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上海新能源车补贴将“按量减”
05-27
汽车信息网9月10日报道,在持续的疫情和芯片荒的“无差别”影响下,中国汽车市场的阴霾将进一步加剧。
短时间内仍难以克服驱散。
乘联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销量达到1000辆,同比下降14.8%,环比下降3.4%。
这次“双降”不仅代表着市场的起伏,也代表着传统销售旺季之前所有车企必须面对的巨大压力。
虽然从整体销量来看,今年1-8月中国汽车市场实现了同比17.1%的增长。
但能够跑赢市场的品牌却寥寥无几。
其中,长安汽车是保持稳定增速的“少数”之一。
9月8日,长安汽车发布最新销量数据。
继8月交出43辆的整体销量报告后,长安汽车今年前8个月累计销售新车,同比增长32.5%。
能够在困境中保持领先,是其打造爆款产品的决心,对品牌发展规划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爆款车型引领中国品牌销量。
在今年1-8月整体销量过万辆的成绩单中,长安的中国品牌汽车表现极为出色。
今年前8个月,累计销量达到38.5%,同比增长38.5%。
长安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80辆,实现49.5%的高增长。
虽然长安汽车目前受到芯片短缺的影响,但多款爆款车型保证了长安汽车销量稳定上升的态势。
其中CS75系列、逸动系列、UNI高端产品系列均表现出色,成为终端市场的热销产品。
以CS75系列为例,1-8月累计销量已达08辆,同比增长36.7%,突破20万辆大关。
在轿车领域,逸动系列销量连续18个月突破万辆。
今年前8个月共销售00套,同比增长25.2%。
UNI高端产品系列今年也保持月销过万台的势头,其中UNI-T车型同比增长85.7%。
值得一提的是,在众多热门车型中,搭载蓝鲸NE发动机的“蓝鲸家族”系列车型,今年1-8月累计销量已突破69.3万辆,让这个动力品牌收获越来越多。
消费者青睐它。
与此同时,在新能源及海外市场,长安汽车也保持着月产万辆以上的稳定态势。
今年以来,长安汽车陆续推出UNI-K、新款CS35PLUS、逸动PLUS、第二代CS55PLUS、CS75PLUS、UNI-T等全新一代及改款车型。
在产品布局上,已形成以“PLUS”理念为核心和UNI高端产品系列的双向发展。
结合长安欧尚、长安凯程等子品牌的规划布局,为后续品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产品。
矩阵支持。
全力推进“新汽车、新生态”战略,长安汽车现已进入“第三次创业——创新创业计划”中期阶段。
一系列爆款车型的陆续推出,也让长安汽车具备了克服“缺芯”冲击的能力。
但想要成功成为世界级品牌,清晰的发展规划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8月24日,在“长安汽车技术与生态大会”上,长安汽车正式发布“新车、新生态”发展战略。
根据这一战略,长安汽车将从新品牌、新平台、新车、新营销、新服务、新生态六大维度全面推进“新汽车、新生态”战略建设,全面加速转型成为一家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
转型。
根据“新车、新生态”战略,长安汽车计划到2020年实现品牌年销量1万辆,其中新能源占比将达到35%。
到2018年,成为年销量达到1万辆的世界级品牌,其中新能源占比60%,海外销量占比30%。
与此同时,去年11月,长安汽车宣布将联合华为、宁德时代打造高端智能汽车品牌。
今年5月成立的艾维塔科技,未来将汇聚长安汽车、华为、宁德时代的资源,共同打造高端智能电动汽车。
目前,艾维塔科技首款车型E11已以预览的形式公布了部分造型。
据了解,E11目前正在进行整车调试,将于今年年底正式亮相。
此外,基于长安“香格里拉”计划,基于全新专用电动平台打造的首款战略车型C也正式亮相。
长安汽车还启动了代号E0的新车项目。
未来,它将用新的模式与用户、生态伙伴共创,打造未来科技领跑者。
总结:现阶段,芯片短缺、疫情影响等因素是制约车企市场表现的“黑天鹅”。
但在行业销量整体下滑的背景下,长安汽车积极迎合变化,完善产品布局,加速电动汽车销售。
它通过战略和品牌发展方式拥抱市场,展现了成为世界一流品牌的雄心。
可以预见,随着未来“缺芯”问题的逐步缓解以及爆款车型的热销,未来长安汽车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多惊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相关文章
05-27
05-18
05-18
05-18
05-18
05-18
05-27
05-27
05-27
最新文章
驾驭中国年度汽车评选 木仓科技公布多项车市奖项
大众汽车1月全球交付近84万辆,中国销量下滑11.3%
路试的理工学院“直男”驾驶斯巴鲁BRZ够硬派吗?
苹果再次获得43项新专利,在自动驾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克莱斯勒回应关税政策降价送上海车牌10万元
丰田发布第一财季财务报告,营收约7.65万亿日元
“最低价得到”犹如毒丸,“电缆门”是对汽车行业的警示
江淮汽车因排放造假被罚1.7亿元!去年遭遇7.86亿元巨额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