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新车质量报告-中国品牌汽车
05-18
业界对今年一季度我国乘用车市场表现评价颇多,其中比较受关注的一点就是日系车在中国汽车市场的恢复性增长。
有业内人士认为,日系车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增长是因为抢走了韩系车和法系车的蛋糕。
但汽车行业对话对此有不同的看法。
今年一季度,中国品牌、德系、日系、美系、韩系、法系乘用车分别销售0300辆、5400辆、96.1万辆、68.07万辆、27.34万辆、10.25万辆。
分别占乘用车销量的6.54%、19.76%、16.16%、11.44%、4.60%和1.72%。
与去年同期相比,日本乘用车销量依然快速增长。
中国品牌增速略高于整体乘用车市场,德系品牌增速略低,其他外资品牌均出现下滑。
韩国和法国品牌的下滑更为明显。
日系车属于合资品牌第一阵营,韩系车、法系车属于合资品牌第二阵营。
如果我们看这组数据,单纯从增速的角度来判断,似乎日系车的增长确实是由于韩系车、法系车的销量下滑所致。
但实际上,从同级别车型的价格差异来看,日系车和韩系车还是存在明显差异的。
例如,在紧凑型SUV市场,东风本田CR-V的厂家指导价为17.98万元-24.98万元(2.0L/2.4L,轴距mm,终端优惠约1.5万元),北京现代的厂家指导价为17.98万元-24.98万元(2.0L/2.4L,轴距mm,终端优惠约1.5万元)。
途胜售价15.99万元至23.99万元(2.0L/1.6T,轴距mm,终端优惠约2万元)。
上汽大众途观厂家指导价为19.98万元-31.58万元(1.4T/1.8T/2.0T,轴距mm,终端优惠约1.5万元)。
综合来看,本田CR-V低配车型(2.0L)终端售价比现代途胜低配车型(2.0L)高约2.5万元,比大众途观低配车型低约2.5万元型号(1.4T)。
2万元左右。
综合考虑轴距、自然吸气和涡轮增压动力等因素,很明显本田品牌的高端能力更接近大众品牌,但明显高于现代品牌。
日系车的增长依赖于整车市场的增长以及对一二线合资市场份额的抢夺。
我们来分析一下日系车的增长从何而来?可以看出,一方面,乘用车市场整体依然保持增长,增速达4.63%;另一方面,除了增速低于整体乘用车市场增速的德系品牌,以及下滑较为明显的韩系、法系品牌之外,美系等其他品牌也出现了下滑。
同比下降。
基于此,结合前面提到的日系汽车品牌的高端能力更接近大众品牌且本质上处于合资品牌第一阵营的事实,日系汽车的增长依赖于三个因素:第一,一是整车市场的增长,二是利用非韩国品牌的优势。
与法国品牌合资的蛋糕有德国、美国品牌;三是抢走了一些韩系、法系中高端车型细分市场的蛋糕。
中国品牌正在从韩国和法国品牌手中抢夺大量市场份额,而韩国和法国品牌需要有更清晰的战略定位。
也许有人会问,韩系和法系车型的中低端汽车细分市场谁抢了蛋糕?答案显然是中国品牌。
今年一季度,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6.5%。
增速高于整体乘用车市场增速。
也成为除日系品牌之外各国乘用车销量增速最高的阵营。
中国品牌之所以能够在韩系、法系中低端汽车细分市场抢占蛋糕,原因有三:一是中国品牌近年来产品能力显着提升,营销服务体系能力得到提升。
也显着改善;其次,中国汽车市场消费能力不断升级。
与此同时,消费观念更加成熟、理性;第三,韩国、法国品牌还没有很好地适应中国汽车市场消费特征的变化,特别是中国品牌快速提升的产品力。
在战略层面,他们依然选择向上。
寻求与一线合资品牌看齐,不愿与中国品牌直接竞争。
因此,说日本汽车的增长正在接管韩国和法国汽车市场是不完全的。
值得一提的是,日系车近年来在中国汽车市场的积极战略调整以及取得的骄人成绩也值得韩系、法系车借鉴。
无论是在动力选择上从单纯坚持自然吸气、混合动力到涡轮增压动力的大规模普及,还是秉承日系车在中国汽车中一直强调的品质、舒适、经济的口碑市场上,日系车的汽车策略依然清晰。
另一方面,韩系、法系品牌在适应中国汽车市场新的消费特征、应对中国品牌的快速增长,能否梳理出清晰的应对策略等方面,还显得有些准备不足。
战略性定位。
决心不够坚定。
不要将市场表现不佳归咎于中韩关系紧张等因素。
毕竟日系车也经历过中日关系紧张的时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相关文章
05-18
05-18
05-17
05-16
05-27
05-16
05-16
05-18
最新文章
驾驭中国年度汽车评选 木仓科技公布多项车市奖项
大众汽车1月全球交付近84万辆,中国销量下滑11.3%
路试的理工学院“直男”驾驶斯巴鲁BRZ够硬派吗?
苹果再次获得43项新专利,在自动驾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克莱斯勒回应关税政策降价送上海车牌10万元
丰田发布第一财季财务报告,营收约7.65万亿日元
“最低价得到”犹如毒丸,“电缆门”是对汽车行业的警示
江淮汽车因排放造假被罚1.7亿元!去年遭遇7.86亿元巨额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