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基于i8打造M100超级跑车,0至100公里加速仅需3.5秒
05-27
中国汽车新闻网中国汽车市场出现29年来首次下滑后,整个汽车市场依然笼罩在阴霾之中寒冷的冬天。
广汽乘用车也遭遇前所未有的压力,销量首次出现下滑。
今年上半年销量为18.7万辆,下降30.3%。
压力的表现之一就是人事变动。
7月31日下午,广汽集团正式宣布,为加强自主品牌研销一体化发展,集团将于今年8月1日起对总部及部分投资企业领导干部进行调整、交流和轮岗。
年。
主要调整如下: 任命冯兴亚为广汽新能源董事长;刘伟兼任广汽集团整车事业部部长;张月赛出任广汽乘用车总经理;余军兼任广汽集团国际业务部部长;胡苏兼任广汽集团国际业务部部长。
数据与信息部部长。
从广汽集团的人事调整来看,一方面是在提升新能源板块的战略地位,另一方面是着力加强自主品牌的一体化运营。
在汽车市场下滑、自主品牌面临严峻挑战的客观环境下,各大民族自主品牌正在发生高层换防和战略调整。
上汽乘用车:加速国际化进程 汽车市场已进入存量博弈阶段,乘用车的天花板也迫在眉睫。
针对这一情况,上汽乘用车很早就预见到了今年车市下滑的严重性,并启动了多轮大力“救市”行动:荣威、名爵先是下调官方指导价,随后又抛售30亿元。
补贴大礼包。
随着王晓秋升任上汽集团总裁,上汽乘用车也有了新的领导者。
8月2日,上汽乘用车公司在安亭基地召开重要会议,正式宣布上汽集团副总裁杨晓东兼任乘用车公司总经理、技术中心主任。
国际化是上汽近年来的亮点之一。
随着中国国内汽车市场从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转变,拓展海外市场将成为上汽汽车继续实现销量突破的关键。
新上任的上汽乘用车总经理杨晓东曾有过海外业务经历,拥有丰富的产品拓展海外市场的经验。
上汽一直非常重视自主品牌的发展,因此杨晓东上任后有望带来更多积极的变化。
一方面,在国内市场尝试新的销售策略;另一方面,正在进一步努力拓展海外市场,为上汽乘用车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
一汽轿车:深化品牌年轻化。
当90后成为互联网时代的主流消费群体时,跟上“年轻化”的步伐就成为品牌面临的首要挑战。
自奔腾新品牌战略发布以来,新奔腾品牌的营销思路发生了根本性调整。
品牌变得越来越年轻化,营销也越来越贴近年轻消费者。
今年年初,在77万人奔腾T交车仪式举行的媒体答谢晚宴上,一汽轿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长清带领一汽奔腾管理层现场表演舞蹈抖音 版本 《人猿泰山》; 4月,还与《奔跑吧3》合作,奔腾T77成为演出官方指定用车,诠释奔腾品牌的年轻、正能量;此次在新浪超级名人盛典上,刘长青甚至以年轻人喜欢的方式与网红李雪琴互动,激发年轻人之间的共鸣,吸引年轻人关注奔腾品牌和奔腾T33。
一汽奔腾的营销变革不仅让奔腾品牌越来越年轻化,也极大促进了销量的增长。
今年1-7月,一汽奔腾销量累计增长11.9%,7月销量同比增长0.5%。
东风乘用车:东风风神与核心竞争力提升、进入快速转型期的PSA集团联合推出全新CMP平台。
据《七拉帕谭》介绍,CMP平台可开发紧凑型城市轿车(B级市场)、入门级和中级轿车(C级市场)以及紧凑型SUV。
值得注意的是,该平台还衍生了搭载纯电动动力总成的eCMP平台,实现了环保燃油车和电动车在同一条生产线上的生产。
依托CMP平台,东风集团将加速产品上市,为其提供有竞争力的基础配置,丰富产品线,拓展车型矩阵。
作为基于新CMP平台的首款车型,逸轩也将于9月正式上市。
该车定位紧凑型轿车,兼具新能源和L2级自动驾驶辅助能力。
对于东风风神来说,逸轩的诞生标志着东风风神在自动驾驶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长安汽车:开启电动化之路 在汽车“新四化”浪潮和能源危机的推动下,世界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更加严格的汽车排放标准。
新一代蓝鲸NE模块化动力平台是长安汽车应对严格排放法规的解决方案。
“今年我们将停止销售传统燃油汽车。
”长安汽车高管不止一次提到过这一点。
在长安汽车蓝鲸NE动力平台发布会上,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谭本宏再次提到。
基于领先的模块化顶层设计,蓝鲸NE动力平台设计采用1.0L-1.8L排量,最高热效率达40%,通用化率高达98%,产线自动化率和智力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从新动力品牌的发布来看,短期内长安汽车想要继续挖掘传统内燃机的潜力,长期目标是稳步推进电动化转型。
北京汽车:迈向高端。
不仅如此,北汽也在积极调整。
在7月4日上市的智达X3上,我们看到了全新的标识。
北京汽车通过更换新标识,旨在打造更年轻、更高端的品牌形象。
据《七拉八谈》介绍,改变新标准只是第一步。
未来,北京汽车还将与北汽新能源整合。
北汽集团一直致力于通过剥离和合并来厘清自主品牌之间的差异。
在北汽集团的规划中,未来北汽集团独立板块的业务将分为三大类:商用车(北汽福田)、越野车(北汽越野车公司)和乘用车(北汽新能源、绅宝等自主品牌)。
业务板块。
接下来,整合将成为北汽集团的主旋律。
总结:如今,自主品牌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
一方面,现有产品综合竞争力有限,难以获得市场更多青睐;另一方面,合资品牌选择用价格来维持现有份额。
体量的变化严重压缩了自主品牌的生存空间。
从目前的市场环境来看,谁能积极做出改变,谁就能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成为未来汽车市场的主导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相关文章
05-18
05-18
05-18
05-18
05-27
05-27
05-27
最新文章
驾驭中国年度汽车评选 木仓科技公布多项车市奖项
大众汽车1月全球交付近84万辆,中国销量下滑11.3%
路试的理工学院“直男”驾驶斯巴鲁BRZ够硬派吗?
苹果再次获得43项新专利,在自动驾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克莱斯勒回应关税政策降价送上海车牌10万元
丰田发布第一财季财务报告,营收约7.65万亿日元
“最低价得到”犹如毒丸,“电缆门”是对汽车行业的警示
江淮汽车因排放造假被罚1.7亿元!去年遭遇7.86亿元巨额亏损