难场景下的智能驾驶上下坡道以及经过收费站。
WEY摩卡智能驾驶表现进行中,图片来源:WEY官方 对于高水平智能驾驶技术的落地步伐,长城汽车提出,2020年将实现中国首次全车冗余,并配备激光雷达和NOH(高速自动驾驶)L3级智能驾驶(带辅助驾驶)能力,以及国内场景覆盖最大的L4级智能驾驶。
吉利还有两款智能车型将在上海车展上亮相。
其中之一就是即将量产的吉利新车星越L。
它搭载了德州仪器全球首款超级域控制器以及覆盖全车的24个传感器组成的超级传感系统。
星月L的续航里程可达1公里。
远程无人驾驶停车。
吉利官方还宣布,该车型将成为全球首款L4级AVP量产燃油车。
根据此前曝光的消息,全新吉利星越L预计将于今年6月正式上市。
首款超氪车型也将于上海车展开启预购,并于今年第四季度开始交付。
吉利还表示,未来五年,吉氪每年都会至少向市场推出一款新品。
自主车企中,还有一款车迫不及待地在上海车展率先上市,那就是长安UNI-K。
作为Gravity系列的第二款旗舰,加上APA6.0远程停车功能,UNI-T能否延续月销破万的势头,值得期待。
长安UNI-K远程停车功能,图片来源:长安汽车。
除了乘用车,东风在商用车领域也频传佳音。
据介绍,东风L4级5G遥控无人驾驶量产小巴已升级为Sharing-VAN 2.0,目前已投入商业运营。
该产品的主要技术亮点是四个车轮均安装了轮毂电机技术,不仅可以直接动力输出,还可以进行原地转向和差速转向。
安装轮毂电机底盘后,底盘还可以分离,在上面安装不同的车厢,“变”成智能驾驶小客车、智能驾驶快递车、智能驾驶销售车、智能驾驶车。
根据客户需求驾驶消毒车。
以及许多其他形式。
此外,东风还将在年底交付L3级重卡量产,未来可通过OTA升级至L4级。
与一些新势力的“豪言壮语”相比,传统车企的发展计划显然更加低调务实。
此外,在产业链协同、质量管理、成本控制、智能驾驶数据量等方面,传统车企显然具有新玩家无法比拟的优势。
这些都将有助于加速技术的商业化,情况也是如此。
这是所有智能驾驶玩家的终极目标。
相信未来,随着技术红利逐步释放,自主车企必将迎来“收获期”。
而在这个造梦的时代,谁的梦想最终能实现,我们拭目以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相关文章
05-27
05-18
05-18
05-18
05-27
05-18
05-18
最新文章
驾驭中国年度汽车评选 木仓科技公布多项车市奖项
大众汽车1月全球交付近84万辆,中国销量下滑11.3%
路试的理工学院“直男”驾驶斯巴鲁BRZ够硬派吗?
苹果再次获得43项新专利,在自动驾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克莱斯勒回应关税政策降价送上海车牌10万元
丰田发布第一财季财务报告,营收约7.65万亿日元
“最低价得到”犹如毒丸,“电缆门”是对汽车行业的警示
江淮汽车因排放造假被罚1.7亿元!去年遭遇7.86亿元巨额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